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搜索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扶正药物的应用原则有()()

A、A.适时用药

B、B.因人用药

C、C.最重脾胃

D、D.宜偏宜过

E、E.忌偏忌滥

答案:ABCE

解析:扶正药物的应用原则包括适时用药、因人用药、最重脾胃和忌偏忌滥。 A. 适时用药:指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给药。比如,对于某些疾病,需要在发作初期就给予药物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B. 因人用药:指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情等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不同的人对同一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需要因人而异地选择药物。 C. 最重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心,脾胃功能好坏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保护脾胃,避免药物对脾胃造成损害。 E. 忌偏忌滥:指在用药过程中要避免偏方和滥用药物。偏方可能会导致药物不当使用,造成不良反应或者治疗效果不佳;滥用药物则可能导致药物依赖、耐药性等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患者患有感冒,根据扶正药物的应用原则,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给药,比如在感冒初期就开始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年龄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重视保护患者的脾胃,避免药物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同时避免偏方和滥用药物,确保治疗效果。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主治阴血亏虚之心烦、失眠、惊悸的药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1598-c0da-5f4a826855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喘证患者证见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34d8-c0da-5f4a82685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以下何药最常用治烧烫伤的治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1598-c0da-5f4a826855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耳穴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9d28-c0da-5f4a826855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以下哪项是虚喘肾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34d8-c0da-5f4a82685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1d68-c0da-5f4a826855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小儿风寒泻代表方,以下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4c48-c0da-5f4a826855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调节情志的主要方法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8d88-c0da-5f4a826855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崩漏的治疗,应本着()的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4478-c0da-5f4a826855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均可化火,故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0dc8-c0da-5f4a826855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扶正药物的应用原则有()()

A、A.适时用药

B、B.因人用药

C、C.最重脾胃

D、D.宜偏宜过

E、E.忌偏忌滥

答案:ABCE

解析:扶正药物的应用原则包括适时用药、因人用药、最重脾胃和忌偏忌滥。 A. 适时用药:指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给药。比如,对于某些疾病,需要在发作初期就给予药物治疗,以防病情恶化。 B. 因人用药:指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情等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不同的人对同一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需要因人而异地选择药物。 C. 最重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心,脾胃功能好坏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保护脾胃,避免药物对脾胃造成损害。 E. 忌偏忌滥:指在用药过程中要避免偏方和滥用药物。偏方可能会导致药物不当使用,造成不良反应或者治疗效果不佳;滥用药物则可能导致药物依赖、耐药性等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患者患有感冒,根据扶正药物的应用原则,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给药,比如在感冒初期就开始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年龄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重视保护患者的脾胃,避免药物对消化系统造成损害;同时避免偏方和滥用药物,确保治疗效果。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相关题目
主治阴血亏虚之心烦、失眠、惊悸的药是()()

A. A.丹参

B. B.酸枣

C. C.龙眼肉

D. D.大枣

解析:酸枣具有滋阴补血、安神益智的功效,主治阴血亏虚之心烦、失眠、惊悸等症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1598-c0da-5f4a826855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喘证患者证见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属()()

A. A.痰浊阻肺

B. B.肺气郁痹

C. C.表寒里热

D. D.风寒袭肺

解析:这道题目描述的是风寒袭肺的证候特点。风寒袭肺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证,主要是由外感风寒侵袭肺脏所致。根据题目描述,患者出现喘息、呼吸气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头痛鼻塞、恶寒无汗等症状,舌苔薄白,脉浮紧,这些都是风寒袭肺的典型表现。 风寒袭肺的病机是外感风寒侵袭肺脏,导致肺气失宣,痰浊内生,阻碍肺气的正常运行,从而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痰多等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是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天被冷风吹袭,导致肺部受寒,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痰多等症状。就像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如果没有及时保暖,很容易被寒风侵袭,导致感冒咳嗽等症状。 所以,根据题目描述的症状特点,可以判断为风寒袭肺证。在治疗上,可以采用祛风散寒、宣肺化痰的方法进行调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34d8-c0da-5f4a82685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以下何药最常用治烧烫伤的治疗()()

A. A.番泻叶

B. B.芒硝

C. C.火麻仁

D. D.大黄

解析:正确答案是D.大黄。 大黄是中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具有泻火、通便、消肿的功效。在中医中,烧烫伤属于火热伤害,常常会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而大黄正是可以泻火消肿的药材,可以用来治疗烧烫伤。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人被热水烫伤了手,可以用大黄制成的药膏外敷在伤口上,有助于减轻疼痛、消肿,并促进伤口愈合。因此,大黄是治疗烧烫伤常用的药物之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1598-c0da-5f4a826855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耳穴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 A.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邻近

B. B.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C. C.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

D. D.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E. E.消化道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环行排列

