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搜索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570. 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

A、 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 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C、 维护社会秩序

D、 ABC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禁毒法》制定目的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确定它们是否都是《禁毒法》的制定目的。

首先,我们逐一审视各个选项:
A选项(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这是《禁毒法》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法律手段预防和惩治毒品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是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必要措施。

B选项(保护公民身心健康):毒品对公民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禁毒法》的制定旨在减少毒品滥用,从而保护公民的身心健康。

C选项(维护社会秩序):毒品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破坏社会稳定和秩序。因此,维护社会秩序也是《禁毒法》的重要目标。

接下来,我们分析为什么选择D(ABC)作为答案:
由于A、B、C三个选项都准确地反映了《禁毒法》的制定目的,即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因此选择包含所有这三个选项的D作为正确答案是最合理的。

综上所述,D选项(ABC)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了《禁毒法》的制定目的,因此是正确答案。

Scan me!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571.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2. 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或者家里家长都吸烟,他们递烟给你,你不要,亲戚说偶尔体验一下没关系,你最好的应对方式应该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3. 安定有助于睡眠,可以擅自服用,不需医生指导使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4. 为吸毒者提供打火机、吸管等吸毒场所、工具,但自己并不吸毒,所以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这种说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5. 近年来市场上不断涌现一些“新精神活性物质”,它们的使用效果和某些毒品相似,但却没有被国家管制为毒品。由于未被国家管制,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使用这种物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6.紧紧抓住( )外出务工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易涉毒高危群体和涉毒人员,依托网格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有针对性开展动态化、个性化的毒品预防教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7. 不断推进禁毒宣传教育的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改革创新,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增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3d0-c0d7-3742932e84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8. 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从根本上遏制吸毒人员滋生,从源头上(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3d0-c0d7-3742932e84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9. “两打两控”专项行动是指打击制毒犯罪和打击贩毒犯罪、管控吸毒人员和管控(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3d0-c0d7-3742932e84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80. 为防范利用寄递渠道贩毒问题,国家邮政局要求物流寄递企业严格落实“( )、寄件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3d0-c0d7-3742932e84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570. 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

A、 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 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C、 维护社会秩序

D、 ABC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禁毒法》制定目的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确定它们是否都是《禁毒法》的制定目的。

首先,我们逐一审视各个选项:
A选项(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这是《禁毒法》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法律手段预防和惩治毒品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是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必要措施。

B选项(保护公民身心健康):毒品对公民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禁毒法》的制定旨在减少毒品滥用,从而保护公民的身心健康。

C选项(维护社会秩序):毒品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破坏社会稳定和秩序。因此,维护社会秩序也是《禁毒法》的重要目标。

接下来,我们分析为什么选择D(ABC)作为答案:
由于A、B、C三个选项都准确地反映了《禁毒法》的制定目的,即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因此选择包含所有这三个选项的D作为正确答案是最合理的。

综上所述,D选项(ABC)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了《禁毒法》的制定目的,因此是正确答案。

分享
Scan me!
中学生禁毒知识607题
相关题目
571.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A.  了解毒品的特征

B.  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C.  能够辨别毒品

D.  以上选项都是

解析:选项A:了解毒品的特征。这是必要的,因为只有了解了毒品的特征,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识别毒品,从而避免接触和误用。

选项B: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这一点同样重要,因为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可以增强中学生拒绝毒品的决心,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选项C:能够辨别毒品。具备辨别毒品的能力,可以帮助中学生在面对毒品诱惑时,及时识别并拒绝。

为什么选D:以上选项都是。因为要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中学生需要全面了解毒品的特征、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并具备辨别毒品的能力。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学生禁毒教育的基石。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2. 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或者家里家长都吸烟,他们递烟给你,你不要,亲戚说偶尔体验一下没关系,你最好的应对方式应该是( )。

A.  坚决拒绝

B.  从危害健康的角度建议大家戒烟

C.  婉言谢绝

D.  以上方式都可以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学生在面对吸烟诱惑时应采取的态度和行动。以下是各选项的解析:

A. 坚决拒绝 - 这是一种直接且明确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可以有效地避免受到诱惑。这种做法有助于保护自己不受烟草的危害,并且向周围的人展示了自己对健康的重视。

B. 从危害健康的角度建议大家戒烟 - 这种方法不仅拒绝了个人吸食,还积极地传递了健康生活的信息,鼓励他人也远离烟草的危害。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周围人的健康意识,促进更广泛的正面影响。

