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搜索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湿疮根据皮损形态不同、部位不同,名称各异()()

A、A.浸淫全身,滋水较多者,称为浸淫疮

B、B.以丘者为主者,称为血风疮或粟疮

C、C.发于耳部者,称为旋耳疮;发于脐部者,称脐疮

D、D.发于手足部者,称为瘑疮;发于肘膝弯曲部,称四弯风

E、E.发于阴囊部,称肾囊风;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

答案:ABCDE

解析:首先,湿疮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皮肤病,根据皮损形态和部位的不同,名称也会有所区别。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道题的选项: A. 浸淫疮:浸淫全身,滋水较多者,称为浸淫疮。这种湿疮主要表现为皮肤潮湿,水疱较多,病情较重。 B. 血风疮或粟疮:以丘者为主者,称为血风疮或粟疮。这种湿疮主要表现为皮肤丘疹较多,可能伴有出血或瘙痒等症状。 C. 旋耳疮或脐疮:发于耳部者称为旋耳疮,发于脐部者称脐疮。这种湿疮主要表现在耳朵或脐部,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D. 瘑疮或四弯风:发于手足部者称为瘑疮,发于肘膝弯曲部称四弯风。这种湿疮主要表现在手足或肘膝弯曲部位,可能会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E. 肾囊风或乳头风:发于阴囊部称肾囊风,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这种湿疮主要表现在阴囊或乳头部位,症状可能会有不同表现。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湿疮的名称是根据皮损形态和部位来区分的,不同的名称反映了不同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桑菊饮与银翘散均为辛凉解表剂,其主治证的区别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1980-c0da-5f4a826855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便血是血从肛门排出体外,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由()所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38c0-c0da-5f4a826855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血证的病机可归纳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9170-c0da-5f4a826855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9940-c0da-5f4a826855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凡服用解表剂后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89a0-c0da-5f4a826855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卫气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0dc8-c0da-5f4a826855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易伤阳气的致病因素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0dc8-c0da-5f4a826855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不宜与人参同用的药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1598-c0da-5f4a826855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麻诊患儿隔离要求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9940-c0da-5f4a826855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长于清泄肺热的药物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89a0-c0da-5f4a826855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湿疮根据皮损形态不同、部位不同,名称各异()()

A、A.浸淫全身,滋水较多者,称为浸淫疮

B、B.以丘者为主者,称为血风疮或粟疮

C、C.发于耳部者,称为旋耳疮;发于脐部者,称脐疮

D、D.发于手足部者,称为瘑疮;发于肘膝弯曲部,称四弯风

E、E.发于阴囊部,称肾囊风;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

答案:ABCDE

解析:首先,湿疮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皮肤病,根据皮损形态和部位的不同,名称也会有所区别。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道题的选项: A. 浸淫疮:浸淫全身,滋水较多者,称为浸淫疮。这种湿疮主要表现为皮肤潮湿,水疱较多,病情较重。 B. 血风疮或粟疮:以丘者为主者,称为血风疮或粟疮。这种湿疮主要表现为皮肤丘疹较多,可能伴有出血或瘙痒等症状。 C. 旋耳疮或脐疮:发于耳部者称为旋耳疮,发于脐部者称脐疮。这种湿疮主要表现在耳朵或脐部,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D. 瘑疮或四弯风:发于手足部者称为瘑疮,发于肘膝弯曲部称四弯风。这种湿疮主要表现在手足或肘膝弯曲部位,可能会有红肿、疼痛等症状。 E. 肾囊风或乳头风:发于阴囊部称肾囊风,发于乳头者称乳头风。这种湿疮主要表现在阴囊或乳头部位,症状可能会有不同表现。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湿疮的名称是根据皮损形态和部位来区分的,不同的名称反映了不同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相关题目
桑菊饮与银翘散均为辛凉解表剂,其主治证的区别为()()

