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58.哪种病邪致病易引起病程长或反复发作( )

A、 寒

B、 湿

C、 风

D、 暑

E、 燥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病邪致病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病邪是指引起疾病的外来因素,主要包括寒、湿、风、暑、燥等。其中,湿邪是一种比较容易引起病程长或反复发作的病邪。 以湿邪为例,湿邪容易滞留在人体内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脏腑功能,引发各种疾病。比如,湿邪容易导致关节疼痛、水肿、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湿邪往往难以排除,容易反复发作,导致病程较长。 因此,正确答案是B. 湿。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20.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籍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红绛舌,常见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5b8-c08d-7791b12e10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中医一般护理内容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风寒袭肺喘证,表寒未解,里热又现,证见喘逆上气,息粗鼻翕,咳痰黏稠,伴恶寒发热,烦热口渴,有汗,苔薄白,中心黄,脉浮数。治疗宜选下列何方(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db-6658-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与津液排泄最相关的脏腑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患者妊娠呕吐剧烈,甚则呕吐带血样物,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热赤,心烦胃嘈,双目无神,四肢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而干或光剥,脉细滑数无力。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53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一患儿因感冒而汗出恶风,咽痒咳嗽,次日晨起即现面目一身悉肿及小便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等症。此发病与下列哪项关系最密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644-26c0-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滑胎的病因不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530-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24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下列哪些不是治感冒之忌(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58.哪种病邪致病易引起病程长或反复发作( )

A、 寒

B、 湿

C、 风

D、 暑

E、 燥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病邪致病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病邪是指引起疾病的外来因素,主要包括寒、湿、风、暑、燥等。其中,湿邪是一种比较容易引起病程长或反复发作的病邪。 以湿邪为例,湿邪容易滞留在人体内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脏腑功能,引发各种疾病。比如,湿邪容易导致关节疼痛、水肿、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湿邪往往难以排除,容易反复发作,导致病程较长。 因此,正确答案是B. 湿。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20.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籍为( )

A.  《伤寒杂病论》

B.  《妇人良方》

C.  《景岳全书》

D.  《黄帝内经》

E.  《备急千金要方》

解析:这道题目问到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籍是哪本,正确答案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它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主要讨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而《灵枢》则主要涉及了脏腑经络、针灸、推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黄帝内经》,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体质理论的基本概念,比如人体的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等。这些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以及养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举个例子,根据中医体质理论,一个人的体质可以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等不同类型。每种体质都有其特点和对应的调养方法。比如,阳虚体质的人容易感到怕冷、腰膝酸软,中医建议这类人多吃温热的食物,保持适当运动等来调养身体。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体质理论,从而更好地保健养生,预防疾病。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红绛舌,常见于( )

A.  里实热证

B.  阴虚火旺证

C.  气虚血瘀证

D.  痰瘀内阻证

E.  气滞血瘀证

解析:红绛舌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舌象,通常反映了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在中医理论中,不同的舌象可以对应不同的证候。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目中的选项吧: A. 里实热证:里实热证是指体内有实热邪气,常表现为口渴、口干、舌苔黄腻等症状。红绛舌在里实热证中是比较常见的舌象之一。 B. 阴虚火旺证:阴虚火旺证是指体内阴液不足,火旺上炎,常表现为口干咽燥、心烦口渴等症状。红绛舌在阴虚火旺证中也是常见的舌象之一。 C. 气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是指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常表现为气短乏力、皮肤苍白等症状。红绛舌在气虚血瘀证中并不常见。 D. 痰瘀内阻证:痰瘀内阻证是指体内痰湿阻滞,气血运行受阻,常表现为胸闷、痰多等症状。红绛舌在痰瘀内阻证中并不常见。 E. 气滞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是指体内气机郁滞,气血不畅,常表现为胸闷、疼痛等症状。红绛舌在气滞血瘀证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舌象之一。 综上所述,红绛舌常见于里实热证和阴虚火旺证。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5b8-c08d-7791b12e10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中医一般护理内容包括( )

A.  生活起居

B.  情志护理

C.  饮食护理

D.  病情观察

E.  药物治疗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医护理内容的多选题,正确答案是A、B、C,即生活起居、情志护理和饮食护理。 首先,生活起居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早睡早起、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这些都是中医护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 其次,情志护理是指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忧虑、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根据中医理论,情志对人体的影响非常重要,不良情绪会导致气血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最后,饮食护理是指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合理搭配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偏食偏忌等不良饮食习惯。中医强调“药食同源”,认为饮食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调理身体,预防疾病。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内容包括生活起居、情志护理和饮食护理,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风寒袭肺喘证,表寒未解,里热又现,证见喘逆上气,息粗鼻翕,咳痰黏稠,伴恶寒发热,烦热口渴,有汗,苔薄白,中心黄,脉浮数。治疗宜选下列何方( )

