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21.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包括( )

A、 病位

B、 病因

C、 病性

D、 病势

E、 病机

F、

G、

H、

I、

J、

答案:ABCD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的多选题。中医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脉象等来判断病人的病情。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包括病位、病因、病性和病势。

首先,病位指的是病变发生的部位,比如头痛可能是头部有问题导致的。其次,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比如饮食不当、情绪不稳定等。再次,病性是指疾病的性质,比如寒热、虚实等。最后,病势是指疾病的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比如病情加重或者缓解。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这四个内容都是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4.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df4-c948-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5.急性盆腔炎临床常见的证型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60e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8.水痘又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5b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患儿、4岁。喘促胸满,咳嗽痰多、哮喘持续不已,动则喘甚,病程较长,面色无华。神疲纳呆,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弱。其护治原则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9f8-c08d-7791b12e10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大怒主要影响机体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7a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构成世界的本原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24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二者关系密切,可分阴阳,且彼此调和的气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644-2aa8-c08d-7791b12e10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5.六腑总的生理特点(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f7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4.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b90-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嗳气的形成原因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1d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21.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包括( )

A、 病位

B、 病因

C、 病性

D、 病势

E、 病机

F、

G、

H、

I、

J、

答案:ABCD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的多选题。中医辨证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脉象等来判断病人的病情。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包括病位、病因、病性和病势。

首先,病位指的是病变发生的部位,比如头痛可能是头部有问题导致的。其次,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比如饮食不当、情绪不稳定等。再次,病性是指疾病的性质,比如寒热、虚实等。最后,病势是指疾病的发展趋势和严重程度,比如病情加重或者缓解。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这四个内容都是中医辨证的基本内容。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4.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 )

A.  整体观念

B.  恒动观念

C.  辨证论治

D.  辨证施护

E.  整病施护

F.

G.

H.

I.

J.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强调人体的整体性,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D: 辨证施护。中医护理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来进行护理的,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C: 辨证论治。这个选项其实更适合描述中医的诊疗过程,而不是护理过程。中医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等进行辨证施治的过程。

B: 恒动观念。这个选项并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恒动观念更多地是指中医理论中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观念,与护理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D。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df4-c948-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5.急性盆腔炎临床常见的证型是( )

A.  热毒炽盛

B.  湿热瘀结

C.  气滞血瘀

D.  寒湿凝滞

E.  气虚血瘀

解析:A. 热毒炽盛:急性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病情发展迅速,常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体内热毒炽盛,表现为炎症症状明显。 B. 湿热瘀结:湿热瘀结是指湿气和热毒阻滞在盆腔内,导致炎症发生和发展,常见于盆腔积液、炎症等情况。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盆腔就像一个花园,如果有细菌感染进入,就像是花园里的害虫,会引起花园里的植物发病。而热毒炽盛就像是花园里的病菌繁殖迅速,导致花园里的植物发炎。湿热瘀结则像是花园里的水泥和垃圾堵塞了花园的排水口,导致湿气和热毒无法排出,进而加重了炎症的情况。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急性盆腔炎的临床常见证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60e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8.水痘又称为( )

A.  水花

B.  水疮

C.  水喜

D.  水疥

E.  水疱

解析:水痘又称为水花、水疮、水疥、水疱。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逐渐形成水疱,疱液清亮,最终结痂愈合。 想象一下,水痘就像是皮肤上开了很多小水龙头,不停地往外冒水,所以又称为水花、水疮、水疥、水疱。当我们患上水痘时,就像是皮肤上开了一场“水疱派对”,虽然会有些不适,但只要好好护理,很快就会康复的!希望你能记住水痘的多个称呼,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种常见的传染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5b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患儿、4岁。喘促胸满,咳嗽痰多、哮喘持续不已,动则喘甚,病程较长,面色无华。神疲纳呆,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弱。其护治原则正确的是( )

A.  泻肺补肾

B.  温肺散寒

C.  清肺涤痰

D.  标本兼顾

E.  补肾固本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了中医护理的原则,针对患儿的症状进行护理。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A. 泻肺补肾:患儿表现出哮喘持续不已、喘促胸满等症状,说明肺气不畅,需要泻肺以通气。同时,患儿神疲纳呆、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弱,说明肾阳不足,需要补肾以固本。因此,泻肺补肾是正确的护治原则。 B. 温肺散寒:患儿没有明显的寒邪侵袭表现,主要症状为哮喘持续不已,咳嗽痰多,面色无华,不太符合温肺散寒的治疗原则。 C. 清肺涤痰:患儿痰多咳嗽,哮喘持续不已,需要清肺以涤痰,但同时也需要补肾固本,因此单纯的清肺涤痰不够全面。 D. 标本兼顾:综合患儿的症状,既要治标(清肺涤痰),又要治本(补肾固本),才能达到全面的治疗效果。因此,标本兼顾是正确的护治原则。 E. 补肾固本:患儿除了肺部症状外,还表现出神疲纳呆、畏寒肢冷等肾阳不足的症状,需要补肾以固本。 综上所述,正确的护治原则是A和D选项,即泻肺补肾和标本兼顾。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中医护理的原则。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9f8-c08d-7791b12e10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大怒主要影响机体的( )

