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搜索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8.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A、 明确的共同目标

B、 一定的组织结构

C、 共同生活的准则

D、 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答案:A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的首要特征,也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故本题选A。

Scan me!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19.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2-b6aa-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3-2a21-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在教师的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对照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发生的阶段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3-a060-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4-11e2-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天安门”时,头脑中出现天安门的形象,这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4-84a0-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成人修理钟表,一边修理一边寻找故障原因,这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4-f627-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人在高度注意时,其注意指向的范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5-65a2-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急中生智是一种()状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5-d914-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小丽平时五分钟能做10道数学题,但在小组比赛时,小丽五分钟做了14道数学题。群体对个体有着多种作用,该现象体现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6-4e52-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8.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6-d63b-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18.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

A、 明确的共同目标

B、 一定的组织结构

C、 共同生活的准则

D、 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答案:A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的首要特征,也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故本题选A。

Scan me!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相关题目
19.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

A.  是同一种活动

B.  方向一致,但课外、校外教育不是一种正规教育活动

C.  都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但方向不一致

D.  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且方向一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外、校外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正规的教育,且方向一致。故本题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2-b6aa-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A.  导入、详述和汇总

B.  导入、分析和汇总

C.  分析、详述和总结

D.  分析、质疑和总结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入、详述和汇总。故本题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3-2a21-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在教师的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对照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发生的阶段是()。

A.  具体经验阶段

B.  观察分析阶段

C.  重新概括阶段

D.  积极验证阶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反思阶段划分。教师反思过程可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抽象的重新概括阶段、积极的验证阶段。其中,观察与分析阶段是指教师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对照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故本题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3-a060-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A.  提高

B.  降低

C.  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D.  既不提高也不降低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觉适应中的视觉适应。视觉适应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是感受性降低的适应,暗适应则是感受性提高的适应。故本题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4-11e2-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天安门”时,头脑中出现天安门的形象,这是()。

A.  回忆

B.  重现

C.  表象

D.  想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象。表象是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是物体不在眼前时关于物体的心理复现。故本题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4-84a0-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成人修理钟表,一边修理一边寻找故障原因,这属于()。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逻辑思维

D.  直觉思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作思维。动作思维是一种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其特点是以实际操作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故本题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4-f627-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人在高度注意时,其注意指向的范围()。

A.  缩小

B.  增大

C.  没有变化

D.  变化不显著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人在高度注意时,其注意指向的范围是缩小的。故本题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5-65a2-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急中生智是一种()状态。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信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例如,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故本题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5-d914-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小丽平时五分钟能做10道数学题,但在小组比赛时,小丽五分钟做了14道数学题。群体对个体有着多种作用,该现象体现了()。

A.  社会助长

B.  社会惰化

C.  去个性化

D.  群体极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助长的内涵。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故本题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6-4e52-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巴普洛夫

C.  斯金纳

D.  桑代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思想。桑代克曾说“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故本题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0b-d996-d63b-c0a9-459fb8cdb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