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9.将注意力整日集中在疾病上的患者,宜采用的情志护理方法是( )

A、 移情易性

B、 说理开导

C、 以情胜情

D、 宣泄解郁

E、 释疑解惑

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A. 移情易性 移情易性是指将患者的情感转移至其他方面,从而减轻对疾病的过度关注。对于将注意力整日集中在疾病上的患者,采用移情易性的情志护理方法可以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整天担心自己的病情会恶化,导致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可以引导他参加一些兴趣班、社交活动或者做一些喜欢的事情,让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从而减轻对疾病的过度关注,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39.将注意力整日集中在疾病上的患者,宜采用的情志护理方法是( )

A、 移情易性

B、 说理开导

C、 以情胜情

D、 宣泄解郁

E、 释疑解惑

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A. 移情易性 移情易性是指将患者的情感转移至其他方面,从而减轻对疾病的过度关注。对于将注意力整日集中在疾病上的患者,采用移情易性的情志护理方法可以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整天担心自己的病情会恶化,导致情绪低落。护理人员可以引导他参加一些兴趣班、社交活动或者做一些喜欢的事情,让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从而减轻对疾病的过度关注,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70.黄疸的病理表现有哪两端( )

A.  湿热

B.  寒湿

C.  湿滞

D.  寒凝

E.  痰滞

解析:黄疸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之一,病理表现主要有湿热和寒湿两端。 湿热型黄疸主要表现为黄疸色泽比较深,伴有口苦、口干、尿黄等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湿热蕴结导致气机不畅,黄疸色泽加深。 寒湿型黄疸则主要表现为黄疸色泽较浅,伴有恶寒、肢体酸痛、腹胀等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湿寒凝结导致气机郁滞,黄疸色泽较浅。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水流畅通的河道,如果河道中积聚了湿热的垃圾,就会导致水流变混浊,形成湿热型黄疸;如果河道中积聚了寒湿的冰块,就会导致水流受阻,形成寒湿型黄疸。因此,中医治疗黄疸时会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恢复体内的平衡状态。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黄疸的病理表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f0d0-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新起恶寒重,发热轻,最常见于( )

A.  里寒证

B.  伤风证

C.  表热证

D.  表寒证

E.  半表半里证

解析:这道题目是在考察中医诊断中的一种情况,即新起恶寒重、发热轻的症状。根据中医理论,这种情况最常见于表寒证。 表寒证是指外感寒邪入侵体表,导致恶寒重、发热轻的症状。比如,有人在寒冷的天气里突然淋雨了,然后出现了恶寒重的感觉,但体温却并不高,这就是典型的表寒证症状。 举个例子,就好比你在冬天里穿得不够暖,突然被冷风吹到了,感觉全身发冷,但是体温却没有明显升高,这时候就属于表寒证。治疗表寒证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温补的中药或针灸来驱散体表的寒邪,恢复身体的正常状态。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表寒证这个概念,记住这道题的答案是D,表寒证。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a00-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肺胀之阳虚水泛证当选下列何护治原则( )

A.  温肺散寒、降逆涤痰

B.  清肺泄热、降逆平喘

C.  涤痰祛痰、泻肺平喘

D.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E.  温阳化饮、宣肺平喘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肺胀之阳虚水泛证的护理原则。在中医护理中,肺胀之阳虚水泛证是指肺气虚弱,阳气不足,水液内停,痰浊内盛,导致肺胀、喘息、咳嗽等症状。 正确的护治原则应该是温阳化饮、宣肺平喘。这意味着要通过温阳的方法来化解水液内停的情况,同时宣肺平喘,帮助肺气通畅,减轻喘息的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是在寒冷的冬天,一个人因为身体阳气不足,导致肺部有痰浊内盛的情况,出现了喘息、咳嗽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喝温热的药汤来温暖身体,化解痰浊,同时通过呼吸操练等方法来宣肺平喘,帮助恢复正常呼吸。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肺胀之阳虚水泛证的护理原则。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cda8-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与水湿痰饮形成的相关脏腑是( )