C. 婉言谢绝 - 使用礼貌的方式表达拒绝,既保持了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又坚持了自己的原则。这种方法适合于需要维护社交和谐的场合。

D. 以上方式都可以 - 正确答案是D,因为上述三种方法都是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具体选择哪种取决于个人性格、当时的情境以及与对方的关系等因素。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抵制不良诱惑,同时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D选项是最全面的答案,因为它涵盖了所有可能的有效回应方式,既包括了坚定立场(A),也包括了教育意义(B)以及礼貌处理(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3. 安定有助于睡眠,可以擅自服用,不需医生指导使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药物使用安全性的判断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

首先,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题目描述了“安定有助于睡眠,可以擅自服用,不需医生指导使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的观点。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正确):如果选择这个选项,即意味着认同题目中的观点,认为可以擅自服用安定而无需医生指导,且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然而,这是不准确的。安定(或其他类似药物)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不当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副作用或其他健康问题。
B选项(错误):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否定题目中的观点,即认为不能擅自服用安定,需要医生指导下使用,且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这是正确的,因为药物的使用应该遵循医嘱,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最后,根据药物使用的常识和安全性原则,我们可以确定B选项是正确的。药物,特别是处方药,如安定,其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的适当使用、避免副作用和药物依赖等问题。

综上所述,答案是B(错误),因为擅自服用安定、不需医生指导使用,并认为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的观点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4. 为吸毒者提供打火机、吸管等吸毒场所、工具,但自己并不吸毒,所以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这种说法: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选项A:“正确” - 这个选项表明为吸毒者提供吸毒场所、工具是合法的,只要自己不吸毒,就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选项B:“错误” - 这个选项表明即使自己不吸毒,为吸毒者提供吸毒场所、工具也是违法的,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答案是B,因为根据中国的法律法规,为他人提供吸毒工具、场所,即使自己不吸毒,也构成了协助他人吸毒的行为,这在法律上是明确禁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对于协助、容留他人吸毒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即使不吸毒,提供吸毒工具和场所的人也会承担法律责任。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5. 近年来市场上不断涌现一些“新精神活性物质”,它们的使用效果和某些毒品相似,但却没有被国家管制为毒品。由于未被国家管制,所以我们可以尝试使用这种物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认识以及法律和安全意识。

选项A(正确)是不正确的,因为虽然某些“新精神活性物质”可能尚未被国家列为管制药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安全的或可以合法使用的。这些物质往往是为了规避法律而设计的,它们的效果可能与传统毒品类似,而且由于缺乏研究和监管,使用它们可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健康风险。

选项B(错误)是正确答案,理由如下:

安全性:新精神活性物质可能含有未知成分,其长期影响和副作用尚不清楚,因此使用它们可能存在严重健康风险。
法律风险:即使某些物质目前未被列为非法,一旦被发现使用,使用者仍可能面临法律调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未来这些物质有可能会被纳入管制范围。
道德责任: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生命健康,不尝试任何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因此,选择B(错误)作为答案,表明了对使用未被管制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持否定态度,这是基于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的考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6.紧紧抓住( )外出务工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易涉毒高危群体和涉毒人员,依托网格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有针对性开展动态化、个性化的毒品预防教育。

A.  失学辍学青少年

B.  农村留守儿童

C.  社会闲散人员

D.  ABC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旨在测试对易涉毒高危群体的识别以及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失学辍学青少年:这部分人群由于缺乏学校的正规教育和监管,可能更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和诱惑,包括毒品。因此,他们是易涉毒的高危群体之一。

B. 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往往缺乏足够的家庭关爱和监管。这种孤独感和缺乏关注可能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包括毒品诱惑。

C. 社会闲散人员:这类人群通常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可能更容易陷入生活的困境和寻求刺激,从而接触到毒品。

D. ABC:这个选项综合了A、B、C三个选项,意味着要紧紧抓住所有提到的易涉毒高危群体。

现在来分析为什么选择D:

题目要求紧紧抓住易涉毒高危群体和涉毒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毒品预防教育。
A、B、C三个选项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易涉毒高危群体,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风险。
选择D(ABC)意味着要全面覆盖这些高危群体,不留死角,这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综上所述,选择D(ABC)是因为它涵盖了所有提到的易涉毒高危群体,能够确保毒品预防教育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因此,答案是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5fe8-c0d7-3742932e84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7. 不断推进禁毒宣传教育的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改革创新,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增强( )。

A.  时代性

B.  科学性

C.  实效性

D.  ABC

解析: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以下是对各个选项的解析:

