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5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 )

A、 苍黄

B、 萎黄

C、 黄胖

D、 阳黄

E、 阴黄

答案:B

解析:答案解析:B. 萎黄 萎黄是中医术语,指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的状态。在中医理论中,面色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萎黄通常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等情况。比如,一个人长期失眠、营养不良、体虚等情况下,容易出现萎黄的面色。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一个长期熬夜工作,饮食不规律的上班族,由于缺乏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他的面色可能会变得萎黄,看起来没有精神,皮肤也失去了光泽。这就是萎黄的一个生动例子。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加深入理解萎黄这个中医术语的含义。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5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 )

A、 苍黄

B、 萎黄

C、 黄胖

D、 阳黄

E、 阴黄

答案:B

解析:答案解析:B. 萎黄 萎黄是中医术语,指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的状态。在中医理论中,面色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萎黄通常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等情况。比如,一个人长期失眠、营养不良、体虚等情况下,容易出现萎黄的面色。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一个长期熬夜工作,饮食不规律的上班族,由于缺乏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他的面色可能会变得萎黄,看起来没有精神,皮肤也失去了光泽。这就是萎黄的一个生动例子。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加深入理解萎黄这个中医术语的含义。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20.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籍为( )

A.  《伤寒杂病论》

B.  《妇人良方》

C.  《景岳全书》

D.  《黄帝内经》

E.  《备急千金要方》

解析:这道题目问到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籍是哪本,正确答案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它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主要讨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而《灵枢》则主要涉及了脏腑经络、针灸、推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黄帝内经》,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医体质理论的基本概念,比如人体的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等。这些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以及养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举个例子,根据中医体质理论,一个人的体质可以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等不同类型。每种体质都有其特点和对应的调养方法。比如,阳虚体质的人容易感到怕冷、腰膝酸软,中医建议这类人多吃温热的食物,保持适当运动等来调养身体。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体质理论,从而更好地保健养生,预防疾病。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8.下列哪项不是风寒痹阻型项痹的临床表现( )

A.  颈肩上肢窜痛麻木

B.  头有沉重感

C.  舌淡红,苔薄白

D.  头晕目眩,头重如裹

E.  以疼痛为主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风寒痹阻型项痹的临床表现的选择题。风寒痹阻型项痹是中医中关于关节疼痛的一种病证类型,主要是由于外感风寒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A. 颈肩上肢窜痛麻木是风寒痹阻型项痹的典型表现,因为风寒侵袭导致气血不畅,引起肌肉和关节的疼痛、麻木。 B. 头有沉重感也是风寒痹阻型项痹的常见症状,因为风寒侵袭会导致头部气血不畅,出现沉重感。 C. 舌淡红,苔薄白是中医诊断中常见的舌象,反映了体内的阴阳失衡情况,对于风寒痹阻型项痹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D. 头晕目眩,头重如裹不是风寒痹阻型项痹的典型表现,这些症状更多与其他病证类型相关,如肝阳上亢等。 E. 以疼痛为主也是风寒痹阻型项痹的典型表现,因为痹痛是其主要症状之一。 综上所述,选项D“头晕目眩,头重如裹”不是风寒痹阻型项痹的临床表现。希望通过这个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43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艾炷灸后局部皮肤最理想的表现是( )

A.  皮肤出现轻微水泡

B.  皮肤如正常颜色

C.  皮肤感觉温热、未见红晕

D.  皮肤出现大片发红

E.  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

解析:首先,艾炷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者其他药材来刺激穴位,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在进行艾炷灸后,局部皮肤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反映出身体的反应和疗效。 正确答案是E. 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这是因为在进行艾炷灸后,局部皮肤会有一定的红晕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代表着身体对刺激的反应。但是如果皮肤出现水泡、发红或者其他异常情况,都可能是因为操作不当或者皮肤过敏等原因,需要及时处理。 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们在做运动后,肌肉会有一定的酸痛感觉一样,这是身体在适应运动刺激的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所以,艾炷灸后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就像是肌肉酸痛一样,代表着身体在接受治疗,反应良好。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加深入理解艾炷灸后局部皮肤的理想表现是什么。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力帮助你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f6-ee10-c08d-7791b12e10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血寒证的辨证要点是( )

A.  手足冷痛

B.  口淡欲饮

C.  少腹冷痛

D.  肤色紫暗

E.  舌红脉迟

解析:血寒证是中医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寒邪侵袭,导致体内阳气不足,出现手足冷痛、少腹冷痛等症状。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的辨证要点是哪些: A. 手足冷痛:血寒证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手足冷痛,这是因为寒邪侵袭导致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暖四肢,所以会感到手足冷痛。 B. 口淡欲饮:口淡欲饮是一种口干口渴的症状,通常与阴虚阳亢有关,与血寒证的辨证要点不太相关。 C. 少腹冷痛:少腹冷痛是血寒证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寒邪侵袭导致子宫经脉受阻,引起少腹冷痛。 D. 肤色紫暗:肤色紫暗可能是气血不畅、气滞血瘀的表现,与血寒证的辨证要点不太相关。 综上所述,血寒证的辨证要点应该是手足冷痛、少腹冷痛,因此正确答案是ACD。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血寒证的辨证要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378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急性尿潴留的判断方法是( )

