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搜索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1.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A、 西出阳关无故人

B、 长风破浪会有时

C、 轻舟已过万重山

D、 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D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31.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1e54-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22db-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3130-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8.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火塘里的灰是冷的,(),好多天没人住过来。②这么陡峭的山,这么()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③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8123-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②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③尽管各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d6aa-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两岸猿声啼不住,()。(李白《朝发白帝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00f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 本段文字的作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97d2-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2cc6-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569c-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依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6b2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21.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A、 西出阳关无故人

B、 长风破浪会有时

C、 轻舟已过万重山

D、 唯见长江天际流

答案:D

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中职)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31.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A. 最爱湖东行不足

B. 几处早莺争暖树

C. 绿杨阴里白沙堤

D. 浅草才能没马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1e54-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延席 狰狞 闲言碎语

B. 冷酷 警惕 立锥之地

C. 占据 贫脊 前扑后继

D. 凛洌 和煦 再接再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22db-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之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充分说明作者对色彩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颜色的看法。

B. 这与“文眼”一致,从视觉效果上突出了北国秋的“清、静、悲凉”,恰当地传达了作者的情感。

C. 四种颜色里,确实是蓝、白色最好,不浓不淡,不妖不艳,恰到好处。

D. 作者仅表达一家之言,未必可信,实际上,淡红色的牵牛花也是不错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3130-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8.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火塘里的灰是冷的,(),好多天没人住过来。②这么陡峭的山,这么()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③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

A. 明显 茂密 修理

B. 显然 茂密 修葺

C. 显然 茂盛 修葺

D. 明显 茂盛 修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8123-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②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③尽管各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d6aa-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两岸猿声啼不住,()。(李白《朝发白帝城》)

A. 青春作伴好还乡

B. 朝辞白帝彩云间

C. 轻舟已过万重山

D. 钟山只隔数重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00f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 本段文字的作者是( )

A. 柳宗元

B. 白居易

C. 韩愈

D. 范仲淹

解析:null文言文阅读(四)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97d2-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最近,各大传媒纷纷报道本公司将并入华龙公司,这些纯属流言蜚语....。

B. 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C. 近来由于纸价上涨,报刊杂志惊呼洛阳纸贵....,继而便竞相提价。

D.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2cc6-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 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 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c-569c-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依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五味中不包括鲜,反映了农耕时代的中国古人与当代人在美食上的不同追求:崇尚自然,讲究本味。

B. 原本只是泛指美味、只可意会的鲜成为了一种具体的味型,说明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对滋味的感觉能力。

C. 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改善了人们的口味,随着其用途的不断扩大和强化,将使众口不再难调。

D. 味精的出现和使用,再一次证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超越和由此而获得的进步,都必然同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解析:null阅读理解(七)文学的趣味(节选)①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大部分失去生活的趣味。②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赏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③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狭窄,像上文所说的,被囿于某一派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坐井观天,诬天藐小”。④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就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6ca-4d5d-6b2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