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题库
搜索
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275.知识产权侵权的民事救济方法有()。

A、 赔偿损失

B、 返还原物

C、 请求恢复原状

D、 停止侵害

E、 罚款

答案:AD

解析:解析:知识产权的民事救济措施主要采取请求停止侵害和请求赔偿损失的方法。BC两项,由于知识产权客体具有非物质性特征,因此在知识产权侵权之诉中,知识产权主体并不能援用请求恢复原状、返还原物的传统民事救济方法。E项,罚款属于行政责任形式。

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题库
394.下列写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简要说明中的内容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7d7-0180-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76.甲公司在钢笔上注册了“篮彩”商标。下列行为中,属于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845-191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商标专用权评估中的商标资产价值类型通常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7d6-ceb8-c08d-7791b12e10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47.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期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9c3-cdc0-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5.关于中心限定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7d7-0d3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31.根据《著作权法》,关于表演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9c3-d978-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5.判定混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需考量的因素包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9c3-ae8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1.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94a-82f8-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3.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学术论文集,专门收集国内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如何认定和处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有关论文或论文摘要。该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其内容选择和编排具有独创性。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7d6-ea10-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94.下列行为可能导致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9c3-b65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题库

275.知识产权侵权的民事救济方法有()。

A、 赔偿损失

B、 返还原物

C、 请求恢复原状

D、 停止侵害

E、 罚款

答案:AD

解析:解析:知识产权的民事救济措施主要采取请求停止侵害和请求赔偿损失的方法。BC两项,由于知识产权客体具有非物质性特征,因此在知识产权侵权之诉中,知识产权主体并不能援用请求恢复原状、返还原物的传统民事救济方法。E项,罚款属于行政责任形式。

中级经济师知识产权题库
相关题目
394.下列写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简要说明中的内容错误的是()。

A.  外观设计产品名称

B.  产品内部设有旋转装置

C.  省略视图或者请求保护色彩的,应在简要说明中写明

D.  对同一产品的多项相似外观设计提出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应当在简要说明中指定其中一项作为基本设计

解析:解析: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应当写明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用途,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并指定一幅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省略视图或者请求保护色彩的,应当在简要说明中写明。对同一产品的多项相似外观设计提出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应当在简要说明中指定其中一项作为基本设计。B选项涉及的是产品的性能,属于技术领域,且外观设计不涉及产品内部的情形。因此,B选项内容不应写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简要说明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7d7-0180-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76.甲公司在钢笔上注册了“篮彩”商标。下列行为中,属于假冒注册商标行为的是()。

A.  乙公司在钢笔上使用“篮彩”商标

B.  丙公司在铅笔上使用“篮彩”商标

C.  丁公司在钢笔上使用“绿彩”商标

D.  戊公司在铅笔上使用“绿彩”商标

解析:解析:假冒注册商标即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845-191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商标专用权评估中的商标资产价值类型通常为()。

A.  市场价值

B.  投资价值

C.  在用价值

D.  残余价值

解析:解析: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商标资产价值类型通常为在用价值,商标专用权评估中的商标资产价值类型通常为市场价值,商标许可权评估中的商标资产价值类型通常为在用价值或投资价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7d6-ceb8-c08d-7791b12e10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7.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下列关于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期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期限自授权之日起算

B.  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期限自申请之日起算

C.  藤本植物的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

D.  果树的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期限为15年

E.  观赏树木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期限为20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期限。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三十四条: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期限,自授权之日起算,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为20年,其他植物为15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9c3-cdc0-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5.关于中心限定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严格以权利要求书的文字记载为唯一依据

B.  可以为专利权提供尽可能大的保护,有效防止有人利用专利文件撰写的漏洞规避相应的责任追究

C.  会导致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比较模糊,增大了不确定性

D.  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并不拘泥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文字记载,而是将权利要求书作为保护范围的中心,全面考虑发明的目的、性质以及说明书和附图

解析:解析:中心限定原则是指在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时,并不拘泥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文字记载,而是将权利要求书作为保护范围的中心,全面考虑发明的目的、性质以及说明书和附图。中心限定原则可以为专利权提供尽可能大的保护,有效防止有人利用专利文件撰写的漏洞规避相应的责任追究。中心限定原则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会导致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比较模糊,增大了不确定性,而且过度扩大解释对社会公众来说会有些不公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7d7-0d3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31.根据《著作权法》,关于表演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  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B.  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C.  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D.  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表演者的现场表演,经表演者同意即可,无需经著作权人同意

E.  表演者的权利的保护期均为50年

解析:解析: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一)表明表演者身份;(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四)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五)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六)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被许可人以前述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前述6项权利中,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不受限制;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至该表演发生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9c3-d978-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5.判定混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需考量的因素包含()。

A.  相关公众的范围

B.  相关公众的注意程度

C.  商标权人注册商标显著性的强弱

D.  注册商标所标识的商品或服务的性质

E.  社会舆论导向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判定因素。rnrn判定混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需考量的因素包括相关公众的范围、商标权人与被控行为人之间的地理空间距离、相关公众的注意程度、商标权人注册商标显著性的强弱、商标权人注册商标的知名程度、注册商标所标识的商品或服务的性质、被控侵权的商业标识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相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9c3-ae8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1.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以会员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

B.  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

C.  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D.  可以作为诉讼代理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解析:解析:本题涉及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授权问题。《著作权法》第8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故本题答案为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94a-82f8-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3.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学术论文集,专门收集国内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如何认定和处理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有关论文或论文摘要。该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其内容选择和编排具有独创性。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2年)()

A.  被选编入论文集的论文已经发表,故出版社不需征得论文著作权人的同意

B.  该论文集属于学术著作,具有公益性,故出版社不需向论文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C.  他人复制该论文集只需征得出版社同意并支付报酬

D.  如出版社未经论文著作权人同意而将有关论文收录,出版社对该论文集仍享有著作权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演绎作品。《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第35条规定,出版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本题出版社的学术论文集恰恰就属于汇编作品,根据上述规定,故A项错误。而就B项来说,不需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情形仅限于合理使用的情形,而本题的情形并不属于12种合理使用中的任何一种,故B项错误。就C项而言,本题中的学术论文集是汇编作品,构成双重著作权,即每篇论文的作者享有论文的著作权,同时出版社享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因此他人复制该论文集应当经过双重同意并支付报酬,故C项错误。就D项而言,只要论文集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具有独创性,该论文集就构成汇编作品,出版社就享有著作权,这是没错的,只不过出版社一旦行使其著作权出版该论文集就会侵犯到单篇论文作者的著作权,故D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7d6-ea10-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94.下列行为可能导致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的是()。

A.  教唆

B.  帮助

C.  制作侵权内容

D.  提供存储空间

E.  设置侵权链接

解析:解析: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著作权间接侵权责任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教唆,二是帮助。网络服务提供者以言语、推介技术支持、奖励积分等方式诱导、鼓励网络用户实施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教唆侵权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未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或者提供技术支持等帮助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帮助侵权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cff0-29c3-b65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