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7.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依据是( )

A、 症

B、 病

C、 证

D、 证型

E、 病案

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A. 症 在中医诊断中,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依据是症。症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病人主观感受和医生客观观察到的症状。通过观察症状的表现,可以初步判断病种,进而辨别证候。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病人出现了发热、咳嗽、喉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感冒这种病种。然后再根据病人的舌苔、脉象等具体表现来辨别具体的证候,比如是风热证、风寒证等。 因此,症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重要依据。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7.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依据是( )

A、 症

B、 病

C、 证

D、 证型

E、 病案

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A. 症 在中医诊断中,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依据是症。症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病人主观感受和医生客观观察到的症状。通过观察症状的表现,可以初步判断病种,进而辨别证候。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病人出现了发热、咳嗽、喉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感冒这种病种。然后再根据病人的舌苔、脉象等具体表现来辨别具体的证候,比如是风热证、风寒证等。 因此,症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重要依据。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19.心为( )

A.  神之居

B.  脉之宗

C.  精之藏

D.  气之主

E.  血之主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含义: A. 心为神之居:在中医理论中,心被认为是神明的居所,掌管着人的精神活动和意识。 B. 心为脉之宗:心主血脉,掌管着人体的血液循环。 C. 心为精之藏:心在中医中也被称为“神明之府”,是人体精气的主要存储之处。 D. 心为气之主:心主气血,掌管着人体的气血运行。 E. 心为血之主:心主血脉,掌管着人体的血液循环。 综合以上选项,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BE。心在中医理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精神活动的中枢,还主宰着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心在中医中的重要性。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36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阴盛格阳证一般不见( )

A.  面赤

B.  口渴

C.  尿赤

D.  脉大

E.  咽痛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阴盛格阳证的特点。阴盛格阳证是指阴气过盛,阳气不足的证候。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尿赤的症状,因为尿赤是阳盛格阴的表现,与阴盛格阳相反。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阴阳之间的关系比喻为一杯水,阴阳平衡时水是清澈的,阴盛格阳时水会变得浑浊。在阴盛格阳的情况下,水中的颜色可能会偏向阴的一面,而不会出现阳的特征。所以,阴盛格阳证一般不见尿赤的症状。希望这个比喻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bc8-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服小柴胡汤忌食( )

A.  萝卜

B.  姜

C.  大黄

D.  附子

E.  红薯

解析:小柴胡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疾病,如情绪不稳、胸闷、胁痛等。在服用小柴胡汤期间,需要忌食一些食物,比如萝卜。萝卜性味辛辣,容易刺激肝脏,与小柴胡汤的药性相冲突,会影响药效甚至加重症状。 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们在煮汤的时候,如果加入了太多辣椒,会掩盖其他食材的味道,影响整个汤的口感。所以在服用小柴胡汤期间,要避免食用萝卜,以免影响药物疗效。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服用小柴胡汤时要忌食萝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03e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药物的四性是指什么( )

A.  火

B.  寒

C.  热

D.  温

E.  凉

解析:药物的四性是指药物的性质特点,包括寒、热、温、凉四性。这些性质是中医药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药物的应用和配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寒性药物: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比如石膏、知母等,常用于治疗发热、口渴、便秘等症状。 2. 热性药物:热性药物具有温阳散寒、祛风散寒的作用。比如干姜、大蒜等,常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如感冒、关节疼痛等。 3. 温性药物:温性药物具有温经散寒、温阳散寒的作用。比如肉桂、附子等,常用于治疗阳虚寒凝、寒湿痹痛等症状。 4. 凉性药物: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比如黄连、黄芩等,常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如口干口渴、便秘等。 通过对药物的四性的了解,中医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体质特点,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达到最佳的疗效。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药物的四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158-0500-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五行学说用来指导情志的治疗与护理,其中思胜( )

A.  喜

B.  怒

C.  悲

D.  恐

E.  惊

解析: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这些元素相互制约、相互生克,相互转化,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在五行学说中,每种元素都与特定的情绪和脏腑器官相关联。 在情志治疗与护理中,五行学说指导我们如何调节情绪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其中,恐对应着水元素,与肾脏相关联。恐能够伤肾,导致肾气不足,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因此,在情志治疗中,我们需要注意调节恐的情绪,保持心情平静,以维护肾脏的健康。 举个例子,有些人在面对未知的事物时会感到恐惧,比如害怕黑暗、害怕高处等。如果长期处于恐惧状态,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紊乱,出现各种身体不适。因此,及时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解五行学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情绪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630-c08d-7791b12e10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2.胁痛的病理变化可以归结为( )

