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安规第3部分:配电
7.3.1.2 有限空间作业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安全培训,了解和掌握有限空间的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熟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设备使用方法、应急处置措施及自救和互救知识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安规第3部分:配电
7.3.1.2 有限空间作业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安全培训,了解和掌握有限空间的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熟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设备使用方法、应急处置措施及自救和互救知识等。
A. 个体防护用品
B. 呼吸防护用品
C.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D. 照明灯
解析:安规第3部分:配电
7.3.1.4 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环境选择及正确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照明灯和对讲机等。
A. 观察
B. 通风
C. 检测
D. 作业
解析:安规第3部分:配电
7.3.1.3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作业过程中还应做到“实时监测、持续通风”,确保空气质量符合作业安全要求。
A. 采用自然通风时,作业人员应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可能接触有限空间内涌出的有毒有害气体的,还应佩戴相应的呼吸防护用品。
B. 采用强制通风时,若有限空间仅有 1 个进出口,应将通风设备出风口置于作业区域底部进行送风。
C. 不应使用纯氧通风。
D. 作业过程应保持连续监测有害气体浓度;长时间作业时至少每隔 2h 检测一次有害气体含量;作业中断超过 30min 应重新检测。
解析:安规第3部分:配电
7.3.1.3 进入有限空间前应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作业过程中还应做到“实时监测、持续通风”,确保空气质量符合作业安全要求:
a)采用自然通风时,作业人员应站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可能接触有限空间内涌出的有毒有害气体的,还应佩戴相应的呼吸防护用品;
b)采用强制通风时,若有限空间仅有 1 个进出口,应将通风设备出风口置于作业区域底部进行送风;若有限空间有 2 个及以上进出口或通风口,应在邻近作业人员处进行送风,远离作业人员处进行排风,且出风口应远离有限空间进出口,防止有害气体循环进入有限空间;
c)从事衬胶、涂漆、刷环氧树脂等具有挥发性溶剂作业时,应持续进行强力通风;
d)不应使用纯氧通风;
e)进入有限空间前 30min 内应选用合适的气体检测报警仪对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有针对性检测,确保有害气体浓度不应超过限值,氧气浓度在 19.5%~23.5%范围内,并保持良好通风;若检测不合格时,应对有限空间进行强制通风后再次进行检测;
f)作业过程应保持连续监测有害气体浓度;长时间作业时至少每隔 2h 检测一次有害气体含量;作业中断超过 30min 应重新检测。
A. 1
B. 2
C. 监护
D. 观察
解析:安规第3部分:配电
7.3.1.8 作业时,有限空间外应设置监护人,其中在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容器内进行工作的,应设定2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全程持续监护,不应擅离职守,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a)跟踪作业人员的作业过程,与其保持信息沟通,发现有限空间气体环境发生不良变化、安全防护措施失效和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指令,并采取措施协助作业人员撤离;
b)如实记录出入人员及其携带的物件,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