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藏象的基本含义是( )

A、 五脏六腑的形象

B、 内在组织器官的形象

C、 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D、 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E、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答案:D

解析:藏象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脏腑在人体内部的存在和功能表现。选项D中提到了“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这是对藏象含义的一个很好的描述。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知道肝脏在中医中被称为“将军”,主管疏泄功能。如果一个人肝气郁结,可能会出现脾胃不和、情绪烦躁等症状。这种情况下,肝脏的藏象就会影响到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即情绪和消化系统的问题。 因此,理解藏象的含义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通过观察外部的症状可以推断出内部脏腑的状况,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藏象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2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63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五脏主要贮藏(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74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下列各项中,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db-6e28-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5.刮痧疗法治疗惊风的部位选取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de0-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患儿、4岁。喘促胸满,咳嗽痰多、哮喘持续不已,动则喘甚,病程较长,面色无华。神疲纳呆,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弱。其护治原则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9f8-c08d-7791b12e10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3.筋伤的分型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ff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锁肛痔的生活起居护理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c08-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3.下列不属恶阻病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918-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8e0-c08d-7791b12e10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患者先见恶寒发热,现恶寒已罢,反恶热,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证属(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7e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藏象的基本含义是( )

A、 五脏六腑的形象

B、 内在组织器官的形象

C、 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D、 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E、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答案:D

解析:藏象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脏腑在人体内部的存在和功能表现。选项D中提到了“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这是对藏象含义的一个很好的描述。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知道肝脏在中医中被称为“将军”,主管疏泄功能。如果一个人肝气郁结,可能会出现脾胃不和、情绪烦躁等症状。这种情况下,肝脏的藏象就会影响到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即情绪和消化系统的问题。 因此,理解藏象的含义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通过观察外部的症状可以推断出内部脏腑的状况,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藏象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2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

A.  木克土

B.  木乘土

C.  土侮木

D.  母病及子

E.  子病及母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观察肝脏的疾病表现,可以推测脾脏是否也受到影响。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脏和脾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肝脏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脾脏的功能。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出现了肝气郁结的症状,比如脾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那么根据“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原则,我们可以推测脾脏也可能受到了影响,需要同时调理肝脏和脾脏。 所以,通过观察一个器官的病变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整个脏腑系统的状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63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五脏主要贮藏( )

A.  水谷

B.  精气

C.  津液

D.  气血

E.  糟粕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是人体内脏器的总称,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在中医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其中贮藏精气、津液、气血是五脏的重要功能之一。 首先,五脏贮藏精气。精气是人体的重要物质,来源于先天之精和后天之气。五脏中的肾主藏精,肝主藏血,心主藏神,脾主藏营,肺主藏气。五脏贮藏精气,保证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其次,五脏贮藏津液。津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水液、津液、涎液等。五脏中的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肺主宣发津液,肾主藏精津,肝主疏泄气机,心主主神明。五脏贮藏津液,保证了人体的水液代谢平衡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最后,五脏贮藏气血。气血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气主运行,血主营养。五脏中的肺主宣发气机,心主主血脉,肝主疏泄气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主藏精气。五脏贮藏气血,保证了人体的气血畅通和营养供给。 综上所述,五脏主要贮藏精气、津液、气血,是人体内重要的功能之一,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五脏贮藏的重要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74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下列各项中,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是( )

A.  潮热

B.  盗汗

C.  神疲乏力

D.  喜热饮

E.  脉虚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阴虚证是指阴气亏虚,阴阳失衡的一种病证。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症状包括潮热和盗汗。潮热是指患者感觉身体内部发热,常常出现在下午或晚上,而盗汗则是指患者在睡眠中不由自主地出现大量汗水。这两个症状都反映了阴虚证患者体内阴气不足的情况。 举个例子来说明,就好比一个水壶,如果水壶里的水越来越少,烧开水时会出现水壶发热的现象,同时水壶表面也会出现水珠,这就好比阴虚证患者的潮热和盗汗症状。 神疲乏力也是阴虚证的常见症状,表示患者精神不振,体力不支。喜热饮和脉虚虽然也与阴虚证有关,但与潮热、盗汗、神疲乏力相比,关系稍显次要。因此,选项AB是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症状。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和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阴虚证及其相关症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db-6e28-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5.刮痧疗法治疗惊风的部位选取正确的是( )

A.  颈部

B.  两侧夹脊

C.  背部胸肋处

D.  上肢肘窝

E.  头面部

解析:刮痧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用特殊工具在皮肤表面刮出瘀血,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治疗惊风时,刮痧的部位是非常重要的。 A. 颈部:颈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刮痧可能会对颈部的神经和血管造成影响,不适合作为刮痧的部位。 B. 两侧夹脊:这个部位是非常适合刮痧的,因为在这里有很多经络和穴位,刮痧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治疗惊风。 C. 背部胸肋处:背部胸肋处也是一个适合刮痧的部位,刮痧可以帮助舒筋活络,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治疗惊风。 D. 上肢肘窝:上肢肘窝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部位,刮痧可能会造成不适,不适合作为刮痧的部位。 E. 头面部:头面部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部位,刮痧可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不适合作为刮痧的部位。 综上所述,正确的刮痧治疗惊风的部位应该是B. 两侧夹脊和C. 背部胸肋处。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刮痧疗法的应用和部位选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de0-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患儿、4岁。喘促胸满,咳嗽痰多、哮喘持续不已,动则喘甚,病程较长,面色无华。神疲纳呆,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弱。其护治原则正确的是( )

