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调养正气的方法( )

A、 加强锻炼

B、 外避病邪

C、 起居有常

D、 调摄精神

E、 饮食有节

答案:B

解析:答案:B 外避病邪 解析:加强锻炼、起居有常、调摄精神、饮食有节都是调养正气的方法,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而外避病邪则是指避免接触病原微生物或疾病传播途径,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所以,除了外避病邪外,其他选项均为调养正气的方法。 举例:比如说,加强锻炼可以让身体更强壮,提高免疫力,就像是给身体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起居有常可以让身体保持规律,有助于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转,就像是给身体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一样;调摄精神可以让心情愉快,有助于身心健康,就像是给身体灌输了“正能量”一样;饮食有节可以让身体摄取均衡营养,保持健康,就像是给身体提供了“优质燃料”一样。而外避病邪则是避免接触病原微生物或疾病传播途径,比如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保持个人卫生等,就像是给身体加上了“防护罩”一样。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46.血寒证的辨证要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378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9.急惊风惊恐惊风型的指纹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7e40-c08d-7791b12e10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发散类食物习惯上称为“发物”,它多发毒助火助邪,下列哪种不是发物(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03e8-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神昏急救时指掐或针刺人中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13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7a8-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下列哪些属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e00-c08d-7791b12e10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血液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748-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手三阴经的走向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0d7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哪种病理变化(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b90-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望小儿食指指纹,指纹红紫的意义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a00-c08d-7791b12e10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调养正气的方法( )

A、 加强锻炼

B、 外避病邪

C、 起居有常

D、 调摄精神

E、 饮食有节

答案:B

解析:答案:B 外避病邪 解析:加强锻炼、起居有常、调摄精神、饮食有节都是调养正气的方法,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而外避病邪则是指避免接触病原微生物或疾病传播途径,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所以,除了外避病邪外,其他选项均为调养正气的方法。 举例:比如说,加强锻炼可以让身体更强壮,提高免疫力,就像是给身体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起居有常可以让身体保持规律,有助于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转,就像是给身体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一样;调摄精神可以让心情愉快,有助于身心健康,就像是给身体灌输了“正能量”一样;饮食有节可以让身体摄取均衡营养,保持健康,就像是给身体提供了“优质燃料”一样。而外避病邪则是避免接触病原微生物或疾病传播途径,比如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保持个人卫生等,就像是给身体加上了“防护罩”一样。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46.血寒证的辨证要点是( )

A.  手足冷痛

B.  口淡欲饮

C.  少腹冷痛

D.  肤色紫暗

E.  舌红脉迟

解析:血寒证是中医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寒邪侵袭,导致体内阳气不足,出现手足冷痛、少腹冷痛等症状。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的辨证要点是哪些: A. 手足冷痛:血寒证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手足冷痛,这是因为寒邪侵袭导致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暖四肢,所以会感到手足冷痛。 B. 口淡欲饮:口淡欲饮是一种口干口渴的症状,通常与阴虚阳亢有关,与血寒证的辨证要点不太相关。 C. 少腹冷痛:少腹冷痛是血寒证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寒邪侵袭导致子宫经脉受阻,引起少腹冷痛。 D. 肤色紫暗:肤色紫暗可能是气血不畅、气滞血瘀的表现,与血寒证的辨证要点不太相关。 综上所述,血寒证的辨证要点应该是手足冷痛、少腹冷痛,因此正确答案是ACD。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血寒证的辨证要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378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9.急惊风惊恐惊风型的指纹为( )

A.  紫

B.  青

C.  青紫

D.  紫滞

E.  浮紫

解析:急惊风惊恐惊风型是中医中的一种病证类型,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恐惧、惊慌、心悸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病证类型会在人体表现出不同的指纹特征。 紫滞型指纹特征是指指纹呈现出紫色,并且质地较硬,有时甚至会出现指纹纹路不清晰的情况。这种指纹特征通常与气血不畅、气滞血瘀等病理情况相关。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管道,气血就像是管道里流动的水,如果管道受阻,水流就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导致管道周围的颜色变成紫色。所以,紫滞型的指纹就好像是管道受阻,气血流动不畅的表现。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紫滞型的指纹特征,记住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7e40-c08d-7791b12e10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发散类食物习惯上称为“发物”,它多发毒助火助邪,下列哪种不是发物( )

A.  猪头

B.  狗肉

C.  芫荽

D.  大枣

E.  羊肉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医食疗的知识。发散类食物习惯上称为“发物”,它们具有发散风寒、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是,如果身体内有火邪或者毒邪,过多食用发物可能会加重病情。 在选项中,猪头、狗肉、芫荽和羊肉都属于发物,而大枣则不是发物。大枣是一种温和的滋补食材,常用于调养身体、补血益气。所以答案是D. 大枣。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小火炉,如果里面火太旺或者有毒邪,就像火炉里的火太大或者燃烧的物质有毒,这时候吃了过多的发物就会像加油一样,让火势更旺更猛烈。而大枣就像是一种温和的食材,它不会让火势更旺,反而可以滋养身体,让身体更加健康。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03e8-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神昏急救时指掐或针刺人中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B.  脐窝正中