解析:首先,耳穴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治疗部位,通过刺激耳穴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耳穴的分布规律是非常有规律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A. 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邻近:耳垂是耳朵最外侧的部分,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通常分布在耳垂或者耳垂附近,比如说眼睛、鼻子、嘴巴等部位。 B. 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耳舟是指耳廓的中部,与上肢相应的穴位通常分布在这个区域,比如手臂、手指等部位。 C.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对耳轮是指耳廓的内侧部分,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通常分布在这个区域,比如胸部、腹部、腿部等部位。 D. 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耳甲艇和耳甲腔是耳廓内侧的部分,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通常集中在这个区域,比如心脏、肝脏、肾脏等部位。 E. 消化道的穴位在耳轮脚周围环行排列:消化道的穴位通常分布在耳轮脚周围,形成一个环形排列,包括口腔、食道、胃等部位。 通过以上解析,希望你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耳穴的分布规律。记住,耳穴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治疗部位,合理利用耳穴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9d28-c0da-5f4a826855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以下哪项是虚喘肾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A. A.喘咳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粘稠,伴形寒身热,口渴,舌边红

B. B.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软弱

C. C.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

D. D.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咳甚而小便失禁,或尿有余沥,面青肢冷,脉微细或沉弱

解析:答案:D。虚喘肾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咳甚而小便失禁,或尿有余沥,面青肢冷,脉微细或沉弱。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想象一下一个年迈的老人,他患有肾虚导致的虚喘症状。他走动稍微快一点或者稍微用力一点,就会感到气喘吁吁,呼吸急促,甚至动则喘得更加厉害。同时,他可能会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脸色苍白,手脚发冷,脉搏微弱。这些都是虚喘肾虚证的典型表现。 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虚喘肾虚证的临床表现,帮助我们在实际临床中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种病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34d8-c0da-5f4a82685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

A. A.至阳

B. B.至阴

C. C.会阳

D. D.肩井

解析:答案:B.至阴 解析:至阴穴位位于足内踝后方,是治疗胎位不正的常用穴位之一。在中医理论中,胎位不正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正常,通常是臀位或横位。通过刺激至阴穴位,可以调整子宫的气血运行,帮助胎儿调整位置,促进胎位的正常转变。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子宫就像一个温暖舒适的小屋,胎儿是里面的客人。有时候,胎儿可能喜欢在小屋的某个角落玩耍,导致胎位不正。而至阴穴位就像是小屋的门,通过打开这扇门,可以引导胎儿走向正确的位置,让他在小屋里舒适地成长。所以,治疗胎位不正就好像是在给胎儿提供一个舒适的家,让他健康成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1d68-c0da-5f4a826855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小儿风寒泻代表方,以下正确的是()()

A. A.保和丸加减

B. B.藿香正气散加减

C. C.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D. D.参芩白术散加减

解析:正确答案是B.藿香正气散加减。 小儿风寒泻是指小儿因受风寒侵袭而引起的腹泻症状。藿香正气散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风寒引起的腹泻的方剂,具有温中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在治疗小儿风寒泻时,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加减药物,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举个例子,就好比小儿的肠胃就像是一个小花园,如果受到了寒风的侵袭,就会导致花草枯萎,需要及时施肥保暖。藿香正气散就像是给这个小花园施肥保暖的药方,能够帮助小儿的肠胃恢复健康,让腹泻症状得到缓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4c48-c0da-5f4a826855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调节情志的主要方法有()()

A. A.清静法

B. B.陶冶法

C. C.制约法

D. D.宣泄法

E. E.药食法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调节情志的主要方法的多选题。调节情志在中医中非常重要,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现在让我来解析一下每个选项: A. 清静法:通过冥想、静坐等方式使心境平静,有助于调节情绪。 B. 陶冶法:通过欣赏音乐、文学、艺术等高雅的事物来陶冶情操,提升心境。 C. 制约法:通过自我控制和自律来调节情绪,避免冲动行为。 D. 宣泄法:通过发泄情绪,如哭泣、大声说话等方式来释放压力,缓解情绪。 E. 药食法:通过食疗和药物来调节情绪,比如一些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或食物。 综上所述,调节情志的主要方法包括清静法、陶冶法、制约法、宣泄法和药食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身心健康。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8d88-c0da-5f4a826855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崩漏的治疗,应本着()的原则()()

A. A.治崩三法

B. B.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C. C.辨证论治

D. D.补气摄血

解析:B.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这个原则是指在治疗崩漏时,如果病情比较急迫,需要立即缓解症状,就应该首先治疗症状表现的标志;如果病情比较缓慢,需要长期调理,就应该从根本上治疗病因。这个原则强调了治疗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出现了急性崩漏的症状,比如大量出血、心慌气短,这时候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止血、补充失血的液体,以缓解症状。但是,如果这个人长期以来生活不规律,导致体质虚弱,容易出现崩漏的情况,那么就需要从根本上调理,比如调整作息时间、饮食结构,增强体质,以预防崩漏再次发生。 因此,治疗崩漏应该根据病情的急缓,灵活运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4478-c0da-5f4a826855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均可化火,故称为()()

A. A.五气化火

B. B.五志化火

C. C.心火上炎

D. D.肝郁化火

解析:答案:B. 五志化火 解析: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会导致体内火气的不平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中医认为,五志即喜、怒、思、忧、恐,是人体情志活动的基本表现。当这些情志活动失调时,就会导致体内火气的升腾,称为五志化火。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忧虑、焦虑的状态下,体内的火气就会逐渐升腾,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比如失眠、消化不良等。这就是五志化火的表现之一。 因此,保持情志平衡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来预防五志化火引发的疾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0dc8-c0da-5f4a826855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