A.  不通则痛

B.  久痛不通

C.  不荣则痛

D.  瘀血内生

E.  郁滞不通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胁痛通常可以归结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个方面。 A. 不通则痛:中医认为,疼痛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所致。当经络不通畅时,气血无法流通,导致疼痛感。比如,如果我们的身体经络受阻,就像水管被堵住一样,水流不畅,就会引起疼痛。 C. 不荣则痛:中医认为,胁部是人体的肝脏所在之处,肝主疏泄,调节情绪。如果肝气郁结,情绪不畅,就会导致胁痛。比如,当我们长时间处于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肝气郁结,就会引起胁痛。 因此,胁痛的病理变化可以归结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个方面,需要通过调理经络、疏泄肝气来缓解疼痛。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f4b8-c08d-7791b12e10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精可以分为( )

A.  先天之精

B.  精液

C.  后天之精

D.  精血

E.  精气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目。精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指我们出生时就具备的精气,它决定了我们的基本体质和遗传特征。后天之精则是我们通过饮食、呼吸等方式获取的营养精华,可以补充和调节我们的身体机能。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台机器,先天之精就是机器的基本零部件,后天之精就是机器需要的燃料和润滑油。如果基本零部件不够好,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如果燃料和润滑油不足,机器也无法长时间工作。所以,保持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精的概念,记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重要性,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感冒的病因有( )

A.  外感六淫

B.  时行疫毒

C.  过食寒凉

D.  情志不畅

E.  正气虚弱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感冒的病因的多选题,正确答案是ABE。 A. 外感六淫: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入侵人体所致,外邪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其中以风邪最为常见。当外邪侵入人体后,会导致人体的正气受损,从而引发感冒症状。 B. 时行疫毒:感冒也可以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气候变化时,病毒容易传播,导致感冒的流行。 E. 正气虚弱:正气是指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如果正气虚弱,就容易受外邪侵袭而引发感冒。正气虚弱可能是由于体质虚弱、长期疲劳、饮食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城堡,正气就像城墙一样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外邪侵袭。当外邪强大或者城墙破损时,就容易发生感冒。而外感六淫和时行疫毒就好比是敌人的攻击方式,通过风、寒、病毒等途径入侵我们的城堡,导致我们感冒。希望通过这个比喻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感冒的病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68-5938-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下列哪项不是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

A.  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  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和不渴

C.  寒证大便泻泄,热证大便秘结

D.  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

E.  寒证脉迟,热证脉数

解析:答案:B. 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和不渴 解析:寒证与热证是中医诊断中常见的两种证型,它们有一些鉴别要点。寒证主要表现为恶寒喜热,即患者感觉身体发冷,喜欢靠近热源;而热证则是恶热喜冷,患者感觉身体发热,喜欢靠近凉爽的地方。因此,选项B中描述的是热证的表现,不是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感觉身体发热,喜欢喝凉水、喜欢待在凉爽的地方,可能是热证;而如果一个人感觉身体发冷,喜欢喝热水、喜欢待在温暖的地方,可能是寒证。 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我会尽力帮助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3f8-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以“十问”来总结概括问诊的医学家是( )

A.  张仲景

B.  李时珍

C.  喻嘉言

D.  叶天士

E.  张景岳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目。题目中提到了以“十问”来总结概括问诊的医学家是谁,选项中有几位著名的中医医学家,我们需要找出正确的答案。 A. 张仲景,他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对中医诊断和治疗有很大贡献。 B. 李时珍,他是明代的著名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对中草药有深入研究。 C. 喻嘉言,他是清代的医学家,对中医理论有很多研究成果。 D. 叶天士,他是清代的医学家,对中医诊断和治疗有很多贡献。 E. 张景岳,他是明代的医学家,以“十问”总结概括问诊方法,对中医诊断有很大影响。 通过对比选项,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E,张景岳是以“十问”来总结概括问诊的医学家。 现在,让我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想象一下,一个医生在面对一个病人时,通过提出十个问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病史,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种问诊方法就像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一场对话,通过问题和回答的方式,医生可以逐步了解病情,找出病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张景岳提出的“十问”方法,对于中医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帮助医生更加科学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a00-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