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64.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

A、 风邪

B、 暑邪

C、 寒邪

D、 湿邪

E、 热邪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外邪犯胃引起胃痛的发病原因。在中医理论中,外邪是指外界的病邪侵入人体,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在外邪中,寒邪是最容易侵袭胃的邪气。当人体受寒邪侵袭时,会导致胃气凝滞,胃脘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胃是一个温暖的“火炉”,如果突然被寒风吹袭,就会导致火炉的火变得不够热,无法正常燃烧食物,从而引起胃痛和消化不良的情况。 所以,寒邪是外邪犯胃引起胃痛最为常见的邪气。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25.以下哪一项属于肝胃不和恶阻(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53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胰瘅推拿手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820-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3c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4.脏腑互为表里,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748-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下列除哪一项外,皆为津液的生理功能(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4f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亡阴证的中医治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138-c08d-7791b12e10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下列有关气血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8e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9.患儿,8岁,低热、流清涕,咳嗽24小时后出小红疹,数小时到1天后,大多变成椭圆形疱疹,疹壁薄,泡浆清亮,根盘红晕,疱疹稀疏,以躯干为多。舌淡苔薄白,
脉浮数。护治原则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5b0-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六淫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如(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5360-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以下关于穴位注射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f6-ee1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64.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

A、 风邪

B、 暑邪

C、 寒邪

D、 湿邪

E、 热邪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外邪犯胃引起胃痛的发病原因。在中医理论中,外邪是指外界的病邪侵入人体,导致身体出现不适。在外邪中,寒邪是最容易侵袭胃的邪气。当人体受寒邪侵袭时,会导致胃气凝滞,胃脘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胃是一个温暖的“火炉”,如果突然被寒风吹袭,就会导致火炉的火变得不够热,无法正常燃烧食物,从而引起胃痛和消化不良的情况。 所以,寒邪是外邪犯胃引起胃痛最为常见的邪气。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25.以下哪一项属于肝胃不和恶阻( )

A.  妊娠早期,喜食酸味,择食厌食,恶心欲吐

B.  妊娠早期,饮食不进,呕吐痰涎

C.  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烦渴口苦

D.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不能进食,食入即吐,或呕吐清涎

E.  妊娠早期,呕吐剧烈;反复发作,呕出胆汁,或夹有血液

解析:答案:C. 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烦渴口苦 解析:肝胃不和恶阻主要表现为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口苦、口渴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胃主受纳,肝胃不和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联想例子:想象一下,肝胃就像是一个合作默契的团队,肝负责疏泄,胃负责受纳。如果这个团队出现了不和谐的情况,比如肝胃不和,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就好像是一个团队中有人不愿意合作,工作效率就会下降,最终导致团队整体的运转出现问题。所以,肝胃不和恶阻就是肝胃合作不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53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胰瘅推拿手法正确的是( )

A.  医者左手放于患者右胁下(肝区)

B.  医者右手放于患者左胁下(胰腺部位)

C.  医者右手放于患者右胁下(肝区)

D.  医者左手放于患者左胁下(胰腺部位)

E. 拇指朝胆管方向,同时按压腹壁

解析:胰瘅推拿手法是中医护理中常用的一种手法,用于帮助调理胰腺功能。正确的胰瘅推拿手法是医者左手放于患者右胁下(肝区),医者右手放于患者左胁下(胰腺部位),拇指朝胆管方向,同时按压腹壁。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手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胰腺就像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小工厂,负责生产消化酶和胰岛素等重要物质。但是有时候,这个小工厂可能会出现问题,比如消化不良或者胰腺炎等疾病。这时候,就需要用胰瘅推拿手法来帮助调理胰腺功能。 在进行胰瘅推拿手法时,医者的左手放在患者的右胁下,这个位置对应着肝脏的区域,可以帮助促进气血运行,调理肝脏功能。医者的右手放在患者的左胁下,这个位置对应着胰腺部位,可以直接按压胰腺区域,帮助促进胰腺的功能。同时,拇指朝胆管方向按压腹壁,可以帮助疏通胆管,促进胆汁的排泄。 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和解释,相信你已经对胰瘅推拿手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记住,正确的手法和位置非常重要,只有正确操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记住这个知识点,加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820-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

A.  暑邪

B.  燥邪

C.  风邪

D.  火邪

E.  寒邪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中关于邪气的性质和特点。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风邪。 风邪是一种外邪,具有上行浮动、变化无常的特点。当风邪侵袭人体时,常常表现为症状突然、变化快、病情波动等特点。风邪易袭阳位,即易侵犯人体的阳气,导致病情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风邪就像是一阵狂风,来势汹汹,很容易袭击到人体的阳气,让人感觉燥热、发热等症状。所以,风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容易影响人体的阳气,导致一系列症状。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风邪的特点和易袭阳位的性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3c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4.脏腑互为表里,正确的是( )

