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7.脘痞,嗳腐吞酸、多见于( )

A、 食积胃脘

B、 湿邪困脾

C、 饮邪停胃

D、 脾胃气虚

E、 胃阴亏虚

答案:A

解析:首先,脘痞、嗳腐吞酸这些症状在中医中通常被认为是食积胃脘的表现。食积是指胃中食物停滞不前,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胀满、疼痛等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理解:想象一下你吃了很多油腻的食物,但是胃部却感觉非常胀满,有一种闷闷的感觉,甚至还会出现嗳气、吞酸的情况。这时候就是食积胃脘的症状。 所以,当出现脘痞、嗳腐吞酸的症状时,就需要调理胃脘,帮助消化食物,让胃气通畅,以缓解这些不适的症状。因此,答案A. 食积胃脘是正确的选项。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47.脘痞,嗳腐吞酸、多见于( )

A、 食积胃脘

B、 湿邪困脾

C、 饮邪停胃

D、 脾胃气虚

E、 胃阴亏虚

答案:A

解析:首先,脘痞、嗳腐吞酸这些症状在中医中通常被认为是食积胃脘的表现。食积是指胃中食物停滞不前,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胀满、疼痛等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理解:想象一下你吃了很多油腻的食物,但是胃部却感觉非常胀满,有一种闷闷的感觉,甚至还会出现嗳气、吞酸的情况。这时候就是食积胃脘的症状。 所以,当出现脘痞、嗳腐吞酸的症状时,就需要调理胃脘,帮助消化食物,让胃气通畅,以缓解这些不适的症状。因此,答案A. 食积胃脘是正确的选项。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58.哪种病邪致病易引起病程长或反复发作( )

A.  寒

B.  湿

C.  风

D.  暑

E.  燥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病邪致病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病邪是指引起疾病的外来因素,主要包括寒、湿、风、暑、燥等。其中,湿邪是一种比较容易引起病程长或反复发作的病邪。 以湿邪为例,湿邪容易滞留在人体内部,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影响脏腑功能,引发各种疾病。比如,湿邪容易导致关节疼痛、水肿、消化不良等症状,而且湿邪往往难以排除,容易反复发作,导致病程较长。 因此,正确答案是B. 湿。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b90-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下列哪项不属于白疕分型( )

A.  脾虚湿蕴

B.  血热内蕴

C.  火毒炽盛

D.  血虚风燥

E.  气滞血瘀

解析:白疕是中医中的一种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白斑。根据中医理论,白疕可以分为不同的分型,每种分型有不同的病因和病机。 A. 脾虚湿蕴: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气虚弱,就容易导致湿邪内停,从而形成湿疾。在白疕中,脾虚湿蕴是一种常见的分型。 B. 血热内蕴:血热内蕴是指体内血液热盛,热邪内蕴,导致皮肤出现白斑。这种分型下,白疕的白斑可能伴有红色或发热的症状。 C. 火毒炽盛:火毒炽盛是指体内火热毒邪过盛,导致皮肤出现白斑。这种分型下,白疕的白斑可能伴有疼痛、灼热等症状。 D. 血虚风燥:血虚风燥是指体内血液虚弱,风邪侵袭,导致皮肤出现白斑。这种分型下,白疕的白斑可能伴有干燥、瘙痒等症状。 E.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凝滞,形成血瘀,进而导致皮肤出现白斑。这种分型下,白疕的白斑可能伴有紫色或暗红色的瘀斑。 综上所述,不属于白疕分型的是A. 脾虚湿蕴。因为脾虚湿蕴是白疕的一种常见分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8880-c08d-7791b12e10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以下属于温补类的食物是( )

A.  羊肉

B.  鸡

C.  西瓜

D. 荔枝

E. 豆腐

解析:温补类食物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具有温热作用,可以帮助身体保暖、增加体内阳气的食物。根据题目,属于温补类的食物有羊肉、鸡和荔枝。 羊肉是一种温热性食物,有补肾壮阳、温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天,适量食用羊肉可以帮助身体保暖,增加体内的阳气。 鸡肉也是一种温补食物,有补中益气、滋阴补血的作用。特别是在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中,适量食用鸡肉可以起到滋补作用。 荔枝虽然不是肉类食物,但在中医理论中也被归为温补类食物。荔枝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生津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季,适量食用荔枝可以帮助身体保暖,增加体内的阳气。 西瓜和豆腐属于清凉性食物,不属于温补类食物。西瓜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作用;豆腐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润肺养阴的功效。 因此,正确答案是A、B、D。希望通过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温补类食物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1770-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下列既属于病理产物又属于致病因素的是( )

A.  积食

B.  痰饮

C.  结石

D.  瘀血

E.  六淫

解析:这道题目是关于中医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的区分。病理产物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异常物质,而致病因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或条件。 A. 积食是指长期饮食不节,导致消化不良,食物在体内不能正常消化吸收而积聚在胃肠道内,形成积聚物。积食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因为长期积食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引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B. 痰饮是中医术语,指体内湿浊过重,气机不畅,导致痰液聚集在体内形成痰饮。痰饮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因为痰饮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气机不畅,引发各种疾病。 C. 结石是指在人体内形成的固体结构,通常由于体内某些物质过多沉积而形成。结石既是病理产物,但不是致病因素,因为结石本身并不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而是疾病的结果。 D. 瘀血是指在体内淤积的血液,通常由于气血不畅、气机郁滞等原因导致。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因为瘀血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气机不畅,引发各种疾病。 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积食、痰饮、结石和瘀血既属于病理产物,又属于致病因素。希望通过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医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536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与血的营养作用不甚密切的是( )

