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交安A B C证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搜索
交安A B C证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20.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理论着重强调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交安A B C证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15.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 )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473a-3208-c016-ec013d87112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背景资料:某一纶纤厂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清洗工序,评价清洗剂挥发这一作业条件时,可用下述方法来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清洗剂使用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就属一级可燃蒸汽。而组件清洗时需将清洗剂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汽扩散到车间,如通风不良,就具有潜在的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LEC方法又称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或格雷厄姆一金尼方法。(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a317b57-1a36-11ea-b2bf-00163e0a82a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 )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5047-9bd8-c016-ec013d8711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背景资料:××年5月19日上午7时左右,××省高速公路第13合同段施工现场,18名作业人员带着钻杆、钻头、锤子等工具乘坐一辆农用运输翻斗车进洞爆破作业,另有2人骑摩托车随行。汽车在途中将存放在洞中的10箱(共240k吕)乳化炸药、40发导爆管雷管、1卷导爆索(l00m)及不少于2发电雷管等装上车。7时45分许,当汽车行驶到隧道左洞距掌子面50m、距东侧墙4m处时,汽车上的炸药突然发生爆炸,造成驾驶员、车上18人、掌子面1名施工人员共20人全部被炸身亡,2人受伤。后经査实:承包人已经将标段分包给无资质的某建筑公司个体承包人违规借用和伪造资质承接工程,违法组织无资质的队伍和人员从事隧道爆破作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此次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a32541d-1a36-11ea-b2bf-00163e0a82a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企业本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 )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5047-5d58-c016-ec013d8711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拆除滑模设备时,拆除现场警戒线到建筑物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48df-3f18-c016-ec013d87113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曾有“安全公理”之称的事故致因分析理论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473a-3208-c016-ec013d8711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背景资料:某工程项目模板支架在加载预压时垮塌,造成6人死亡、20人受伤的事故。事故调查组专家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钢管立柱柱基不坚实,产生了一定的竖向和水平位移,桥梁施工支架支撑体系侧向约束薄弱,在堆载过程的外力作用下,由于支撑体系的局部变形引发支撑体系整体失稳破坏,造成支架垮塌。从现场观察和资料查阅情况看,支架体系在实施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原设计单位要求的施工方案为满堂式支架,施工单位将满堂式支架的大部分改为贝雷支架,且未办理相关的更改和报批手续;对加载过程中引起的支架变形没有跟踪观测,不能适时了解支架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险情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加载过程带有盲目性,施工中对支架进行加载时现场较乱,未能按一定的顺序加载。总而言之,这次事故是由于不完善的施工设计、不规范的施工作业,导致支架体系的失稳而垮塌。该事故若构成犯罪,其罪名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c595a25-1a36-11ea-b2bf-00163e0a82a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7.生产、经营或者进口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的,依照有关( )的规定给予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5047-9bd8-c016-ec013d8711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5813-61d0-c016-ec013d8711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交安A B C证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交安A B C证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20.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理论着重强调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交安A B C证专业知识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15.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 )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A.  建设单位

B.  监理单位

C.  任何单位

D.  设计单位

解析:题目解析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 )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答案:C 解析:题目中要求填入能够举报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的主体。根据题目的表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相关部门举报,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C,即任何单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473a-3208-c016-ec013d87112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背景资料:某一纶纤厂在生产过程中有一道清洗工序,评价清洗剂挥发这一作业条件时,可用下述方法来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清洗剂使用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就属一级可燃蒸汽。而组件清洗时需将清洗剂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汽扩散到车间,如通风不良,就具有潜在的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LEC方法又称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或格雷厄姆一金尼方法。(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a317b57-1a36-11ea-b2bf-00163e0a82a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 )措施