A. A.有无发热

B. B.有无恶寒

C. C.有无咳嗽

D. D.有无口渴

解析:答案:C. 有无咳嗽 解析:桑菊饮和银翘散都是辛凉解表剂,适用于风热感冒或外感风寒引起的症状。它们的主治区别在于是否伴有咳嗽。桑菊饮适用于风热感冒,常伴有咳嗽、喉痛等症状;而银翘散适用于外感风寒,常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状,但不伴有咳嗽。因此,区分两者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咳嗽。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感冒出现了发热、恶寒,但没有咳嗽,那么可以考虑使用银翘散来解表;如果出现了发热、恶寒,并且伴有咳嗽、喉痛等症状,那么可以考虑使用桑菊饮来解表。通过这样的例子,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桑菊饮和银翘散的区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1980-c0da-5f4a826855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便血是血从肛门排出体外,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由()所致()()

A. A.胃、肠脉络受损

B. B.下焦湿热

C. C.胃火炽盛

D. D.燥热伤津

解析:答案:A.胃、肠脉络受损 解析:便血是由于胃、肠脉络受损所致。胃、肠脉络是指脏腑经络与脉络相通的部分,如果这些部分受到损伤,就会导致血液排出体外,出现便血的症状。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容易引起胃肠脉络受损,从而出现便血的情况。另外,如果一个人长期患有消化道溃疡或炎症等疾病,也容易导致胃肠脉络受损,引起便血。 因此,平时要注意饮食健康,保护胃肠道,避免过度刺激,以预防便血的发生。同时,及时就医治疗消化道疾病,也是预防便血的重要措施。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便血的病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38c0-c0da-5f4a826855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血证的病机可归纳为()()

A. A.火热薰灼,迫血妄

B. B.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C. C.湿热内蕴,肝郁化火

D. D.胃失和降,气血不和

E. E.淤血阻络,血不循经

解析:血证的病机可归纳为A.火热薰灼,迫血妄和B.气虚不摄,血溢脉外。 A. 火热薰灼,迫血妄,指的是体内火热盛行,热邪薰灼血脉,导致血液循环不畅,甚至出现血妄的情况,如鼻衄、衄血等。举个例子,就好像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如果我们长时间暴晒在阳光下,体内火热会加重,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鼻衄等症状。 B.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指的是体内气虚无力,不能将血液循环摄入脉络,导致血液外溢,出现瘀斑、瘀血等症状。举个例子,就好像是一个人长期熬夜工作,导致气虚不摄,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皮下瘀斑等症状。 通过以上例子,希望你能更加深入理解血证的病机,记住这两个方面的病机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都非常重要。希望你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9170-c0da-5f4a826855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有()()

A. A.石膏干固前,可用电吹风或其他方法烘干

B. B.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情况

C. C.注意观察有无固定性压痛

D. D.石膏松动,及时更换

E. E.指导合理功能锻炼

解析:A. 石膏固定的注意事项之一是在石膏干固前要确保患者的肢体完全干燥,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在固定过程中感到不适。使用电吹风或其他方法烘干可以加快石膏的干燥速度,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 B. 观察患肢远端血运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石膏固定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血液循环。如果患者出现远端血运不畅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C. 注意观察有无固定性压痛也是石膏固定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患者出现固定性压痛,可能是石膏固定不当或者患者姿势不正确导致的,需要及时调整石膏固定的位置。 D. 石膏松动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石膏松动会导致固定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再次受伤。因此,一旦发现石膏松动,需要及时更换新的石膏固定。 E. 指导合理功能锻炼是石膏固定后的重要工作,患者在石膏固定期间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功能锻炼,以保持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活动度,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问题。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9940-c0da-5f4a826855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凡服用解表剂后宜()()

A. A.宜大汗

B. B.宜避风寒

C. C.宜无汗

D. D.宜微汗

E. E.宜增加衣被

解析:解表剂是一类中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症状,如发热、头痛、身痛等。在服用解表剂后,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B. 宜避风寒:解表剂通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等症状,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避免受凉受风,以免加重病情。 D. 宜微汗:解表剂有助于促进汗液排出,有助于散寒解表。但不宜大汗,以免耗气伤津。 E. 宜增加衣被:在服用解表剂后,身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汗出,此时可以适当增加衣被,保持身体温暖,有助于疾病康复。 通过以上解析和例子,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服用解表剂后应该注意的事项。记住,在中医治疗中,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特点来调整,遵医嘱用药才能更好地恢复健康。希望你能够在学习中医护理学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如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我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89a0-c0da-5f4a826855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卫气是()()

