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强迫观念
B、 思维插入
C、 思维鸣响
D、 思维贫乏
答案:BD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05第四章第三节第一单元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如下:1)思维奔逸;2)思维迟缓;3)思维贫乏(D项正确);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5)破裂性思维;6)思维不连贯;7)思维中断;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B项正确);9)思维云集;10)病理性赘述;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12)语词新作;13)逻辑倒错性思维。A项强迫观念是思维内容障碍。C项思维鸣响是知觉障碍。
A、 强迫观念
B、 思维插入
C、 思维鸣响
D、 思维贫乏
答案:BD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05第四章第三节第一单元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如下:1)思维奔逸;2)思维迟缓;3)思维贫乏(D项正确);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5)破裂性思维;6)思维不连贯;7)思维中断;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B项正确);9)思维云集;10)病理性赘述;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12)语词新作;13)逻辑倒错性思维。A项强迫观念是思维内容障碍。C项思维鸣响是知觉障碍。
A. 妄想感觉
B. 妄想知觉
C. 妄想心境
D. 妄想焦虑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10第四章第三节第一单元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原发性妄想以突发性妄想(妄想的产生非常突然,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最为常见。除突发性妄想外,还有两种原发性妄想的表现形式。妄想知觉(B项正确)是指患者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以妄想性意义。例如,患者和同事们一同外出,大家都看到了前面马路上有一条家犬,患者当即说:“我要被提拔了,调令很快就会送到我们单位。”妄想心境(C项正确)是原发性妄想的一种表现形式,妄想心境是指患者对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感到气氛不对,周围环境已经发生了某种对他不利的变化,使得患者有某种不详的预感,此时患者尚不能明确地说出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其不利的事情。如果这种妄想心境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大参考价值。
A. 倒错性
B. 顺行性
C. 逆行性
D. 错构型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11第四章第三节第一单元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称遗忘。病理性遗忘的种类包括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B项正确)指患者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例如,脑震荡、脑挫伤患者回忆不起受伤后到意识恢复清晰前这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情。逆行性遗忘(C项正确)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它的长度是指由受伤一刻开始,直到受伤前最后一件能清晰回忆的事情为止。典型的逆行性遗忘对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有参考价值。除上述脑器质性损害所引起的遗忘外,还有心理因素引起的遗忘称为心因性遗忘症,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可见于癔症。
A. 智能障碍
B. 后天获得的损害
C. 意识障碍
D. 先天获得的损害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12第四章第三节第一单元临床上将智能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两大部分(A项正确)。痴呆是一种综合征(征候群),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B项正确)。主要临床表现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
A. 威胁来自于超我
B. 意识不到
C. 威胁来自于本能
D. 能意识到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14第四章第三节第二单元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三类:1)客体性焦虑(恐惧)。客体性焦虑又分为两种:原发性的客体性焦虑;继发性的客体性焦虑,这不是客体的出现或再现所引起,而是它出现的可能性引起的焦虑。2)神经性焦虑。神经性焦虑是意识不到的焦虑(B项正确),是阻抑于无意识里的焦虑,造成焦虑的威胁来自本能冲动(C项正确)。3)道德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的患者认为危险来自超我,被体验为耻感和罪感。
A. 精神活动不协调
B. 自知力不完整
C. 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D. 生活极端懒散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17第四章第三节第三单元意志缺乏表现为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C项正确),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D项正确),个人及居室卫生极差,严重时患者甚至连自卫、摄食及性的本能都丧失。意志缺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时,也可见于痴呆患者。
A. 反复重复某一动作
B. 动作违背个人意愿
C. 常伴随有刻板言语
D. 能体验到内心痛苦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18第四章第三节第三单元刻板动作的患者会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A项正确),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C项正确)。刻板动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A. 精神活动的脱离现实
B. 多起病于青年和壮年
C. 智能受损往往较严重
D. 患病期间自知力丧失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20第四章第四节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具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A项正确)。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和基本智力(C项错误),但某些认知功能会出现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B项正确),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D项正确)。
A. 病程较短
B. 多起病于幼儿期
C. 病程迁延
D. 多起病于青壮年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20第四章第四节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具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和基本智力,但某些认知功能会出现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D项正确),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C项正确),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
A. 自知力受到破坏
B. 智能低下
C. 精神活动不协调
D. 意识障碍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20第四章第四节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障碍(D项错误),具有感知、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C项正确)。通常能维持清晰的意识和基本智力(B项错误),但某些认知功能会出现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发作期自知力基本丧失(A项正确)。
A. 情绪低落
B. 思维混乱
C. 动作减少
D. 感觉过敏
解析:解析:《心理咨询师基础理论》P321第四章第四节第二单元抑郁发作的特点主要是:情绪低落(A项正确)、思维缓慢(B项错误)、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C项正确)。抑郁发作的发作形式主要有: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D项感觉过敏是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