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循环线路
B、 有多个终点节点
C、 有多个起点节点
D、 逻辑关系不正确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rnrn(1)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rnrn(2)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rnrn(3)网络图中的箭线(包括虚箭线,下同)应保持自左向右的方向,不应出现箭头指向左方的水平箭线和箭头偏向左方的斜向箭线。若遵循该规则绘制网络图,就不会出现循环回路。rnrn(4)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和无箭头的连线。rnrn(5)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rnrn(6)严禁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rnrn(7)应尽量避免网络图中工作箭线的交叉。当工作箭线交叉不可避免时,可以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处理。rnrn(8)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任务中部分工作需要分期完成的网络计划除外)。除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外,不允许出现没有外向箭线的节点和没有内向箭线的节点。rnrn(9)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有编号,其编号严禁重复,并应使每一条箭线上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rnrn6、8号节点均为终点节点。
A、 有循环线路
B、 有多个终点节点
C、 有多个起点节点
D、 逻辑关系不正确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rnrn(1)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rnrn(2)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rnrn(3)网络图中的箭线(包括虚箭线,下同)应保持自左向右的方向,不应出现箭头指向左方的水平箭线和箭头偏向左方的斜向箭线。若遵循该规则绘制网络图,就不会出现循环回路。rnrn(4)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和无箭头的连线。rnrn(5)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rnrn(6)严禁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rnrn(7)应尽量避免网络图中工作箭线的交叉。当工作箭线交叉不可避免时,可以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处理。rnrn(8)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任务中部分工作需要分期完成的网络计划除外)。除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外,不允许出现没有外向箭线的节点和没有内向箭线的节点。rnrn(9)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有编号,其编号严禁重复,并应使每一条箭线上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rnrn6、8号节点均为终点节点。
A. 逻辑关系表达不正确
B. 节点编号有错误
C. 出现了相同代号的工作
D. 有多余的虚工作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rn考前超压卷,金考典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www.jinkaodian.comrn七项绘图规则(要记住,会判断即可,不要求会画)rnrn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rnrn(1)网络图必须按照已定的逻辑关系绘制。rnrn(2)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rnrn(3)网络图中的箭线(包括虚箭线,下同)应保持自左向右的方向,不应出现箭头指向左方的水平箭线和箭头偏向左方的斜向箭线。若遵循该规则绘制网络图,就不会出现循环回路。rnrn(4)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和无箭头的连线。rnrn(5)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rnrn(6)严禁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rnrn(7)应尽量避免网络图中工作箭线的交叉。当工作箭线交叉不可避免时,可以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处理。rnrn(8)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任务中部分工作需要分期完成的网络计划除外)。除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外,不允许出现没有外向箭线的节点和没有内向箭线的节点。rnrn(9)网络图中的节点都必须有编号,其编号严禁重复,并应使每一条箭线上箭尾节点编号小于箭头节点编号。rnrn在双代号网络图中,要求箭尾节点编号小于其箭头节点编号,故节点4和节点5的编号应互换。
A. 最早开始时间
B. 最早完成时间
C. 最迟开始时间
D. 最迟完成时间
解析:解析: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
A. 2
B. 3
C. 4
D. 6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总时差参数计算。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工作M的持续时间=9+6=15(天);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应等于其所有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故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7天;工作M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即17-15=2(天)。
A. 13
B. 14
C. 16
D. 17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最迟完成时间参数计算。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本题中,工作H的最早完成时间=工作H的最早开始时间+工作H的持续时间=7+4=11(周);工作H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即5=工作H的最迟完成时间-11,故工作H的最迟完成时间=5+11=16(周)。
A. 24
B. 27
C. 29
D. 31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最早开始时间参数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本题中,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该工作的持续时间,故工作M的三项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15+9=24(周),21+10=31(周)。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应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31周。
A. 超前3天
B. 影响总工期3天
C. 影响总工期4天
D. 影响总工期7天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最迟完成时间的理解。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本题中,工作B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还有4天,工作B还需工作7天完成,故工作B使总工期拖后7-4=3(天)。
A. 0
B. 2
C. 3
D. 5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单代号网络计划中自由时差的计算。单代号网络计划中,除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外,其他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时间间隔的最小值。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差值。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应等于本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考前超压卷,金考典软件考前一周更新,下载链接www.jinkaodian.com本题中,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20+9=29(天),工作M与两项紧后工作的时间间隔分别为:32-29=3(天),34-29=5(天)。故工作M的自由时差=min(3,5)=3(天)。
A. 平行工作
B. 紧前工作
C. 紧后工作
D. 虚工作
解析:解析:当网络图中有多项结束工作时,应增设一项虚工作(F),作为该网络图的终点节点。
A. 3
B. 6
C. 7
D. 8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双代号时标网路计划总时差计算。在双代号时标网络中,除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外,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除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外,工作的自由时差就是该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除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本题中,工作D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周,工作D的总时差=min(6+3,4+3,7+3,5+3)=7(周)。
A. 20
B. 22
C. 24
D. 26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最早开始时间参数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该工作的持续时间,故工作M的三项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B工作16+8=24(天),D工作17+5=22(天),E工作20+6=26(天)。除以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外,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故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应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