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产品名称
B、 产地范围
C、 检测机构
D、 申请主体的基本信息
答案:D
解析:解析:保护申请的提出是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保护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①产品名称;②申请机构;③产地范围;④产品描述;⑤质量要求;⑥产品特色质量与地域关联性;⑦专用标志管理机构;⑧检测机构。
A、 产品名称
B、 产地范围
C、 检测机构
D、 申请主体的基本信息
答案:D
解析:解析:保护申请的提出是地理标志产品获得保护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①产品名称;②申请机构;③产地范围;④产品描述;⑤质量要求;⑥产品特色质量与地域关联性;⑦专用标志管理机构;⑧检测机构。
A. 此土特产品的特色、质量可以不与产地具有必然的关联性
B. 此土特产品的名称须是商业或日常用语
C. 此土特产品的保护申请应由Q市人民政府提出产地范围的建议
D. 此土特产品所具有的理化、感官指标等质量、声誉或其他本质特征可归因于H省Q市Y县级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指气候、土壤,或生产、加工工艺等因素
解析:解析:申请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的特色、质量应与产地具有关联性,体现在产品所具有的理化、感官指标等质量、声誉或其他本质特征可归因于特定产地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是指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因素,人文因素是指生产、加工工艺等社会文化因素。地理标志名称不得为通用名称,必须是商业或日常用语,或是长久以来使用的名称。申请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的产地在县域范围内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产地范围的建议;跨县域范围的,由地市级人民政府提出产地范围的建议。
A. 使用他人肖像注册商标的,应取得肖像权人的同意
B. 使用他人姓名注册商标的,应取得姓名权人的同意
C. 使用他人肖像、姓名注册商标的,应由注册申请人就取得权利人同意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D. 使用申请人姓名申请商标注册的,即使易被误认为是与其姓名相同的他人本人注册或者与他人有密切关系的,也能获得注册
解析:解析:使用本人姓名申请注册商标,误导公众、妨害公序良俗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不能获得注册。
A. 由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罚款
B. 由相关部门直接处以罚款
C. 由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注销此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
D. 由相关部门直接注销此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
解析:解析: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的使用由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人实施监督控制。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人没有对该商标的使用进行有效管理或者控制,致使该商标使用的商品达不到其使用管理规则要求,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由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罚款。
A. 违法经营额30%以下的罚款
B. 25万元以下的罚款
C. 违法经营额5倍以下的罚款
D. 1万元以下的罚款
解析:解析:将未经批准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冒充已经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生产销售的,由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其立即停止假冒行为,并限期改正。违法经营额5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20%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A. 王某销售侵犯集体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B. 王某故意为赵某伪造他人证明商标标识的行为提供便利条件
C. 王某未经集体商标注册人H协会同意,更换了H协会注册的集体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D. 王某经集体商标注册人Z组织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的集体商标相同的商标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保护的地理标志侵权违法行为。根据选项中的行为类型,属于侵犯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类型有:①未经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相同的商标的;②销售侵犯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③未经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④故意为侵犯他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A. 伪造他人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商标标识的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B. 相关行政部门依法行使规定职权时,当事人可以拒绝
C. 相关行政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应当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下的罚款
D. 侵犯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只能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商标专用权侵犯地理标志行为的法律责任。相关行政部门依法行使规定职权时,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相关行政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违法经营额5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下的罚款。侵犯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A. 赵某未经许可,在其产品上擅自使用地理标志名称及专用标志
B. 赵某未经许可,在其产品上使用误导消费者的图案标志
C. 王某销售假冒地理标志产品
D. 王某将已经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名称用于产自本地区的产品上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涉及地理标志产品的侵权违法行为。涉及地理标志产品的侵权违法行为主要包括:①擅自使用或伪造地理标志名称及专用标志的行为;②不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而使用该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称的行为;③使用与专用标志相近、易产生误解的名称或标识及可能误导消费者的文字或图案标志,使消费者将该产品误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行为;④将已经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专用标志用于并非产自本地区的产品上,即使已标明真实产地,或使用翻译名称,或伴有如“种”“型”“式”“类”“风格”等之类表述,仍然可能误导公众的行为;⑤销售假冒地理标志产品。
A. 《巴黎公约》为葡萄酒和烈酒提供了更严格的保护,即使在没有误导公众的风险的情况下,也提供地理标志保护
B. 《里斯本协定》的日内瓦文本和斯德哥尔摩文本是包含关系,成员方不可自主选择加入斯德哥尔摩文本或日内瓦文本
C.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建立了第一个全球性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
D. 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始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解析:解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为葡萄酒和烈酒提供了更严格的保护,即使在没有误导公众的风险的情况下,也提供地理标志保护。《里斯本协定》日内瓦文本和斯德哥尔摩文本是平行关系,即不存在包含关系,成员方可以选择加入斯德哥尔摩文本也可以选择加人日内瓦文本。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始于《巴黎公约》。
A. 《里斯本协定》规定的地理名称只能是一个国家的地理名称
B. 根据《马德里协定》规定,凡带有虚假产地标记、直接或间接把该缔约国的一个地方标为原产地的商品,可以在进口时予以扣押
C. 《巴黎公约》第一次提出了地理标志的定义,并建立了地理标志保护的国际标准
D. 即使在没有误导公众的风险的情况下,《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也为葡萄酒和烈酒提供地理标志保护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主要地理标志国际保护制度。根据《马德里协定》,凡带有虚假或欺骗性产地标记、直接或间接把缔约国之一或该缔约国的一个地方标为原产国或原产地的商品,必须在进口时予以扣押或禁止其进口,或对其进口采取其他行动和制裁手段。《里斯本协定》规定的地理名称既可以是行政区划的名称,也可以是山川、丘陵、盆地、高原、湖泊、河流、海洋等的名称,有明确的地理指向性,有确定的地域范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一次提出了地理标志的定义,并建立了地理标志保护的国际标准。该协定为葡萄酒和烈酒提供了更严格的保护,即使在没有误导公众的风险的情况下,也提供地理标志保护。
A. 中欧互相认可对方的地理标志法律法规和要求,经审查后,认可协定清单所附的部分地理标志
B. 双方运用各自的司法体系,对地理标志实施保护
C. 应妥善协调地理标志与商标的关系
D. 在第一批清单中,中欧各自推荐200个地理标志,实现对等互认互保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互保模式。中欧互相认可对方的地理标志法律法规和要求,并依照有关程序,各自开展公示、异议协调处理和技术审查等必要程序,最终认可协定清单所附的地理标志。双方运用各自的行政体系,对地理标志实施保护,妥善协调地理标志与商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