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本级
B、 一星级
C、 二星级
D、 三星级
E、 五星级
答案:ABCD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绿色建筑等级划分。绿色建筑等级划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个等级。
A、 基本级
B、 一星级
C、 二星级
D、 三星级
E、 五星级
答案:ABCD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绿色建筑等级划分。绿色建筑等级划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个等级。
A. 认证级
B. 银级
C. 金级
D. 钻石级
E. 白金级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美国1EED评价体系评估认证等级。申请项目在满足所有评估前提条件后,评估结果则按评估要点和创新分的满足情况分为四个认证级别。考前超压卷,金考典软件考前一周更新,下载链接www.jinkaodian.com①认证级,满足至少40%的评估点要求。②银级,满足至少50%的评估点要求。③金级,满足至少60%的评估点要求。④白金级,满足至少80%的评估点要求。
A. 室内环境质量
B. 生活便利
C. 资源节约
D. 运营管理
E. 环境宜居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绿色建筑评价内容。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内容包括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方面,即五类评价指标。每一类评价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在此基础上还统一设置了加分项。
A. 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
B. 建筑设置信息网络系统
C. 采用符合工业化建造要求的结构体系与建筑构件
D.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E. 采取智慧友好运行类创新,并有明显效益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绿色建筑评价加分因素。将提高与创新作为加分项进行评价,最高评价总分值100分。加分因素包括:①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②采用适宜地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设计,因地制宜传承地域建筑文化;③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④场地绿容率不低于3.0;⑤采用符合工业化建造要求的结构体系与建筑构件;⑥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⑦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⑧按照绿色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和管理;⑨采用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产品;⑩采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智慧友好运行、传承历史文化等其他创新,并有明显效益。选项B属于绿色建筑生活便利类评价指标控制项内容。
A. 一般照明
B. 工作照明
C. 分区一般照明
D. 局部照明
E. 混合照明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照明方式。在照明设计中,照明方式的选择对光质量、照明经济性和建筑艺术风格都有重要影响。合理的照明方式应当既符合建筑使用要求,又与建筑结构形式相协调。正常使用的照明系统,按其灯具的布置方式可分为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四种方式。
A. 建筑全寿命期绿色化
B. 能耗最低
C. “四节一环保”
D. 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
E.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解析:解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强调了绿色建筑的以下特征:①建筑全寿命期绿色化;②“四节一环保”;③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A. 政府投资的医院
B. 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
C. 单体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宾馆
D. 单体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机场
E. 单体建筑面积为1.8万平方米的饭店
解析:解析:国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自2014年起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A. 适当建造多层、高层建筑
B. 高效利用土地
C. 适当降低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
D. 强调土地集约化利用
E. 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解析:解析:城市节地途径有以下几种方式:①适当建造多层、高层建筑,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立足创造宜居环境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同时降低建筑密度;②强调土地集约化利用,为今后的持续发展留有余地,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居住环境,充分利用周边的配套公共建筑设施,合理规划用地;③高效利用土地,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改善城市环境。
A. 氨
B. 甲醛
C. 二氧化碳
D. 苯
E. 总挥发性有机物
解析:解析: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内容包括五个方面:①安全耐久;②健康舒适;③生活便利;④资源节约;⑤环境宜居。其中,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有关规定。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
A. 控制窗墙面积比
B. 改善窗户的保温性能
C. 提高窗户的隔热性能
D. 打开窗户,增加空气流通
E. 选用适宜的窗型
解析:解析:建筑门窗具有采光、通风和围护作用,在建筑艺术处理上起着很重要的装饰效果。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门窗造成的热能损耗占房间总热能损耗的60%~70%,甚至更多,可见门窗是最容易造成能量损失的部位。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对门窗的节能处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常采用以下方式提高门窗的节能性能:①控制窗墙面积比;②改善窗户的保温性能;③提高窗户的隔热性能;④提高门窗的气密性;⑤选用适宜的窗型。
A. 采用科学严谨的材料预算方案,尽量降低竣工后建筑材料剩余率
B. 采用建筑工业化的生产与施工方式
C. 采用科学先进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技术
D. 大力推行多次装修
E. 尽量就地取材,减少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及浪费
解析:解析:建筑施工应尽可能从以下方面减少建筑材料浪费及建筑垃圾的产生:①采用建筑工业化的生产与施工方式;②采用科学严谨的材料预算方案,尽量降低竣工后建筑材料剩余率;③采用科学先进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技术,使建筑垃圾产生量占建筑材料总用量的比例尽可能降低;④加强工程物资与仓库管理,避免优材劣用、长材短用、大材小用等不合理现象;⑤大力推行一次装修到位,减少耗材、耗能和环境污染;⑥尽量就地取材,减少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及浪费。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