A. 时代性:指的是禁毒宣传教育要与时俱进,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毒品的形式、毒品的传播方式以及青少年接触毒品的环境都在变化,禁毒宣传教育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这些变化。

B. 科学性:指的是禁毒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基于科学研究和事实,不能凭空臆测或者传播错误信息。科学性保证了禁毒教育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C. 实效性:指的是禁毒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即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真正达到预防毒品滥用、减少毒品危害的目的。

为什么选D:选项D“ABC”包含了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都是推进禁毒宣传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方面。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特性,禁毒宣传教育才能更全面、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选项D是最全面、最准确的答案。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3d0-c0d7-3742932e84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8. 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从根本上遏制吸毒人员滋生,从源头上( )。

A.  减少毒品供应

B.  减少毒品需求

C.  减少毒品危害

D.  减少吸毒人员数量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毒品预防策略的理解。题目提到“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这是指在毒品预防工作中,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防止人们开始使用毒品上,而不是仅仅关注于毒品使用者的治疗或打击毒品供应。

A. 减少毒品供应:这一措施主要通过打击毒品制造和贩卖来实现,属于事后控制,不是预防为主的方法。
B. 减少毒品需求:通过教育和预防措施减少人们对毒品的需求,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符合题目中“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的理念。
C. 减少毒品危害:虽然减少毒品危害也是重要的,但它更多是针对已经存在的毒品使用情况采取的措施,不是预防性的。
D. 减少吸毒人员数量:这是一个结果导向的目标,而题目强调的是预防措施,即如何避免新的吸毒者产生。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减少毒品需求,因为通过教育和提高公众意识等预防措施来降低潜在吸毒者对毒品的兴趣和需求,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新吸毒者的出现,从而达到遏制吸毒人员滋生的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3d0-c0d7-3742932e84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9. “两打两控”专项行动是指打击制毒犯罪和打击贩毒犯罪、管控吸毒人员和管控( )。

A.  制毒物品

B.  易制毒化学品

C.  制毒设备

D.  毒品原植物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两打两控”专项行动内容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先理解“两打两控”的含义,再逐个分析选项,根据专项行动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正确答案。

首先,“两打两控”专项行动是中国政府为打击毒品犯罪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具体包括打击制毒犯罪、打击贩毒犯罪、管控吸毒人员和管控某一关键环节。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选项:
A选项(制毒物品):制毒物品是制造毒品所必需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对制毒物品的严格管控可以有效遏制毒品的生产。这与“两打两控”中的管控环节紧密相关,符合专项行动的目的。

B选项(易制毒化学品):虽然易制毒化学品可能与毒品制造有关,但其范围相对更广,不仅限于用于制造毒品的特定物品。因此,这个选项不如A选项直接针对制毒的关键环节。

C选项(制毒设备):制毒设备虽然也是制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相比制毒物品,其管控难度可能更大,且不是制毒的首要或唯一条件。因此,这个选项不是“两打两控”中管控环节的最佳描述。

D选项(毒品原植物):毒品原植物是某些毒品(如大麻、罂粟)的源头,但其管控更多与种植环节相关,而非制毒过程。因此,这个选项与“两打两控”中的管控环节不完全吻合。

综上所述,A选项(制毒物品)最符合“两打两控”专项行动中管控环节的内容,因为它直接关联到毒品制造的关键原材料,是有效遏制毒品生产的关键。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3d0-c0d7-3742932e84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80. 为防范利用寄递渠道贩毒问题,国家邮政局要求物流寄递企业严格落实“( )、寄件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

A.  化名寄递

B.  持证寄递

C.  实名寄递

D.  无记名寄递

解析:选项A:化名寄递,指的是寄件人使用假名进行寄递,这显然不能有效防范贩毒问题,因为无法追溯寄件人的真实身份。

选项B:持证寄递,虽然要求寄件人出示证件,但不一定能够确保寄件人与证件的一致性,且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证件伪造或冒用的情况。

选项C:实名寄递,要求寄件人在寄递时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这样有助于在事后追溯寄件人,对防范贩毒等违法行为有重要作用。因此,这是符合国家邮政局要求的正确选项。

选项D:无记名寄递,意味着寄件人不需要提供任何身份信息,这对于监管和追溯是极为不利的,无法有效防范贩毒等违法活动。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实名寄递。实名寄递制度能够确保寄件人的身份信息真实可靠,有利于加强物流寄递行业的监管,有效预防利用寄递渠道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选择「段落」

可继续追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30b-0048-63d0-c0d7-3742932e84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