A.  呼吸功能

B.  疏泄功能

C.  藏精功能

D.  气化功能

E.  运化功能

解析:22大怒主要影响机体的疏泄功能。在中医理论中,22大怒是指人体内部的怒气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会导致疏泄功能失调,表现为情绪激动、易怒、暴躁等症状。 举个例子来说,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顺等情况下,可能会导致22大怒的发生。这时候,他可能会经常发脾气、容易激动,甚至会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这就是疏泄功能受到影响的表现。 因此,要保持身体健康,我们需要学会合理释放情绪,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的愤怒和怒气,以维持机体的疏泄功能正常运转。这样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7a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构成世界的本原是( )

A.  天气

B.  精气

C.  地气

D.  水精

E.  阳气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世界的构成是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着五种属性:金代表精气、木代表阳气、水代表地气、火代表天气、土代表阴气。 在这道题中,构成世界的本原是指世界的基本元素,选项中的“精气”是指金,而正确答案是“精气”,即木。木代表阳气,是五行中的一种属性,代表生长、扩张、活跃等特性。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在自然界中,阳光充足、气温适宜、植物生长茂盛的地方,就是木属性比较旺盛的地方。木属性的特点是生长旺盛、活跃向上,就像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场景一样。所以,木属性代表着世界的生机与活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24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二者关系密切,可分阴阳,且彼此调和的气是( )

A.  宗气

B.  元气

C.  卫气

D.  经气

E.  营气

解析:题目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题目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脏六腑与气的关系。其中,营气和卫气是二者关系密切、可分阴阳、彼此调和的气,故答案为CE,即营气和卫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644-2aa8-c08d-7791b12e10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5.六腑总的生理特点( )

A.  通

B.  降

C.  化

D.  升

E.  藏

解析:六腑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包括胆囊、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六腑的生理特点分别是:通、降、化、升、藏。 其中,通指的是六腑之间的气机通畅,相互联系,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降指的是胃脾的功能,将水谷精微运化成为气血,下行输送到全身各处;化指的是脾胃的功能,将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升指的是肺的功能,将清气上升,推动水液代谢;藏指的是六腑对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储藏和调控。 所以,六腑总的生理特点是通、降、化、升、藏。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解释,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f7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4.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 )

A.  气血盛衰

B.  气机失调

C.  邪正盛衰

D.  阴阳失调

E.  脏腑功能失调

解析:答案:C. 邪正盛衰 解析: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邪正盛衰。在中医理论中,邪指外来的病因,正指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当邪气侵入人体,如果正气充足,那么病证就会表现为实证;如果正气虚弱,那么病证就会表现为虚证。因此,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邪正盛衰的关系。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一个人感冒了,如果他的正气充足,那么他可能只会出现一些实证症状,比如发热、咳嗽等;但如果他的正气虚弱,那么他可能会出现虚证症状,比如乏力、食欲不振等。所以,邪正盛衰的关系决定了病证的虚实变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b90-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嗳气的形成原因有( )

A.  宿食停积

B.  寒邪犯胃

C.  胃阳亏虚

D.  肝气犯胃

E.  胃虚气逆

解析:嗳气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通常表现为胃部不适、打嗝等。嗳气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包括: A. 宿食停积:如果我们吃得过多或者消化不良,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气体,导致嗳气。 B. 寒邪犯胃:在中医理论中,寒邪入侵胃部会导致胃气不畅,从而引起嗳气。 C. 胃阳亏虚:胃阳虚弱会导致胃气不足,气无法下降,易引起嗳气。 D. 肝气犯胃:肝气郁结也会影响胃气的正常运行,导致嗳气的发生。 E. 胃虚气逆:胃虚气逆是指胃气虚弱,无法顺利运行,易引起气逆而产生嗳气。 通过以上原因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嗳气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等方式来预防和缓解嗳气的发生。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嗳气形成的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1d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