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1.治未病的四个层面是( )

A、 未病先防

B、 欲病施治

C、 既病防变

D、 愈后防复

E、 劳逸结合影响体

答案:ABCD

解析:治未病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指的是在人体尚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预防保健的方法,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治未病的四个层面包括: A. 未病先防: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等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B. 欲病施治:指的是在早期发现身体出现不适或潜在疾病风险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C. 既病防变:指的是对已经患病的人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病情恶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D. 愈后防复:治疗疾病后,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防止疾病的复发。 举个例子,就好比我们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就像是给身体“加把防护盾”,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及时去医院检查,就像是在疾病初期就开始治疗;治疗疾病后,要继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像是在痊愈后也要继续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治未病的理念就是通过这些方法,让我们的身体始终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04.水肿患者中湿热壅盛型的护治原则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dd48-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气的固摄力不足,最易导致血液循环的何种病变(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8e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急惊风邪陷心肝证的主症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de0-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在气机升降失常的病变中,以哪些脏腑升降失常最为重要(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536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9.邪正盛衰何种情况,致使病势迅速恶化(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f78-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眼眶周围黑是因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1d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有防止出血功能的脏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36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气陷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fb0-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肾虚血型瘀癥痕的首选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530-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望色十法”中,面色由夭转泽,说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618-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1.治未病的四个层面是( )

A、 未病先防

B、 欲病施治

C、 既病防变

D、 愈后防复

E、 劳逸结合影响体

答案:ABCD

解析:治未病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指的是在人体尚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预防保健的方法,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治未病的四个层面包括: A. 未病先防: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等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B. 欲病施治:指的是在早期发现身体出现不适或潜在疾病风险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C. 既病防变:指的是对已经患病的人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病情恶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D. 愈后防复:治疗疾病后,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管理,防止疾病的复发。 举个例子,就好比我们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就像是给身体“加把防护盾”,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及时去医院检查,就像是在疾病初期就开始治疗;治疗疾病后,要继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像是在痊愈后也要继续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治未病的理念就是通过这些方法,让我们的身体始终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104.水肿患者中湿热壅盛型的护治原则是( )

A.  疏风解表、宣肺利水

B.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C.  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D.  清热利湿、疏理气机

E.  温阳健脾、利水去湿

解析:湿热壅盛型水肿患者的护治原则是清热利湿、疏理气机。这种类型的水肿主要是由于体内湿热蕴结,气机不畅所致。因此,需要清热利湿以消除湿热,疏理气机以促进体内气血运行。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湿热就像是一团浓重的雾气笼罩在山谷中,使得空气变得潮湿闷热,气机不畅。为了消除这种湿热,我们需要清除浓重的雾气,让空气清新起来,这样气机才能畅通。所以在护治湿热壅盛型水肿患者时,就需要采取清热利湿、疏理气机的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dd48-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气的固摄力不足,最易导致血液循环的何种病变( )

A.  血滞

B.  血瘀

C.  血肿

D.  出血

E.  血寒

解析:答案:D 出血 解析:气的固摄力不足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出血。在中医理论中,气的作用是推动血液循环,如果气的作用不足,就会导致血液凝固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出血现象。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气想象成一个水泵,血液是被泵送的水。如果水泵的功率不足,水就无法被有效地泵送,容易出现漏水现象。同样,如果气的固摄力不足,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出血病变。所以,保持气的固摄力对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非常重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8e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急惊风邪陷心肝证的主症有( )

A.  高热烦躁

B.  呕吐腹痛

C.  四肢欠温

D.  反复抽搐

E.  神昏谵语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急惊风邪陷心肝证的主要症状的多选题。急惊风邪陷心肝证是中医中的一种疾病证型,主要表现为心肝受邪风侵袭而引起的症状。 A. 高热烦躁:急惊风邪陷心肝证患者常常会出现高热和烦躁的症状,这是因为邪风侵袭导致体内热量增加,引起发热和情绪不稳定。 B. 呕吐腹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和腹痛的症状,这是因为心肝受邪风侵袭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引起消化系统问题。 C. 四肢欠温:四肢欠温是急惊风邪陷心肝证的常见症状之一,这是因为邪风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四肢末端温度下降。 D. 反复抽搐: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抽搐的症状,这是因为心肝受邪风侵袭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抽搐。 E. 神昏谵语:神昏谵语是急惊风邪陷心肝证的典型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语无伦次的症状,这是因为心肝受邪风侵袭导致脑部功能紊乱。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急惊风邪陷心肝证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烦躁、反复抽搐和神昏谵语。希望这个生动的解释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de0-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在气机升降失常的病变中,以哪些脏腑升降失常最为重要( )

