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00
B、3000
C、3600
D、4200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完成总工作量=(12000-2000)/10000=1(元),年折旧额=某年实际完成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000×1=3000(元)。
A、2400
B、3000
C、3600
D、4200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的计算如下: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完成总工作量=(12000-2000)/10000=1(元),年折旧额=某年实际完成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000×1=3000(元)。
A. 不需用的机器设备
B.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C.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D. 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下列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1)房屋和建筑物;(2)在用的机械、机器设备、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4)融资租入和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A. 0.5
B. 1
C. 2
D. 4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短期借款的核算。短期借款是指从银行、信用社和有关单位、个人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A. 应付工资
B. 应付福利费
C. 内部往来
D. 应收账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流动负债的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付给临时员工的报酬,不通过“应付工资”账户核算,在“应付款”或“内部往来”账户中核算。
A. 投资者投入的人民币,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入账
B. 投资者可以以租赁的资产进行投资
C. 投资者投入劳务一般按当地劳务价格标准作价入账
D. 投入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资本的计价原则。选项B错误,投资者不得以租赁的资产或者已作为担保物的资产进行投资。
A. 3750
B. 5000
C. 15000
D. 20000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公积公益金的计算。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中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记入“资本”账户,实际投资额与其入账资本的差额,作为资本溢价,记入“公积公益金”账户。已知外单位实际投资25000元,根据协议投资者的入股额应该占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的25%,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原有资本是60000元,那么按照协议的规定,外单位的投资可作为资本入账的金额=60000×25%/(1-25%)=20000(元),应记入公积公益金账户的金额=25000-20000=5000(元)。
A. 投资收益
B. 经营收入
C. 其他收入
D. 公积公益金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公积公益金的核算。资产重估增值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或清产核算时,财产的重估价值高于原账面价值。其重估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记入公积公益金账户。
A. 农户承包集体鱼塘上交的承包金
B. 农户承包集体果园上交的承包金
C. 农户上交的集体摊派费用
D. 村办企业上交的利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收入的核算。发包及上交收入是指农户和其他单位承包集体耕地、林地、果园、鱼塘等上交的承包金及村(组)办企业上交的利润。
A. 经营支出
B. 管理费用
C. 其他支出
D. 财务费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其他支出的核算。其他支出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营管理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其他支出。利息支出通过“其他支出”账户来核算。
A. 经营支出
B. 管理费用
C. 其他支出
D. 坏账损失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其他支出的核算。其他支出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经营管理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其他支出,如公益性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利息支出、农业资产的死亡损毁支出、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的盘亏、损失、防汛抢险支出、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损失、罚款支出等。
A. 提取福利费
B. 提取公积公益金
C. 向投资者分利
D. 向农户分配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收益分配的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要按照“大部分用于生产发展、小部分用于集体福利”的原则,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1)提取公积公益金;(2)提取福利费;(3)向投资者分利;(4)向农户分配;(5)其他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