A.  定喘汤

B.  麻黄汤

C.  大青龙汤

D.  小青龙汤

E.  麻杏石甘汤

解析:题目知识点[中医方剂] 题目解析: 风寒袭肺喘证,表寒未解,里热又现,治疗宜选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属于温解表邪,宣通肺气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伴有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的感冒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db-6658-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与津液排泄最相关的脏腑是(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关于津液排泄的脏腑。在中医理论中,肾主水,肺主气,肾脏和肺脏是津液的生成和排泄的重要脏腑。 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液。肾脏掌管着人体的水液代谢,调节体内的水分平衡,同时也参与津液的生成和排泄过程。 肺脏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肃降之官”,主司呼吸,掌管着人体的气机,同时也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肺脏通过呼吸作用,将空气中的清净精微之气吸入体内,与水液相结合形成津液,然后将废物气排出体外。 因此,与津液排泄最相关的脏腑是肾和肺,选项D和E是正确答案。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解释,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患者妊娠呕吐剧烈,甚则呕吐带血样物,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热赤,心烦胃嘈,双目无神,四肢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而干或光剥,脉细滑数无力。为( )

A.  胃阴大伤之候

B.  脾气欲绝之证

C.  津液枯竭之象

D.  气阴两虚

E.  穷必及肾

解析:这道题目描述的是一种妊娠呕吐剧烈的病情,表现为呕吐带血样物、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热赤、心烦胃嘈、双目无神、四肢乏力等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可以判断为气阴两虚的证候。 在中医理论中,气指的是人体的精气,阴指的是人体的阴液。气阴两虚表示人体的精气和阴液同时虚弱。这种情况下,身体的阴液不足,导致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等症状;同时精气不足,导致呕吐、四肢乏力等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一个水缸里的水既不够多,又不够清澈。这时候,水缸里的水就会变得浑浊不清,而且水量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样,人体的气阴两虚就好比水缸里的水不足不清,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气阴两虚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53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一患儿因感冒而汗出恶风,咽痒咳嗽,次日晨起即现面目一身悉肿及小便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等症。此发病与下列哪项关系最密切( )

A.  湿浊停滞

B.  热邪郁闷

C.  风性主动

D.  湿性趋下

E.  风性数变

解析:题目知识点[中医辨证论治] 题目解析: 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可以判断该患儿的发病属于风邪袭表,湿邪困脾,导致气机不畅,水湿停聚所致的证候,因此选E,即风性数变与该发病关系最密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644-26c0-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滑胎的病因不包括( )

A.  肾虚

B.  血热

C.  血瘀

D.  气滞

E.  气血虚弱

解析:滑胎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阴道流血的情况,可能导致流产。在中医理论中,滑胎的病因主要包括肾虚、血热、血瘀和气血虚弱。肾虚指的是肾气不足,影响了孕妇的生殖功能;血热指的是体内的阳气过盛,导致血液燥热;血瘀指的是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血液凝结在子宫内;气血虚弱指的是气血不足,无法维持胎儿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因此,滑胎的病因不包括气滞,气滞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容易引起疼痛和疾病,但不是导致滑胎的主要原因。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滑胎的病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530-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

A.  肝病及脾

B.  肺病及肾

C.  肾病及肝

D.  心病及肝

E.  脾病及肾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中医的“子病犯母”理论,即某一脏腑的疾病会影响到另一脏腑。在选项中,心病及肝属于“子病犯母”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心主血脉,肝主疏泄,心病会导致心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出现肝病的症状。举个例子,比如长期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导致心气郁结,最终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出现肝郁气滞的症状,如头痛、胸闷等。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子病犯母”的概念,记住心病会影响到肝,是中医诊断和治疗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24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下列哪些不是治感冒之忌( )

A.  微汗出

B.  饮食清淡

C.  温被取汗

D.  生冷油腻

E.  热粥,热米汤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治疗感冒时需要避免的事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答案是哪些选项吧: A. 微汗出:在治疗感冒时,应该避免让身体出现微汗,因为这样会导致体内阳气外泄,加重感冒症状。 B. 饮食清淡:在感冒期间,应该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影响身体的恢复。 C. 温被取汗:在感冒初期,可以通过温被取汗的方法来促进体内的阳气运行,有助于驱邪解表,但是在感冒后期或者病情较重时,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D. 生冷油腻:生冷油腻的食物会伤害脾胃,影响身体的恢复,所以在感冒期间应该避免食用这类食物。 E. 热粥,热米汤:在感冒期间,可以适量食用热粥和热米汤,这些食物有助于温暖身体,促进阳气运行,有助于驱邪解表。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治感冒之忌包括微汗出、饮食清淡、生冷油腻,而温被取汗和热粥、热米汤则是适合的方法。希望这个例子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