A.  皮毛润泽有华

B.  感觉、运动灵敏自如

C.  面色红润有泽

D.  膀胱开合有度

E.  肌肉丰润壮实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中关于血液营养作用的理论。在中医理论中,血液对人体的营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滋养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与血的营养作用密切相关的表现包括皮毛润泽有华、面色红润有泽、肌肉丰润壮实等。 选项D中提到的膀胱开合有度与血的营养作用关系不太密切。膀胱的开合主要与排尿功能有关,与血液的营养作用关系不大。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座花园,血液就像是灌溉花园的水源,如果花园里的植物叶子绿油油、花朵绽放艳丽,肌肉结实有力,那就说明花园得到了充分的水分滋养,这个花园就会充满生机。而膀胱的开合有度就好比花园里的一个小水龙头,虽然也是花园中的一部分,但与整个花园的生机盎然并没有直接关系。希望通过这个比喻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4f8-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喘证的用药护理正确的是( )

A.  汤药一般宜温服

B.  遵医嘱使用镇静药

C.  中药汤剂不宜久煎

D.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

E.  服药后注意观察气促、胸闷、咳痰等症状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喘证的用药护理,让我们一起来详细解析一下正确选项。 A. 汤药一般宜温服:喘证属于肺气虚弱或肺热壅盛等病证,一般来说,汤药宜温服可以更好地温补肺气或清热化痰,有助于治疗喘证。 C. 中药汤剂不宜久煎:中药汤剂一般不宜久煎,因为长时间煎煮会导致药性减弱,影响药效。对于喘证患者来说,药性减弱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 D.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气雾剂是治疗喘证常用的药物剂型,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缓解喘息症状。 E. 服药后注意观察气促、胸闷、咳痰等症状:在服药期间,患者应该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特别是气促、胸闷、咳痰等喘息症状,及时向医生反映,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用药护理对于喘证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深入地理解喘证的用药护理知识。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e900-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在雾化的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不能超过( )

A.  40℃

B.  45℃

C.  50℃

D.  55℃

E.  60℃

解析:在雾化的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不能超过60℃是因为高温会导致水蒸气中携带的热量增加,从而对呼吸道黏膜造成灼伤。想象一下,如果水温超过60℃,就好像我们在吸入热蒸汽一样,会对我们的呼吸道造成伤害,引起不适甚至烫伤。因此,在进行雾化治疗时,要确保水温在安全范围内,以保护患者的呼吸道健康。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水温不能超过60℃。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f6-ee10-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用药剂量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

A.  药物因素

B.  患者因素

C.  环境因素

D.  季节因素

E.  疾病严重程度

解析:药剂量的决定因素包括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环境因素和疾病严重程度。 A. 药物因素: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因此药剂量的确定需要考虑药物的药理特性,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情况。 B. 患者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剂量选择。 C.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因此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D. 季节因素:季节变化也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因此在不同季节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E. 疾病严重程度: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药物的剂量选择,一般来说,疾病越严重,需要的药物剂量可能会增加。 举个例子,比如一位年轻健康的成年人和一位老年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即使服用相同的药物,由于患者因素的不同,他们所需的药物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又比如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人体的代谢速度可能会加快,因此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通过考虑以上因素,医生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药物的剂量,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158-08e8-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喘证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不包括( )

A.  艾灸

B.  中药湿敷

C.  穴位按摩

D.  耳穴压豆

E.  穴位贴敷

解析:这道题目问的是喘证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不包括哪一项。喘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等症状。中医护理技术是指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护理和治疗。 A. 艾灸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量来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喘证症状。 B. 中药湿敷并不是喘证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中药湿敷一般用于外感风寒、风热等症状,对于喘证并不是首选的护理方法。 C. 穴位按摩是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调理气血,促进气血畅通,有助于缓解喘证症状。 D. 耳穴压豆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来调理全身的气血,有助于缓解喘证症状。 E. 穴位贴敷是将药物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来调理气血,有助于缓解喘证症状。 综上所述,喘证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不包括中药湿敷。希望通过这个解析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c9c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 )

A.  正气的盛衰

B.  邪气的性质

C.  感邪的轻重

D.  禀赋的强弱

E.  邪正斗争的胜负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关于邪气侵犯人体后发病的因素。邪气侵犯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邪气与正气之间的斗争胜负。正气是人体的防御力量,如果正气充足,邪气侵犯后可能不会引起疾病;反之,如果正气不足,邪气就有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人体比作一座城堡,正气就像城墙和士兵,邪气就像敌人。如果城墙坚固,士兵充足,敌人就很难攻破城堡;但如果城墙破损,士兵不足,敌人就有可能攻破城堡,进而危害城内居民的安全。 因此,要保持身体健康,除了避免邪气侵犯,还要通过调节饮食、作息等方式增强正气,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7a8-c08d-7791b12e10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