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搜索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 智育过程

B、 德育过程

C、 心理咨询

D、 教育学生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故本题选B。

Scan me!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39.寓言故事《天鹅,梭鱼与大虾》里提到这三种动物一起拉车,天鹅往天上拉车,梭鱼往水里钻来拉车,大虾往后跳来拉车,结果车却一动不动,这个故事提醒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要注意()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0f-f6c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0-5ae5-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0-bc3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1-1b32-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教育心理学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1-7a4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2-0f3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2-753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逐渐下降的智力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2-dda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儿童听了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3-452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就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3-cd6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3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 智育过程

B、 德育过程

C、 心理咨询

D、 教育学生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故本题选B。

Scan me!
盘锦市2022年教育理论考试复习材料
相关题目
39.寓言故事《天鹅,梭鱼与大虾》里提到这三种动物一起拉车,天鹅往天上拉车,梭鱼往水里钻来拉车,大虾往后跳来拉车,结果车却一动不动,这个故事提醒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要注意()原则。

A.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  一致性与连贯性

C.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D.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题干中由于几个动物力量不统一导致车子一动不动的情景正是违背了一致性与连续性原则。故本题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0f-f6c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A.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B.  注意扬长避短

C.  培养学生的能力

D.  规定每个同学必须参与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主任组织班会。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时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扬长避短、培养学生的能力外,以全班同学都能参加为宜,而非规定每个同学必须参与。故本题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0-5ae5-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是()。

A.  精神分析学派

B.  行为主义学派

C.  认知学派

D.  人本主义学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和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故本题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0-bc3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  操作性条件作用

B.  经典条件作用

C.  精神分析

D.  认知理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塑造和矫正方法。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都是以操作性条件系统的强化为依据的。故本题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1-1b32-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教育心理学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

A.  影响因素问题

B.  成长环境问题

C.  学习问题

D.  教师问题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心理学在早期发展阶段的观点的掌握。在初创时期,学生的学习问题是教育心理学关注的焦点。故本题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1-7a43-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

A.  发展心理学

B.  思维心理学

C.  教育心理学

D.  记忆心理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心理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故本题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2-0f3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龄是()。

A.  3-6岁

B.  6-12岁

C.  12-18岁

D.  18-30岁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内容的掌握。根据该理论的阐述,6至12岁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故本题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2-753e-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逐渐下降的智力是()。

A.  晶体智力

B.  流体智力

C.  情绪智力

D.  三元智力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卡特尔智力形态论中关于“流体智力”定义的理解和掌握。按照卡特尔的观点,流体智力的发展与人的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故本题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2-dda1-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儿童听了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

A.  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B.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阶段

C.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  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论。题干描述了儿童知法懂法。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习俗水平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故本题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3-452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就是()。

A.  寻求他人帮助

B.  获得社会帮助

C.  获得机构帮助

D.  助人自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主要途径是心理辅导,其目标是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适应,并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和目标。换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在心理方面如何调适和发展,即“助人自助”。故本题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786-3313-cd67-c070-20603eaf6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