A.  泻肺补肾

B.  温肺散寒

C.  清肺涤痰

D.  标本兼顾

E.  补肾固本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了中医护理的原则,针对患儿的症状进行护理。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A. 泻肺补肾:患儿表现出哮喘持续不已、喘促胸满等症状,说明肺气不畅,需要泻肺以通气。同时,患儿神疲纳呆、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弱,说明肾阳不足,需要补肾以固本。因此,泻肺补肾是正确的护治原则。 B. 温肺散寒:患儿没有明显的寒邪侵袭表现,主要症状为哮喘持续不已,咳嗽痰多,面色无华,不太符合温肺散寒的治疗原则。 C. 清肺涤痰:患儿痰多咳嗽,哮喘持续不已,需要清肺以涤痰,但同时也需要补肾固本,因此单纯的清肺涤痰不够全面。 D. 标本兼顾:综合患儿的症状,既要治标(清肺涤痰),又要治本(补肾固本),才能达到全面的治疗效果。因此,标本兼顾是正确的护治原则。 E. 补肾固本:患儿除了肺部症状外,还表现出神疲纳呆、畏寒肢冷等肾阳不足的症状,需要补肾以固本。 综上所述,正确的护治原则是A和D选项,即泻肺补肾和标本兼顾。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中医护理的原则。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9f8-c08d-7791b12e10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3.筋伤的分型正确的是( )

A.  寒湿阻络

B.  气滞血瘀

C.  肝肾亏虚

D.  气血亏虚

E.  痰湿阻络

解析:筋伤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根据中医理论,筋伤的分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 寒湿阻络:寒湿阻络是指在受凉或受潮的情况下,导致筋脉受阻,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B.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筋脉瘀滞,出现疼痛、淤血等症状。 C. 肝肾亏虚:肝肾亏虚是指肝肾功能不足,导致筋脉失养,出现筋脉松弛、无力等症状。 D. 气血亏虚:气血亏虚是指气血不足,导致筋脉失养,出现筋脉无力、易受伤等症状。 E. 痰湿阻络:痰湿阻络是指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筋脉受阻,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所以,筋伤的分型正确的是A、B、C选项,即寒湿阻络、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希望通过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筋伤的分型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ff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锁肛痔的生活起居护理正确的是( )

A.  湿热蕴结型病室宜偏凉、干燥

B.  气滞血瘀型病室宜温暖

C.  偏气虚者,病室宜偏暖;偏阴虚者,病室宜偏凉

D.  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整洁,注意休息

E.  有造瘘者,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造袋口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锁肛痔的生活起居护理,正确选项是ABCDE。 A. 湿热蕴结型病室宜偏凉、干燥,因为湿热蕴结型的患者体内湿热较重,需要避免进一步加重湿热,所以病室宜偏凉、干燥。 B. 气滞血瘀型病室宜温暖,气滞血瘀型的患者需要保持气血畅通,避免寒冷影响气血运行,所以病室宜温暖。 C. 偏气虚者宜偏暖,偏阴虚者宜偏凉,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需要调节病室的温度,以保持体内的平衡。 D. 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整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舒适。 E. 有造瘘者需要保持造瘘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造袋口,以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小花园,不同类型的植物需要不同的养护方式。有些植物喜欢阳光,有些喜欢阴凉,我们需要根据它们的需求来调整花园的环境。同样,不同类型的病人也需要不同的护理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康复。希望这个比喻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目的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c08-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3.下列不属恶阻病的是( )

A.  子病

B.  病儿

C.  阻病

D.  胞病

E.  妊娠呕吐

解析:恶阻病是指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中医中,恶阻病被称为“子病”、“病儿”或“阻病”。而“胞病”并不是恶阻病的称呼,因此选项D“胞病”不属于恶阻病。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位孕妇在怀孕早期经常感到恶心、呕吐,这就是恶阻病的症状。中医认为这是子宫内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需要调理。而在中医术语中,恶阻病可以被称为子病、病儿或阻病,但不会被称为胞病。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918-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A.  后天与先天方面

B.  来源与分布方面

C.  生化与运行方面

D.  功能与结构方面

E.  属阴与属阳

解析:答案:C.生化与运行方面 解析:气与血在中医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气主动,血主静,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作用。气主生化,血主运行。气的生化作用主要表现在气化水谷精微,营养脏腑组织;血的运行作用主要表现在滋养全身组织器官。因此,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生化与运行方面。例如,气化水谷精微后形成气血,气血共同运行于经脉络络,滋养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8e0-c08d-7791b12e10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患者先见恶寒发热,现恶寒已罢,反恶热,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证属( )

A.  表寒里热

B.  表热里寒

C.  表邪人里

D.  表虚里实

E.  里邪出表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中医辨证的能力。根据患者先见恶寒发热,现恶寒已罢,反恶热,口渴尿赤,舌红苔黄的症状,可以判断为表邪人里的证候。 表邪人里是指外邪侵袭人体,先表现为恶寒发热等表证,后转为恶热口渴等里证。在这种情况下,外邪已经进入人体内部,导致里证症状的出现。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城堡,外面的外邪就像是敌人,先是攻击城墙(表证),然后突破城墙进入城内(里证),导致城内的居民(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治疗的重点就是要清除体内的外邪,恢复身体的平衡。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表邪人里这个中医辨证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如果没有了解决的问题,我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7e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