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共利益论
B、 特殊利益论
C、 社会选择论
D、 经济监管论
答案:A
解析:解析:公共利益论认身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不公正、不公平、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被看成是政府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选A。
A、 公共利益论
B、 特殊利益论
C、 社会选择论
D、 经济监管论
答案:A
解析:解析:公共利益论认身监管是政府对公众要求纠正某些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不公正、不公平、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一种回应,被看成是政府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选A。
A. 中国证监会
B. 中国保监会
C. 中国银监会
D. 中国银行业协会
解析:解析:2003年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其标志是全国人大批准国务院成立中国银监会。
A. 监管主体的盈利性
B. 监管主体的自律性
C.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
D. 监管主体的合规性
解析:解析: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1)监管主体独立性原则,监管主体独立性是金融监管机制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基本前提;(2)依法监管原则;(3)外部监管与自律并重原则;(4)安全稳健与经营效率结合原则;(5)适度竞争;(6)统一性原则。
A. 特殊利益论
B. 经济监管论
C. 公共利益论
D. 社会选择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特殊利益论的观点。特殊利益论认为政府管制为被管制者留下了“猫鼠追逐”余地。
A. 《公司法》
B. 《证券法》
C. 《证券投资基金法》
D.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
解析:解析: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三个层次,法律是第一层次;部门规章是第二层次,主要是各类办法;各类监管规则是第三层次。第一层次包括《公司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
A. 商事
B. 刑事
C. 民事
D. 行政
解析:解析:在保险法律体系中,保险公司与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通过保险合同建立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属于保险民事法律关系。
A.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
B. 银行的合规性和风险性
C. 银行的各种报告和统计报表
D. 银行的治理情况
解析:解析:银行监管的非现场监测的审查对象是银行的各种报告和统计报表。选C。
A. 核心资本总额与流动性资产总额之比不得低于15%
B. 各项流动性资产与各项流动性负债之比不得低于25%
C. 流动性资产总额与流动性负债总额之比不得低于25%
D. 核心资本总额与流动性负债总额之比不得低于15%
解析:解析:资产流动性比例指标,即各项流动性资产余额与各项流动性负债余额,且该比例不得低于25%,B正确。
A. 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之比不应低于10%
B. 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之比不应低于11%
C. 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之比不应低于10%
D. 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之比不应低于11%
解析:解析:资本利润率,即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之比,不应低于11%。选D。
A. 0.5
B. 0.6
C. 0.45
D. 0.35
解析:解析: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不应高于35%。
A. 审批制
B. 核准制
C. 注册制
D. 登记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类型。证券监管机构只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类型是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