C.  在面部,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

D.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E.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解析:正确答案是C. 在面部,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 人中穴是人体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面部的中央,也就是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在急救时,如果遇到神昏的情况,可以通过刺激人中穴来帮助患者恢复意识。刺激人中穴可以通过用手指直接按压或者用针刺的方式,但需要注意力度和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人中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穴位,刺激时可以迅速传达刺激信号到大脑,从而引起患者的注意力集中,促使其恢复意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卫生和技巧,以确保急救效果。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13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

A.  上炎

B.  耗气

C.  伤津

D.  动血

E.  生风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在中医理论中,火、燥、暑都属于热邪,具有炎热、干燥、炎症等特点。 选项A上炎指的是热邪上升,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与火、燥、暑的共同致病特点不完全一致。 选项B耗气指的是气虚导致气血不足,与火、燥、暑的共同致病特点也不完全一致。 选项C伤津指的是热邪伤津液,导致津液耗损,燥热内生,与火、燥、暑的共同致病特点相符合。 选项D动血指的是热邪炽盛,导致血热内蕴,与火、燥、暑的共同致病特点不完全一致。 选项E生风指的是外感风邪,与火、燥、暑的共同致病特点也不完全一致。 因此,正确答案是C. 伤津。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包括伤津液,导致津液耗损,燥热内生。可以通过想象在炎热的夏天里,暑气炽热,人体津液耗损,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状来帮助记忆和理解。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7a8-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下列哪些属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

A.  思胜恐

B.  惊胜思

C.  悲胜怒

D.  怒胜忧

E.  恐胜喜

解析:在情志病治疗中,五行理论的具体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五行理论认为五种情绪与五行相对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治疗情志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节情绪,达到平衡。 A. 思胜恐:思虑过度会伤及脾胃,导致恐惧。比如,一个人长时间处于工作压力下,思虑过多,容易导致恐惧症。在治疗时,可以通过调节思维方式,减少思虑,来缓解恐惧症状。 C. 悲胜怒:悲伤过度会伤及肺脏,导致愤怒。比如,失恋或亲人去世等悲伤事件会导致愤怒情绪。在治疗时,可以通过倾诉、悲伤释放等方式来缓解愤怒情绪。 E. 恐胜喜:恐惧过度会伤及肾脏,导致喜悦。比如,长期处于恐惧状态下,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喜悦情绪。在治疗时,可以通过逐渐面对恐惧,增加自信等方式来平衡喜悦情绪。 因此,五行理论在情志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调节不同情绪,达到平衡,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e00-c08d-7791b12e10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血液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 )

A.  推动

B.  生化

C.  固摄

D.  滋润

E.  营养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血液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主要包括滋润和营养两个方面。 首先,血液对身体的滋润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血液流动在全身各个部位,能够滋润肌肤、关节、筋脉等组织,保持它们的柔软和灵活性。如果血液不足或者质量不好,就会导致这些组织干燥、僵硬,甚至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 其次,血液还承担着为全身各个脏腑器官提供营养的功能。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等,这些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组织中,维持它们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如果血液中营养不足或者运输不畅,就会导致各个器官组织缺乏营养,出现功能失调甚至疾病。 因此,血液的滋润和营养作用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平时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和调节生活作息来促进血液的健康循环,从而保持身体各个部位的正常功能。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血液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748-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手三阴经的走向为( )

A.  胸走手

B.  手走头

C.  头走足

D.  足走腹

E.  手走胸

解析:正确答案是A. 胸走手。 手三阴经的走向为胸走手,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这三条经脉的走向都是从胸部开始,沿着手臂一直延伸到手指尖。这三条经脉贯穿胸部,与心脏、肺脏等重要脏器相连,调节气血运行,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手臂是一条水管,水管的源头是胸部,水流经过手臂最终流向手指尖。如果水管中出现了堵塞或者漏水的情况,就会影响到水流的正常运行,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同样,如果手三阴经出现了问题,比如气血不畅、经络堵塞等,就会影响到心脏、肺脏等器官的正常功能,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了解手三阴经的走向对于中医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理身体,保持健康。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0d7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哪种病理变化( )

A.  气不摄津

B.  气不化津

C.  气随津脱

D.  津停气阻

E.  津不化气

解析:这句话“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气随津脱,也就是说在呕吐的过程中,不仅失去了津液,还会导致气的流失。在中医理论中,津液是人体的精华,气是人体的生命能量,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如果在呕吐的过程中失去了太多的津液,就会导致气的流失,从而出现“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情况。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水缸,津液就像是水,气就像是气泡。当我们呕吐的时候,就好像是把水从缸里倒出来,如果倒得太多,缸里的水就会变少,气泡也会跟着减少。所以,中医强调在呕吐后要及时补充津液,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希望通过这个比喻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b90-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望小儿食指指纹,指纹红紫的意义是( )

A.  分表里

B.  定虚实

C.  辨寒热

D.  测轻重

E.  估预后

解析:这道题目是在讨论中医诊断中观察小儿食指指纹的颜色所代表的意义。指纹红紫通常代表着辨寒热。 在中医理论中,辨寒热是非常重要的。寒热是中医术语,用来描述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状态。寒是指体内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导致体内寒冷的症状;热是指体内阴气不足,阳气过盛,导致体内发热的症状。通过观察小儿食指指纹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小儿体内的寒热情况,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小儿的食指指纹呈现红紫色,可能意味着他体内有热邪盛行,需要清热解毒的治疗方法。通过这种观察指纹的方法,中医师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指纹红紫的意义是辨寒热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a00-c08d-7791b12e10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