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62.痰与饮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哪一点( )

A、 色黄者痰,色白者为饮

B、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C、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D、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E、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饮,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痰

答案: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痰与饮的区别。痰和饮在中医理论中都是病理产物,但它们有一些区别。 选项A中提到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这并不是痰与饮的主要区别。痰和饮的颜色并不是区分的关键。 选项B中提到热者为痰,寒者为饮,这也不是痰与饮的主要区别。痰和饮的形成与热寒有关,但并不是唯一的区分标准。 选项C中提到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这是痰与饮的重要区别。痰多由阳气煎熬而成,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选项D中提到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这也是痰与饮的区别之一。痰通常浓稠,而饮通常清稀。 因此,正确答案是D。希望通过这个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痰与饮的区别。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62.痰与饮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哪一点( )

A、 色黄者痰,色白者为饮

B、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C、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D、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E、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饮,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痰

答案: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痰与饮的区别。痰和饮在中医理论中都是病理产物,但它们有一些区别。 选项A中提到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这并不是痰与饮的主要区别。痰和饮的颜色并不是区分的关键。 选项B中提到热者为痰,寒者为饮,这也不是痰与饮的主要区别。痰和饮的形成与热寒有关,但并不是唯一的区分标准。 选项C中提到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这是痰与饮的重要区别。痰多由阳气煎熬而成,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选项D中提到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这也是痰与饮的区别之一。痰通常浓稠,而饮通常清稀。 因此,正确答案是D。希望通过这个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痰与饮的区别。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1.中医学治未病是指( )

A.  未病先防

B.  正治反治

C.  既病防变

D.  扶正祛邪

E.  治标治本

解析:在中医学中,治未病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味着在疾病出现之前就要进行预防和调理,以保持身体的健康。这个概念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A. 未病先防:这个意思是说在疾病出现之前就要采取预防措施,比如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C. 既病防变:这个意思是说在疾病已经出现的情况下,也要采取措施来防止病情恶化,及时治疗,避免疾病的发展。 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座房子,治未病就像是提前做好防水、防火等安全措施,以防止房子出现问题;而如果房子已经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漏水或者漏电,我们也要及时修补,防止问题扩大,这样房子才能保持健康。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学治未病的概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哮喘发作期常见证型有( )

A.  寒性哮喘

B.  热性哮喘

C.  外寒内热

D.  肺实肾虚

E.  肺肾阴虚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哮喘发作期常见的证型有多种,包括寒性哮喘、热性哮喘、外寒内热和肺实肾虚等。 寒性哮喘是指哮喘发作时伴有寒邪侵袭,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咳嗽等,常见于寒冷天气或受寒受湿后发作。 热性哮喘则是指哮喘发作时伴有热邪侵袭,症状表现为气喘、咳嗽、喉痒等,常见于气候炎热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 外寒内热是指哮喘发作时既有外感寒邪侵袭,又有内部燥热之气,症状表现为气喘、咳嗽、发热等。 肺实肾虚是指哮喘发作时肺气郁结,肾气虚弱,症状表现为气喘、咳嗽、腰膝酸软等。 通过以上例子,希望你能更加深入理解哮喘发作期常见的证型,以便更好地进行中医护理工作。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9f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与气机升降密切相关的两脏是( )

A.  肝

B.  心

C.  肺

D.  脾

E.  胆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气机升降是指人体气血运行的过程,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机制。肝主疏泄,肺主宣发,它们分别与气机的升和降密切相关。 肝主疏泄,负责调节情绪,保证气机的顺畅运行。当情绪波动大或者长期情绪不畅时,肝气容易郁滞,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 肺主宣发,负责呼吸和气的传导。肺气的宣发作用有助于气机的升降,保证气血畅通。如果肺气不畅,容易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因此,肝和肺是与气机升降密切相关的两脏。通过理解肝主疏泄、肺主宣发的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气机的升降平衡,保持身体健康。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消渴病晚期患者的病室气味为( )

A.  血腥味

B.  尿味

C.  腐臭味

D.  尸臭味

E.  烂苹果味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消渴病晚期患者病室气味的特点。消渴病是中医中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在病情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气味异常的情况。 选项A的血腥味通常与出血有关,消渴病晚期患者并不一定会有血腥味。选项B的尿味可能与尿液有关,但消渴病晚期患者的尿液虽然异常,但并不会导致整个病室散发尿味。选项C的腐臭味和选项D的尸臭味都与腐烂、腐败有关,通常不会出现在消渴病晚期患者的病室。 正确答案是选项E的烂苹果味。消渴病晚期患者体内湿热蕴结,可能导致体味异常,有时会散发出类似烂苹果的味道。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消渴病晚期患者病室气味的特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618-c08d-7791b12e10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胰瘅的针刺常用穴位正确的有( )