A.  肺

B.  膀胱

C.  三焦

D.  脾

E.  肾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中医理论中的痰湿概念。在中医看来,痰湿是一种病理体质,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失常,最终形成痰湿。而与水湿痰饮形成相关的脏腑有肺、膀胱、三焦、脾和肾。 A. 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通畅则水液代谢正常,若肺气不畅,容易形成痰湿。 B. 膀胱:在中医理论中,膀胱主导水液代谢,若膀胱功能失调,容易导致水湿痰饮。 C. 三焦:三焦在中医中负责水液代谢的调理,若三焦功能失调,也容易形成痰湿。 D. 脾:脾主运化水湿,若脾气虚弱,水湿无法代谢,容易形成痰湿。 E. 肾:肾主水,若肾功能失调,也容易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 因此,以上五个脏腑都与水湿痰饮形成有关,是中医治疗痰湿病症时需要重点调理的脏腑。希望通过这些联想和例子,你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f78-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下列列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 )

A.  汗

B.  尿

C.  粪

D.  呕吐物

E.  呼气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津液的排泄途径,津液在中医理论中是指人体内的液体代谢产物。津液的排泄途径有多种,包括汗、尿、粪和呼气。 A. 汗是人体通过皮肤排出的液体,其中含有水分和少量的盐分等代谢产物。 B. 尿是由肾脏排出的液体,其中含有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C. 粪是经过消化系统处理后从肛门排出的固体废物,其中包含了消化过程中无法吸收的残渣和代谢产物。 E. 呼气是人体通过呼吸作用排出的气体,其中含有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D. 呕吐物并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呕吐是一种身体反应,通常是为了排出胃中的有害物质或刺激物。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BCE。希望通过这些例子和解析,你能更好地理解津液的排泄途径。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0bb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中医的预防思想,主要体现在( )

A.  标本兼顾

B.  扶正祛邪

C.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D.  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生活习惯,用药亦有所区别

E.  以上均非

解析:题目知识点[中医预防思想] 题目解析: 中医的预防思想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即在人体尚未发生疾病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在已经患病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此外,中医预防思想还包括扶正祛邪和标本兼顾等方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1e-eaf8-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6.积聚可遵医嘱药熨,热熨疼痛部位。下列哪证不宜此法( )

A.  肝郁脾虚证

B.  脾肾阳虚证

C.  肝肾阴虚证

D.  食滞痰阻证

E.  脾肾阴虚证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疗法中的熨法。熨法是一种通过热敷或热熨的方法来治疗疾病的中医疗法。 在中医理论中,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阴虚证都属于虚证,适合使用熨法来治疗。而食滞痰阻证则属于实证,不适合使用熨法来治疗。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食滞痰阻证类似于消化系统中出现的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这种情况下使用熨法可能会加重胃部不适,不利于病情的缓解。因此,在治疗食滞痰阻证时,应该选择其他适合的疗法,如药物治疗或针灸疗法。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食滞痰阻证不适合使用熨法来治疗。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如果需要更多例子或者解释也可以告诉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d96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4.疫毒痢好发年龄是( )

A.  青壮年

B.  10~14岁

C.  2~7岁

D.  2岁以下

E.  老年

解析:疫毒痢是一种传染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在不同年龄段,疫毒痢好发的年龄也有所不同。根据中医的经验,疫毒痢好发于2~7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感染疫毒痢。 举个例子,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城堡,免疫系统就像城墙一样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外界侵害。2~7岁的儿童的城墙可能还没有修建得很坚固,容易被疫毒痢这种“入侵者”攻破。因此,家长们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格外注意卫生,避免感染疫毒痢。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疫毒痢好发年龄是2~7岁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61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

A.  《黄帝内经》

B.  《诸病源候论》

C.  《伤寒杂病论》

D.  《神农本草经》

E.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解析:这道题目问的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什么,选项B是《诸病源候论》。这本书是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中医学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诸病源候论》系统地总结了疾病的病因、病机、病证和辨证施治的方法,对中医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理解,就好比《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的“圣经”,里面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就像是一座宝库,医生们可以从中获取治病的灵感和方法。通过学习这本书,医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病因和病机,从而更准确地辨证施治,提高治疗效果。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df4-c948-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4.“血之余”是指( )

A.  发

B.  爪

C.  筋

D.  髓

E.  齿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血液是非常重要的,被称为“血之余”。血液在中医中有着多种功能,如滋养身体组织、濡润筋骨、保持心血通畅等。在五脏六腑中,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肺主气,肾藏精。因此,血液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中医中,血液的形成离不开脏腑的协调工作。血液主要由脏腑的精气和水谷精微所化生,经过脏腑的转化而形成。其中,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宣发,肾主藏精。这些脏腑的功能协调作用,保证了血液的正常生成和循环。 因此,了解“血之余”是指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对于血液的重视和对脏腑功能的认识。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f78-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