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4.风府穴在后发际上( )

A、 0.5寸

B、 1寸

C、 2寸

D、 3寸

E、 4寸

答案:B

解析:风府穴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位于后发际上。在中医理论中,风府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有着调节气血、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的作用。 风府穴距离后发际线1寸的位置,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1寸大约相当于成年人的大拇指指尖到第二指节的距离,是中医测量穴位的基本单位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风府穴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疾病的重要穴位。按摩风府穴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头部不适,提高睡眠质量。所以,平时可以适当按摩风府穴,有助于保持头部健康。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风府穴的位置和作用。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7.气喘,咳嗽,痰涎壅盛,咯吐不爽,胸中满闷,呕恶纳呆,舌苔白厚而腻,脉滑,宜用何法治疗(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c9c0-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6.疫毒痢的诱发因素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5b0-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神昏内闭外脱证的中医治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138-c08d-7791b12e10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下列哪些穴位具有强壮保健作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115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以下属外感病因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5360-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9.小儿急惊风的病位主要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de0-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里证的寒热变化一般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fb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9.呕血量多,气随血脱,症见面色苍白,声低息微,汗漏不止,脉微者,可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520-c08d-7791b12e10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饮食调护原则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1770-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患儿,6岁,泄泻1天:泻下稀薄如水注,粪色深黄夹有少量黏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减退,恶心欲呕,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其证候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7e4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24.风府穴在后发际上( )

A、 0.5寸

B、 1寸

C、 2寸

D、 3寸

E、 4寸

答案:B

解析:风府穴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位于后发际上。在中医理论中,风府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有着调节气血、舒筋活络、清热解毒的作用。 风府穴距离后发际线1寸的位置,所以正确答案是B选项。1寸大约相当于成年人的大拇指指尖到第二指节的距离,是中医测量穴位的基本单位之一。 在中医理论中,风府穴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疾病的重要穴位。按摩风府穴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头部不适,提高睡眠质量。所以,平时可以适当按摩风府穴,有助于保持头部健康。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风府穴的位置和作用。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17.气喘,咳嗽,痰涎壅盛,咯吐不爽,胸中满闷,呕恶纳呆,舌苔白厚而腻,脉滑,宜用何法治疗( )

A.  清热化痰,泻肺平喘

B.  疏风散寒,宣肺平喘

C.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D.  宣肺泻热,降气平喘

E.  以上均不是

解析:答案:C.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解析:根据题干描述的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气喘、咳嗽、痰涎壅盛、咯吐不爽、胸中满闷、呕恶纳呆等症状,这些症状属于痰湿壅盛、肺气不降的证候。因此,治疗应当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身体比作一个房子,痰涎就像是房子里的垃圾堆积,堵塞了通风口,导致房子里气味难闻,空气不流通。这时候,我们需要清理垃圾,打开窗户通风,让新鲜空气流通,这样房子里的空气才会变得清新舒适。同样,祛痰降逆,宣肺平喘的治疗方法就像是清理垃圾,让肺气通畅,气喘、咳嗽等症状才会得到缓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c9c0-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6.疫毒痢的诱发因素包括( )

A.  着凉

B.  疲劳

C.  饥饿

D.  体弱未复

E.  进食不洁食物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疫毒痢的诱发因素的多选题,正确答案是ABCDE,即着凉、疲劳、饥饿、体弱未复和进食不洁食物。 疫毒痢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这些诱发因素都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使得细菌更容易侵袭肠道,引发疾病。 比如,着凉会导致体表血管收缩,影响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疲劳会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细菌;饥饿会导致机体免疫力减弱,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体弱未复的人本身就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感染疾病;进食不洁食物会直接引入病原体,导致感染。 所以,要预防疫毒痢,我们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着凉、疲劳、饥饿,保持身体健康,避免进食不洁食物。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疫毒痢的发生。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5b0-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神昏内闭外脱证的中医治法是( )

A.  开窍通闭、回阳固脱

B.  清热开窍

C.  平肝熄风

D.  清热化痰、开闭醒神

E.  扶正化浊开窍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神昏内闭外脱证的中医治法。在中医理论中,神昏内闭外脱是一种病证,表现为意识模糊、闭目不语、四肢厥冷等症状。治疗神昏内闭外脱的关键是要开窍通闭、回阳固脱。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我们的身体是一座房子,神昏内闭外脱就好比是房子的门窗紧闭,阳光无法进入,房子里面变得昏暗冷冽。中医治疗就像是打开窗户,让阳光照进来,让房子变得明亮温暖。开窍通闭就是打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流通,回阳固脱就是让阳光温暖房子,稳定房子的结构。 所以,正确答案是A. 开窍通闭、回阳固脱。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神昏内闭外脱证的中医治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138-c08d-7791b12e10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下列哪些穴位具有强壮保健作用( )

A.  关元

B.  气海

C.  大椎

D.  至阴

E.  足三里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医穴位的强壮保健作用的。穴位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A. 关元:关元穴位位于脐中,是人体的气海之源,具有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B. 气海:气海穴位位于脐下三寸,是调节气血运行的重要穴位,可以增强体内气血的运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C. 大椎:大椎穴位位于颈部第七椎骨棘突下,是调节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缓解颈部疼痛的重要穴位。 D. 至阴:至阴穴位位于足底部,是调节肾气的重要穴位,可以增强肾脏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E. 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位于膝盖下三寸,是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的重要穴位。 综上所述,A、B、C、E四个穴位具有强壮保健作用,可以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达到保健的目的。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115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以下属外感病因的是( )