A.  进入被检査单位和职业病危害现场

B.  了解情况

C.  调査取证

D.  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

E.  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解析:题目解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的措施包括: A. 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职业病危害现场; B. 了解情况; C. 调查取证; D. 查阅或者复制与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品; E. 责令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停止违法行为。 这些措施赋予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监督权力和执行职责的权限,以保障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进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5047-9bd8-c016-ec013d8711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背景资料:××年5月19日上午7时左右,××省高速公路第13合同段施工现场,18名作业人员带着钻杆、钻头、锤子等工具乘坐一辆农用运输翻斗车进洞爆破作业,另有2人骑摩托车随行。汽车在途中将存放在洞中的10箱(共240k吕)乳化炸药、40发导爆管雷管、1卷导爆索(l00m)及不少于2发电雷管等装上车。7时45分许,当汽车行驶到隧道左洞距掌子面50m、距东侧墙4m处时,汽车上的炸药突然发生爆炸,造成驾驶员、车上18人、掌子面1名施工人员共20人全部被炸身亡,2人受伤。后经査实:承包人已经将标段分包给无资质的某建筑公司个体承包人违规借用和伪造资质承接工程,违法组织无资质的队伍和人员从事隧道爆破作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此次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根据背景资料描述,这是一起发生在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的爆炸事故。事故是因为承包人违规借用和伪造资质,无资质的队伍和人员从事隧道爆破作业所致。根据事故的描述,事故的发生是有违规行为和安全管理问题造成的,因此答案选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6a32541d-1a36-11ea-b2bf-00163e0a82a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企业本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 )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A.  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

B.  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

C.  通过暗管、渗井、沙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D.  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E.  不按时缴纳员工养老保险的

解析:题目解析 正确答案是ABCD。 A. 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这是环境保护方面的违法行为。 B. 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涉及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排放的违法行为。 C. 通过暗管、渗井、沙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这是逃避环境监管的违法行为。 D. 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涉及违法生产和使用禁止农药的行为。 E. 不按时缴纳员工养老保险的:虽然也是违法行为,但不在环境保护范畴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5047-5d58-c016-ec013d8711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拆除滑模设备时,拆除现场警戒线到建筑物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

A.  4m

B.  6m

C.  8m

D.  10m

解析:题目要求找出拆除滑模设备时拆除现场警戒线到建筑物边缘的安全距离。选项A、B、C都大于10m,只有选项D等于10m,因此,答案是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48df-3f18-c016-ec013d87113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曾有“安全公理”之称的事故致因分析理论是( )。

A.  系统安全理论

B.  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理论

C.  人机轨迹交叉理论

D.  破窗理论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问到被称为“安全公理”的事故致因分析理论是什么。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理论,也称为安全公理,是一种常用于分析事故成因的方法,强调事故往往是多个因素相互交错和堆积的结果。正确答案是 B,即海因里希的因果连锁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473a-3208-c016-ec013d8711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背景资料:某工程项目模板支架在加载预压时垮塌,造成6人死亡、20人受伤的事故。事故调查组专家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钢管立柱柱基不坚实,产生了一定的竖向和水平位移,桥梁施工支架支撑体系侧向约束薄弱,在堆载过程的外力作用下,由于支撑体系的局部变形引发支撑体系整体失稳破坏,造成支架垮塌。从现场观察和资料查阅情况看,支架体系在实施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原设计单位要求的施工方案为满堂式支架,施工单位将满堂式支架的大部分改为贝雷支架,且未办理相关的更改和报批手续;对加载过程中引起的支架变形没有跟踪观测,不能适时了解支架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险情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加载过程带有盲目性,施工中对支架进行加载时现场较乱,未能按一定的顺序加载。总而言之,这次事故是由于不完善的施工设计、不规范的施工作业,导致支架体系的失稳而垮塌。该事故若构成犯罪,其罪名是( )。

A.  渎职罪

B.  重大责任事故罪

C.  重大安全事故罪

D.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背景资料,事故是由于支架体系的失稳而垮塌,造成了人员死亡和受伤。根据题干给出的四个选项,选项B是正确答案。选项B表示该事故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5c595a25-1a36-11ea-b2bf-00163e0a82a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7.生产、经营或者进口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的,依照有关( )的规定给予处罚。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宪法

D.  部门规章

E.  地方法规

解析:题目解析 生产、经营或者进口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其处罚依照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 答案中的AB指的是法律和行政法规。这意味着对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材料,惩罚和处罚将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这些法律和法规旨在保护工人免受职业病危害,并确保生产经营单位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5047-9bd8-c016-ec013d8711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解析 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的答案是错误(B)。实际上,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并不是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分类。事故的发生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管理措施、工作流程等,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也不仅仅取决于危险源的性质。事故防控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93c-5813-61d0-c016-ec013d8711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