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共安全
B、 农村财政投入
C、 环境保护
D、 一般公共服务
答案:B
解析:解析:《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主要支出功能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商业服务业等支出、金融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预备费、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债务付息支出、债务发行费用支出。农村财政投入属于支出功能中农林水支出的组成部分。
A、 公共安全
B、 农村财政投入
C、 环境保护
D、 一般公共服务
答案:B
解析:解析:《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主要支出功能科目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商业服务业等支出、金融支出、援助其他地区支出、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预备费、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债务付息支出、债务发行费用支出。农村财政投入属于支出功能中农林水支出的组成部分。
A. 税收
B. 财政收入
C. 货币政策
D. 财政
解析:解析: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看,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以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A. 直接投资
B. 财政补贴
C. 财政贴息
D. 财政担保
解析:解析:财政贴息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A. 增量补偿
B. 成本价格补偿
C. 新增客户补偿
D. 损失补偿
解析:解析:损失补偿用以补偿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因不可抗力(主要指自然灾害)形成的贷款本息损失。
A. 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和实施体现了税收政策的效率和公平
B. 税收优惠政策的存在和实施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C. 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原因之一是税制制度上的需要
D.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在大范围内实施,达到“普惠制”效能
解析:解析: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对部分特定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一定鼓励或照顾的各种特殊规定的总称。在税制中之所以存在着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是税制制度上的需要;二是作为政府实现公共政策的一种必要手段。税收优惠的存在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税收政策的效率与公平,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但是,税收优惠政策终究是正常税收的一种偏离,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会使纳税人为了单纯追求“普惠制”而失去自身加强管理、不断创新的动力,反而有损社会公平,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A. 财政直接投资
B. 政府补贴
C. 财政担保
D. 风险补偿金
解析:解析:财政担保是以使用风险投资的原理,支持政府提倡的领域以加快发展,不仅包括政府直接对农业农村有关的项目提供直接的财政担保,还可以以为农业农村提供担保的公司提供补贴、公用经费、专款资助等多种形式进行。
A. 1978年
B. 20世纪80年代初
C. 80年代后期
D. 2004年以来
解析: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财政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改为财政包干体制,并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业农村方面的支出重点。
A. 山东省
B. 河南省
C. 安徽省
D. 东北三省
解析:解析:2000年,率先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央财政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试点省进行税费改革。
A. 干预
B. 强制
C. 引导
D. 扶持
解析:解析:政府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手段包括干预手段、强制手段、引导手段和扶持手段。考前超压卷,金考典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www.jinkaodian.com其中,引导手段主要包括先进科技应用推广、农业保险普及、组织化程度提升等。
A. 1978--1994年
B. 1978--1993年
C. 1995--2002年
D. 1994--2002年
解析:解析:农村财政政策的沿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4年),是现行农村财政政策的形成时;第二阶段(1995--2002年),农村财政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我国农村财政政策实现了战略性的转变。
A. 县级以上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量
B. 县级以上财政用于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
C. 县级以上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
D. 县级以上预算资金用于农业建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财政用于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这是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对农业资金投入需要遵循的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