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治安管理法试题题库
搜索
治安管理法试题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违法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但只要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贴附照片作出处罚决定,并在相关法律文书中注明。

答案:A

治安管理法试题题库
甲和乙因共同抢劫被A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A区公安机关决定对二人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甲在住处执行,乙因无固定住处而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ac-d918-c0d1-c147b9e0e3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并赔偿损失,被害人自愿和解,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e-f5f0-c0d1-c147b9e0e3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张某今年13岁肄业,由于身体早熟,冒充已满18岁在餐馆打工,一日因纠纷被餐馆工作人员李某殴打,由于李某不知张某系未成年人,因此不应对李某从重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b19-0098-c0d1-c147b9e0e3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收藏唐伯虎名画一幅,价值约10万元,还有其他财产价值为10万元。甲因做生意失败对外欠债60万元。一日,甲将唐伯虎的画作价1万元卖给从香港回来的表弟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e-f9d8-c0d1-c147b9e0e32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的关系,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ac-d530-c0d1-c147b9e0e3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公安机关收缴和追缴的财物为无法变卖或者拍卖的危险物品的,经原决定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主管部门组织销毁或者交有关厂家回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b19-0868-c0d1-c147b9e0e33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f-1148-c0d1-c147b9e0e3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违法行为人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等打击报复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e-e268-c0d1-c147b9e0e3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下列案件哪个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e-ee20-c0d1-c147b9e0e3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出于报复目的,在公共场所对一些无辜群众注射了生理盐水,谎称是艾滋病病毒,引起被害人和周围群众极度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甲的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f-0590-c0d1-c147b9e0e33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治安管理法试题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治安管理法试题题库

违法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但只要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贴附照片作出处罚决定,并在相关法律文书中注明。

答案:A

分享
治安管理法试题题库
相关题目
甲和乙因共同抢劫被A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A区公安机关决定对二人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甲在住处执行,乙因无固定住处而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区公安机关决定乙在指定的居所执行的,要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

B. 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24小时以内,通知二人的家属

C. 二人委托辩护人,都适用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规定

D. 只有乙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ac-d918-c0d1-c147b9e0e3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并赔偿损失,被害人自愿和解,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是()

A. 甲、乙二人在聚会时酒后发生争执,乙将手中酒瓶砸向甲的头部,将甲打成轻伤

B. 王某在杜某的生日宴会上,趁众人不注意时将杜某刚收到的生日礼物(一部价值4000元的苹果手机)偷走,杜某报案后,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C. 3年前,李某因盗窃罪被判处了2年有期徒刑,现李某又因家庭矛盾将自己的岳父打成轻伤

D. 某日深夜,华某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因闯红灯将一老人撞倒在地,后逃逸致老人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e-f5f0-c0d1-c147b9e0e3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张某今年13岁肄业,由于身体早熟,冒充已满18岁在餐馆打工,一日因纠纷被餐馆工作人员李某殴打,由于李某不知张某系未成年人,因此不应对李某从重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b19-0098-c0d1-c147b9e0e3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收藏唐伯虎名画一幅,价值约10万元,还有其他财产价值为10万元。甲因做生意失败对外欠债60万元。一日,甲将唐伯虎的画作价1万元卖给从香港回来的表弟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乙不知甲欠巨额外债,则甲的债权人只能行使代位权

B. 只有在乙明知此买卖有损于债权人的债权的情况下,债权人才可行使代位权

C. 不管乙是否知道此买卖有损于债权人的债权,债权人均可行使撤销权

D. 若乙明知此买卖有损于债权人的债权,则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e-f9d8-c0d1-c147b9e0e32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的关系,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甲酒后驾车撞死一行人,下车后发现死者是其情敌刘某,早想将其杀死。甲的行为应为故意杀人罪,而不能定为交通肇事罪

B. 乙明知车辆的安全装置不全,仍然指使其雇员王某驾驶该车辆运输货物;王某明知车辆有缺陷,仍超速行驶,造成交通事故,导致1人死亡。乙与王某均构成交通肇事罪

C. 丙在施工场地卸货倒车时,不慎将一装卸工人轧死。丙的行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而不是交通肇事罪

D. 丁在一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时,因疲劳过度将车驶出高速公路,撞死行人常某。对丁的行为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而不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ac-d530-c0d1-c147b9e0e3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公安机关收缴和追缴的财物为无法变卖或者拍卖的危险物品的,经原决定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主管部门组织销毁或者交有关厂家回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b19-0868-c0d1-c147b9e0e33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警察甲临时急需用钱,便找个体户乙借钱。乙同意借钱,但条件是要有物品质押。甲将公务用枪交给乙质押,乙借给甲5万元现金,借期1个月。1个月后,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便向公安机关报案。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均不构成犯罪

B. 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乙不构成犯罪

C. 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D. 甲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乙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f-1148-c0d1-c147b9e0e3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违法行为人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等打击报复的,()

A. 可以从重处罚

B. 应当从重处罚

C. 可以加重处罚

D. 应当加重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e-e268-c0d1-c147b9e0e3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下列案件哪个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

A. 卖淫、嫖娼

B. 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物品

C. 引诱、容留、介绍卖淫

D. 赌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e-ee20-c0d1-c147b9e0e3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出于报复目的,在公共场所对一些无辜群众注射了生理盐水,谎称是艾滋病病毒,引起被害人和周围群众极度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甲的行为()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C. 构成故意伤害罪

D.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060-ea4f-0590-c0d1-c147b9e0e33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