A.  肺

B.  肝

C.  脾

D.  胃

E.  肾

解析:在气机升降失常的病变中,肝和脾的升降失常是最为重要的。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疏泄,包括了肝气的疏泄作用,如果肝气升降失常,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头痛、眩晕等症状。脾主运化,脾气升降失常会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胃失调,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这时候,中医会通过调理肝气和脾气的升降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因此,了解肝和脾的升降失常对于中医治疗和调理非常重要。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536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9.邪正盛衰何种情况,致使病势迅速恶化( )

A.  正胜邪退

B.  邪去正虚

C.  邪盛正虚

D.  邪正相持

E.  正盛邪虚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的邪正盛衰关系。在中医理论中,邪气和正气是人体内部的两种力量,正气代表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邪气则代表外来的病邪。当邪气盛而正气虚时,病势会迅速恶化。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感冒了,正气不足,此时突然又被寒邪入侵,邪气盛而正气虚,就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发展成更严重的疾病。这就是邪盛正虚的情况。 因此,中医强调在治疗疾病时要调整邪正盛衰的平衡,增强正气,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促进康复。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邪盛正虚这种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f78-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眼眶周围黑是因为( )

A.  瘀血

B.  肾虚

C.  水饮

D.  痛证

E.  寒湿

解析:首先,眼眶周围黑是因为肾虚、水饮和寒湿。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 A. 瘀血:瘀血是指血液在经络中不畅通,导致淤积在局部形成瘀滞。如果眼眶周围黑是因为瘀血,可能会伴随其他症状如疼痛、淤血等。 B. 肾虚:在中医理论中,肾主水,肾虚会导致水液代谢失调,容易出现水肿的情况。如果眼围周围黑是因为肾虚,可能会伴随其他肾虚症状如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 C. 水饮:水饮是指体内水液代谢失调,导致水液停留在体内形成水肿。如果眼围周围黑是因为水饮,可能会伴随其他水饮症状如尿少、浮肿等。 D. 痛证:痛证是中医术语,指疼痛症状。眼围周围黑通常不是由痛证引起的。 E. 寒湿:寒湿是中医术语,指寒冷湿气侵袭体内,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如果眼围周围黑是因为寒湿,可能会伴随其他寒湿症状如关节疼痛、身体沉重等。 因此,眼围周围黑通常是由肾虚、水饮和寒湿引起的。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1d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有防止出血功能的脏是(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中有防止出血功能的脏器。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因此,肝和脾都有一定的防止出血的功能。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理解:我们知道,肝在中医中主要负责疏泄功能,类似于身体的调节器。如果肝功能正常,可以保持血液的平衡,避免出现过多的出血情况。而脾主要负责运化功能,类似于身体的消化系统,如果脾功能正常,可以帮助身体吸收养分,维持血液的稳定性,也有助于防止出血的发生。 因此,肝和脾都有一定的防止出血功能,选项BC是正确答案。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36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气陷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A.  少气倦怠

B.  四肢不温

C.  头晕眼花

D.  月经过多

E.  内脏下垂

F.

G.

H.

I.

J.

解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fb0-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肾虚血型瘀癥痕的首选方是( )

A.  香棱丸

B.  苍附导痰丸

C.  清热调血汤

D.  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E.  大黄牡丹汤

解析:首先,肾虚血型瘀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干燥、月经不调等。在中医理论中,肾主水,肾虚则水液不能代谢,容易形成痰浊、瘀血等症状。因此,治疗肾虚血型瘀症状时,首选方应该是具有补肾益水、祛瘀调经的药方。 选项A的香棱丸主要用于治疗气血不足、气滞血瘀等症状;选项B的苍附导痰丸主要用于治疗痰浊、痰火等症状;选项C的清热调血汤主要用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症状。 而选项D的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则是针对肾虚血型瘀症状而设计的药方,能够同时补肾益水、祛瘀调经,从根本上调理肾虚引起的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水缸,肾就像是水缸的水龙头,负责调节水的流动。如果水龙头出现问题,水缸里的水就会停滞不流动,容易滋生细菌和污垢。而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就好比修复水龙头,让水缸里的水重新流动起来,清洁干净,不再滞留和积聚痰浊、瘀血等问题。希望通过这个比喻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530-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望色十法”中,面色由夭转泽,说明( )

A.  病邪自里出表

B.  病由阴转阳

C.  病由实转虚

D.  病虽久而邪将解

E.  病由重转轻

解析:答案:E. 病由重转轻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面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面色由夭转泽,意味着病情由重转轻,即病情逐渐好转。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病邪逐渐被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所消除,病情得到缓解。举个例子,就像是一场感冒,开始时面色苍白无神,但随着治疗和休息,面色逐渐变得红润有光泽,病情也逐渐好转。所以,观察面色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发展和变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618-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