A.  足三里

B.  阳陵泉

C.  曲池

D.  合谷

E.  内关

解析:胰瘅是一种中医疾病名称,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针刺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正确的胰瘅的针刺常用穴位包括: A.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面,当膝盖弯曲时,膝眼下3寸的地方。 B. 阳陵泉:位于小腿前面,当膝盖弯曲时,膝眼下4寸的地方。 C. 曲池:位于肘部内侧,当肘关节弯曲时,肘窝中央凹陷处。 E. 内关:位于手腕横纹上,当握拳时,掌侧第一条腕横纹上。 这些穴位的针刺可以帮助调节胰瘅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比如,足三里是一个常用的调节脾胃功能的穴位,可以帮助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阳陵泉则是一个常用的调节肠胃功能的穴位,可以帮助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胰瘅的针刺常用穴位。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82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6.急惊风患儿病情观察正确的是( )

A.  风热动风证抽搐持续

B.  湿热疫毒证便秘

C.  气营两燔证便下脓血

D.  邪陷心肝证两目上视

E.  惊风惊恐证大便色白

解析:这道题目是关于急惊风患儿病情观察的,正确答案是D. 邪陷心肝证两目上视。 在中医理论中,急惊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惊恐、抽搐、发热等症状。邪陷心肝证是急惊风的一种表现,主要特点是患儿两目上视,眼神呆滞,甚至出现抽搐等症状。这种证候通常与心肝受邪有关,需要及时调理。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小朋友突然感到恐惧,眼睛直直地望着上方,甚至出现抽搐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及时观察病情,采取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来调理心肝,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目,记住正确答案D. 邪陷心肝证两目上视。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向我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7e40-c08d-7791b12e10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下列哪项可视作血寒证( )

A.  寒邪客肺证

B.  寒凝胞宫证

C.  寒凝肠胃证

D.  寒邪束表证

E.  寒凝关节证

解析:血寒证是中医术语中的一种证候类型,主要表现为寒邪侵袭人体,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出现寒凝的症状。在选项中,寒凝胞宫证可以视作血寒证,因为胞宫在中医理论中是指子宫,寒邪侵袭子宫会导致子宫内寒凝,影响月经正常流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里,如果没有及时保暖,身体容易受寒,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手脚冰凉、疼痛等症状。同样地,如果子宫受寒邪侵袭,就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影响女性的生理健康。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血寒证和寒凝胞宫证之间的关系。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bc8-c08d-7791b12e10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是( )

A.  泪

B.  涕

C.  胃液

D.  水湿

E.  关节液

解析:津液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津液、涎液、汗液、泪液等。津液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润泽滋养、潤燥潤燥、调节阴阳等重要作用。 在选项中,泪液、涕液和胃液都属于津液的范畴,具有润泽滋养的作用。而水湿虽然也是液体,但不属于津液的范畴,它主要是指外部的水分。关节液是指关节内的液体,起到润滑关节、减少摩擦的作用,也属于津液的一种。 因此,正确答案是D.水湿。水湿虽然是液体,但不属于津液的范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4f8-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下列哪项不属于喘证直接的病因( )

A.  外邪侵袭

B.  饮食不当

C.  情志所伤

D.  疫病邪毒

E.  劳倦内伤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喘证的病因的选择题。喘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 A. 外邪侵袭:外邪指外界的病因,如风寒湿热等,侵入人体引起疾病。外邪侵袭是中医认为引起喘证的一种病因。 B. 饮食不当:饮食不当可以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引起气机不畅,从而出现喘证。 C. 情志所伤:情志所伤是指情绪波动过大,长期忧虑、悲伤等不良情绪导致气机紊乱,从而引发喘证。 D. 疫病邪毒:疫病邪毒是指外界传染病因引起的疾病,与喘证的病因关系不大。 E. 劳倦内伤:长期劳累过度、体力透支等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内伤,进而出现喘证。 综上所述,选项D“疫病邪毒”不属于喘证直接的病因。希望通过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喘证的病因,记住相关知识点。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c9c0-c08d-7791b12e10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下列有关风热表证说法正确的有( )

A.  宜采用辛温解表法

B.  方药可用葱豉汤

C.  方药可用荆防败毒散

D.  方药可用银翘散

E. 宜采用辛凉解表法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风热表证的治疗方法的选择。风热表证是指由外感风邪引起的表证,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咽喉疼痛、咳嗽等。 A. 宜采用辛温解表法:风热表证属于外感病邪,宜采用辛温解表法来驱散邪气,促使病邪从表而内,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B. 方药可用葱豉汤:葱豉汤是一种常用的解表方剂,适用于风热表证,可以促使病邪从表而内,缓解症状。 C. 方药可用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是一种清热解毒的方剂,适用于风热表证中有毒邪者,可以清热解毒,消除病邪。 D. 方药可用银翘散:银翘散是一种常用的解表清热方剂,适用于风热表证,可以解表清热,缓解症状。 E. 宜采用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法适用于风热表证中有热邪较重者,可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的选项是D和E。银翘散和辛凉解表法都适用于风热表证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促使病情好转。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风热表证的治疗方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908-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