A.  直肠指检

B.  静脉肾盂造影

C.  X线

D.  B超

E.  下腹部有无膀胱膨隆,即是否浊音

解析:正确答案是E. 下腹部有无膀胱膨隆,即是否浊音。 急性尿潴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尿液不能排出,造成膀胱内积尿而引起的急性症状。判断急性尿潴留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查患者下腹部有无膀胱膨隆,即是否浊音。如果患者出现下腹部膨隆并且敲击该部位听到浊音,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尿潴留的情况。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好比你在水龙头打开的情况下,如果水槽里的水无法流出,水槽就会慢慢膨胀,最终会导致水槽爆裂。同样,膀胱内积尿也会导致膀胱膨胀,最终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及时判断急性尿潴留非常重要,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8c68-c08d-7791b12e10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真寒假热又称为( )

A.  阴盛则阳病

B.  重阴必阳

C.  阴盛格阳

D.  阳盛格阴

E.  阴证转阳

解析:答案:C. 阴盛格阳 解析:真寒假热是中医术语,指的是病情表现为寒证,但体温却高于正常。在中医理论中,阴盛格阳是指阴气过盛,阳气不能发散,导致体内出现热证。所以真寒假热也可以理解为阴盛格阳的表现。举个例子,就好比一个人感冒了,出现了寒战、发热等寒证症状,但体温却高于正常,这时就可以说是真寒假热。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b9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是( )

A.  泪

B.  涕

C.  胃液

D.  水湿

E.  关节液

解析:津液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津液、涎液、汗液、泪液等。津液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润泽滋养、潤燥潤燥、调节阴阳等重要作用。 在选项中,泪液、涕液和胃液都属于津液的范畴,具有润泽滋养的作用。而水湿虽然也是液体,但不属于津液的范畴,它主要是指外部的水分。关节液是指关节内的液体,起到润滑关节、减少摩擦的作用,也属于津液的一种。 因此,正确答案是D.水湿。水湿虽然是液体,但不属于津液的范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4f8-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具有“能泄、能燥、能坚”功效的药物多属( )

A.  酸味

B.  苦味

C.  甘味

D.  辛味

E.  咸味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药物的药性分类。具有“能泄、能燥、能坚”功效的药物多属苦味药。苦味药物常常具有泻下、燥湿、收敛等功效,适用于治疗湿热、泻痢等病症。 举个例子,黄连就是一味苦味药物,具有泄热、燥湿、解毒的功效。在中医中,黄连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痢疾等病症。所以,苦味药物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能够帮助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药物的药性分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158-0500-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8.腻苔主病为( )

A.  湿浊

B.  痰饮

C.  食积

D.  胃气虚

E.  邪热有余

解析:腻苔主病为湿浊、痰饮和食积。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A. 湿浊:湿浊是指体内湿气过重,阻滞了气血运行,导致腻苔。湿浊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生活习惯不良等引起的。比如,常吃油腻食物、喜欢吃冷饮等都容易导致湿浊。 B. 痰饮:痰饮是指体内痰湿过重,阻碍了气机运行,导致腻苔。痰饮多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情绪不畅等引起。比如,脾胃虚弱、情绪压抑等都容易导致痰饮。 C. 食积:食积是指饮食过多或消化不良导致的食物停滞在胃肠道内,形成积滞。食积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腻苔。比如,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都容易导致食积。 D. 胃气虚:胃气虚是指胃气不足,无法运化食物,导致腻苔。胃气虚多由于饮食不节、情绪不稳定等引起。比如,长期饮食不规律、情绪波动大等都容易导致胃气虚。 E. 邪热有余:邪热有余是指体内邪热过盛,热毒内蕴,导致腻苔。邪热有余多由外感热邪或内热亢盛引起。比如,感受外邪、长期内火过盛等都容易导致邪热有余。 因此,腻苔主病为湿浊、痰饮和食积。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5b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避免诱因,预防复中相关健康教育有哪些( )

A.  起居有常,避免过

B.  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

C.  保持大便通畅,忌怒责

D.  保持良好心态情绪,切忌恼怒

E.  高糖类、高蛋白、甜腻、低盐低脂饮食

解析:这道题主要是关于预防中风相关健康教育的内容。让我们逐个选项来解析: A. 起居有常,避免过: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生物钟,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有助于预防中风。 B. 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清淡的饮食可以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富含营养的食物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有助于预防中风。 C. 保持大便通畅,忌怒责:保持大便通畅可以减少便秘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忌怒责可以避免情绪激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助于预防中风。 D. 保持良好心态情绪,切忌恼怒: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可以减少压力对身体的负面影响,切忌恼怒可以避免情绪激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助于预防中风。 E. 高糖类、高蛋白、甜腻、低盐低脂饮食:这些饮食习惯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利于预防中风。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通过以上解析,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来预防中风,保持身体健康。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f0d0-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