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0.“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45.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社会变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条件;语言的不断更迭,也直观、生动地体现着社会脉动。2020年,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经由这类网络热词,可以感受时代发展的进程。以上材料说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f9f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d-f41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反映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4114-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d-fc49-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1de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突出表现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b944-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3af1-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c-aac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118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c-0f53-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40.“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 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 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答案: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题库
相关题目
45.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社会变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条件;语言的不断更迭,也直观、生动地体现着社会脉动。2020年,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经由这类网络热词,可以感受时代发展的进程。以上材料说明( )。

A. 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B. 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精神发展史

C.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D. 社会意识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f9f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

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 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d-f41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反映的是( )。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4114-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d-fc49-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 唯物论的观点

B. 辩证法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可知论的观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1de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突出表现在( )。

A. 自每个新社会诞生以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B. 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

C. 每一个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

D. 某个社会阶段完结以前的瞬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b944-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 )。

A. 自觉能动性

B. 物质性

C. 客观性

D. 社会历史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3af1-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

A.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c-aac8-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A.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b-118d-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 )。

A. 具有客观现实性

B. 具有社会历史性

C. 表示人和社会的关系

D. 是生产的物质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57d9-086c-0f53-c057-47291d003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