A.  饮食失宜

B.  外伤

C.  六淫

D.  疠气

E.  虫兽伤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外感病因的选择题,正确答案是CD。外感病因是指外界的病因侵入人体引起疾病,主要包括六淫和疠气。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它们是引起外感疾病的主要病因。比如,当人体受风邪侵袭时,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受寒邪侵袭时,容易引起关节疼痛等疾病。 疠气是指疟疾、流感等由疠气引起的外感疾病。疠气是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容易引起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因此,外感病因主要包括六淫和疠气,而饮食失宜、外伤、虫兽伤等并不属于外感病因。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外感病因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5360-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小儿急惊风的病位主要在( )

A.  心

B.  肺

C.  肝

D.  肾

E.  脾

解析:小儿急惊风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病位在心和肝。在中医理论中,心主神明,肝主疏泄,所以小儿急惊风的病位主要涉及到心和肝。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心比喻为一个掌管情绪和思维的总部,肝则是一个掌管疏泄和调节情绪的机构。当小儿患上急惊风时,常常会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易激动等症状,这就是因为心和肝受到了影响。 因此,治疗小儿急惊风时,中医会通过调理心和肝的功能来达到平复病情的目的。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小儿急惊风的病位在心和肝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de0-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里证的寒热变化一般是( )

A.  但热不寒

B.  寒热往来

C.  但寒不热

D.  寒热并见

E.  寒热转化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里证的寒热变化的特点。里证是中医中的一种疾病分类,通常包括寒证和热证两种类型。寒热变化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的体温会有所变化,有时会感觉寒冷,有时会感觉发热。 A. 但热不寒:指患者感觉身体发热,但不伴随寒冷感。 B. 寒热往来:指患者会交替感觉寒冷和发热。 C. 但寒不热:指患者只感觉身体寒冷,没有发热感。 D. 寒热并见:指患者同时感觉寒冷和发热。 E. 寒热转化:指患者原本感觉寒冷的症状转变为发热,或者原本感觉发热的症状转变为寒冷。 所以正确答案是A和C。寒热变化在中医诊断中是很重要的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发展。比如,有些疾病在初期可能表现为寒证,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转变为热证,这就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fb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9.呕血量多,气随血脱,症见面色苍白,声低息微,汗漏不止,脉微者,可用( )

A.  参附龙牡汤合黑锡丹

B.  独参汤

C.  回阳救逆汤

D.  回阳解毒汤

E.  通脉四逆汤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护理中对于呕血量多、气随血脱、面色苍白、声低息微、汗漏不止、脉微等症状的辨证施治。正确答案是B. 独参汤。 独参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导致的呕血、汗出不止等症状的方剂。其中的独参就是指人参,人参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帮助恢复气血的平衡。所以对于呕血量多、气随血脱、面色苍白、声低息微、汗漏不止、脉微等症状的患者,使用独参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辆车,气血就好比是车的燃料和润滑油,如果气血不足,就好比车的燃料不足,车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车身出现异响等。而独参汤就好比是给这辆车加满了燃料和润滑油,让车重新恢复了正常运转的状态。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独参汤对于呕血量多、气随血脱等症状的治疗作用。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520-c08d-7791b12e10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饮食调护原则包括( )

A.  寒者热之

B.  实则泻之

C.  热者寒之

D.  虚则补之

E.  需则补之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中医饮食调护原则,让我们一起来详细解析一下: A. 寒者热之:这个原则指的是对于体质偏寒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来调节体内的寒气,比如姜、葱、羊肉等。 B. 实则泻之:实指体内有实质性的病邪,需要通过饮食来泻实。比如对于有湿热痰实的人,可以通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来减轻病情。 C. 热者寒之:对于体质偏热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清凉降火的食物,如绿豆、苦瓜等,来平衡体内的热气。 D. 虚则补之:对于体质虚弱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的食物,如枸杞、黄芪等,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E. 需则补之:这个原则指的是根据身体的需要来进行补充营养,比如运动员需要大量的能量,可以通过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补充。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饮食调护原则是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来制定的,帮助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保持身体健康。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1770-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患儿,6岁,泄泻1天:泻下稀薄如水注,粪色深黄夹有少量黏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减退,恶心欲呕,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其证候是( )

A.  脾虚泄

B.  伤食泻

C.  风寒泻

D.  湿热泻

E.  脾肾阳虚泻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对于患儿泄泻症状的辨证施治。根据患儿的症状描述,泻下稀薄如水注、粪色深黄夹有少量黏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减退、恶心欲呕、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等表现,可以判断为湿热泻证。 湿热泻是指由湿邪与热邪侵袭脾胃所致的泄泻证候。在这种情况下,患儿的粪便呈现深黄色,稀薄如水注,伴有少量黏液,腹部疼痛、食欲减退、口渴引饮等症状。治疗湿热泻的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就好比患儿的肠道里面像是一锅热气腾腾的汤,里面充满了湿气和热气,导致粪便变得稀薄如水注,颜色深黄,而且伴有黏液。就像是在热气腾腾的汤里,加入了太多的水分和黏稠的东西一样。所以,中医会通过清热利湿的方法,就像是把汤里的湿气和热气清除掉,让肠道恢复正常,从而治疗患儿的湿热泻症状。 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湿热泻证候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向我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7e4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