A. A.藏于肾中之气

B. B.积于胸中之气

C. C.吸入肺中之气

D. D.行于脉外之气

解析:卫气是行于脉外之气,它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中医中,气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贯穿全身,维持生命活动。卫气是一种特殊的气,它主要负责保护人体免受外邪侵袭,维护人体的正常功能。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座城市,各种气血运行于经络之中,就像城市里的道路和管道一样。而卫气就像是城市的卫兵,负责巡逻防守,保护城市的安全。当外邪入侵时,卫气就会迅速出动,抵御外邪,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所以,正确答案是D.行于脉外之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0dc8-c0da-5f4a826855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易伤阳气的致病因素是()()

A. A.风邪

B. B.寒邪

C. C.湿邪

D. D.痰饮

解析:答案:B. 寒邪 解析:寒邪是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易伤阳气的致病因素之一。在中医理论中,寒邪会导致人体阳气受阻,使得筋脉失去灵活性,出现拘挛和屈伸不利的情况。此外,寒邪还会影响人体的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筋脉问题。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你没有穿厚衣服在室外待很长时间,你的手脚可能会感到冰冷,关节也会变得僵硬,这就是因为寒邪导致的阳气受阻,筋脉受到影响。所以,要避免寒邪对身体的影响,我们需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保持身体的阳气和筋脉的健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0dc8-c0da-5f4a826855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不宜与人参同用的药物()()

A. A.山楂

B. B.麦芽

C. C.神曲

D. D.莱服子

解析:答案:D 莱服子 解析:莱服子属于滋补药物,不宜与人参同用。因为人参是热性补品,而莱服子是凉性滋补品,两者性质相反,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相互抵消的效果,影响药效。因此,不宜与人参同用。 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烹饪食材来类比这个知识点。就像在烹饪中,有些食材搭配在一起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菜肴的口感和味道一样,药物的搭配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药效的发挥。所以,在中药治疗中,搭配药物时需要注意药性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91f-1598-c0da-5f4a826855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麻诊患儿隔离要求是()()

A. A.按呼吸道传染病要求隔离

B. B.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

C. C.应隔离至热退后5天

D. D.并发肺炎者隔离至出疹后10天

E. E.并发肺炎者隔离至热退后10天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麻疹患儿的隔离要求。让我们逐个选项来看: A. 按呼吸道传染病要求隔离:麻疹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患儿需要按照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要求进行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B. 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麻疹患儿通常会在出疹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因此需要进行一般隔离,确保病毒不会传播给他人。 C. 应隔离至热退后5天:麻疹患儿在发热期间也是具有传染性的,因此需要隔离至热退后5天,以确保病毒完全清除。 D. 并发肺炎者隔离至出疹后10天:如果麻疹患儿并发肺炎,需要额外注意隔离时间,隔离至出疹后10天,以确保病情稳定。 综合以上选项,正确答案是ABD。在处理麻疹患儿时,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传染性来确定隔离时间,以保护患儿和他人的健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9940-c0da-5f4a826855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长于清泄肺热的药物是()()

A. A.黄芩

B. B.黄连

C. C.地骨皮

D. D.石膏

E. E.桑白皮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清泄肺热的药物。清泄肺热是中医中的一种病机,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等症状,需要使用具有清热、泄火的药物来治疗。 A. 黄芩:黄芩性寒,味苦,具有清热泻火、疏肝胆、泻肺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D. 石膏: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E. 桑白皮:桑白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热泻火、润燥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状。 综合以上药物的功效特点,A、D、E三者均适用于清泄肺热的治疗,因此答案为ADE。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b790-0a3d-89a0-c0da-5f4a826855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