A.  心与大肠

B.  肾与膀胱

C.  肺与三焦

D.  胃与小肠

E.  肝与胆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脏腑互为表里是指人体内的脏腑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正确的脏腑互为表里的配对有: B. 肾与膀胱:肾主水,膀胱贮藏尿液,肾气虚则膀胱功能失常,如尿频、尿急等。 E. 肝与胆:肝主疏泄,胆主宣发,肝气郁结易导致胆石形成,胆石引起胆囊炎等疾病。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好比肾和膀胱的关系就像是一个水桶和一个水龙头。水桶(肾)负责储存水,水龙头(膀胱)负责控制水的流动。如果水桶有问题,比如漏水或者容量不足,那么水龙头就无法正常工作;反之,如果水龙头坏了,就会影响到水桶的使用。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就体现了脏腑互为表里的理论。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748-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下列除哪一项外,皆为津液的生理功能( )

A.  润泽肌肤

B.  滑利关节

C.  组成血液

D.  通利三焦

E.  充养脑髓

解析:答案:D。津液在中医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主要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体液、血液等。津液的生理功能包括润泽肌肤,保持皮肤的湿润和光滑;滑利关节,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顺畅运动;组成血液,津液是构成血液的重要成分之一;充养脑髓,津液可以滋养大脑和神经系统,维持其正常功能。 通利三焦是指中医理论中的三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是人体内的三个功能区域。通利三焦是指保持三焦功能的正常运转,促进气血运行,调节水液代谢等。通利三焦并不是津液的生理功能,因此答案为D。希望通过这个解析你能更好地理解津液的重要性和功能。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4f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亡阴证的中医治法是( )

A.  清心开窍

B.  清热化痰

C.  温阳化痰

D.  救阴敛阳,固脱醒神

E.  回阳救逆

解析:亡阴证是中医术语,指的是阴虚阳亢,阴阳失衡的病证。治疗亡阴证的中医治法是救阴敛阳,固脱醒神。这种治法主要是通过滋阴润燥,平衡阴阳,使阴阳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房子,阴阳平衡就好比是房子的结构稳固,房子里的家具摆放整齐。如果阴阳失衡,就好比房子倾斜,家具乱七八糟,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救阴敛阳的治疗,就像是修补房子,重新摆放家具,让房子恢复稳定,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亡阴证的中医治法是救阴敛阳,固脱醒神。记住,保持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138-c08d-7791b12e10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下列有关气血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气能摄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生血

D.  血能行气

E.  血能载气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目。气和血在中医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气是人体内的精气之源,具有推动作用;而血则是滋养身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A. 气能摄血: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气的作用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促进血液的吸收和循环。 B. 气能行血:这句话也是正确的,因为气的推动作用可以帮助血液在体内流动,保持血液循环畅通。 C. 气能生血:这句话也是正确的,因为气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生成,保持血液的充足。 D. 血能行气: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在中医理论中,血是不能自行流动的,需要依靠气的推动作用才能在体内循环。 E. 血能载气: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血液中含有氧气和养分,可以通过循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D,血不能行气。希望通过这个解析你能更好地理解气血关系的概念。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如果需要更多例子或者深入了解其他相关知识,也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助你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8e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9.患儿,8岁,低热、流清涕,咳嗽24小时后出小红疹,数小时到1天后,大多变成椭圆形疱疹,疹壁薄,泡浆清亮,根盘红晕,疱疹稀疏,以躯干为多。舌淡苔薄白,
脉浮数。护治原则是( )

A.  疏风散热

B.  辛凉解表

C.  解毒利湿

D.  清热解毒

E.  镇惊熄风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了中医护理的原则,针对患儿出现的症状进行护理。根据描述,患儿出现了低热、流清涕、咳嗽并伴有红疹,疹变成椭圆形疱疹,疹壁薄,泡浆清亮,根盘红晕,疱疹稀疏,以躯干为多,舌淡苔薄白,脉浮数。根据这些症状,护治原则应该是疏风散热和解毒利湿。 首先,疏风散热是指通过中药或其他方法,帮助患儿排出体内的风邪和热邪,以减轻症状。比如可以使用一些辛凉的药物来散发体内的风热,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其次,解毒利湿是指通过中药或其他方法,帮助患儿清除体内的毒邪和湿邪,以促进病情康复。可以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帮助患儿清除体内的毒邪,加快康复过程。 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患儿的身体是一座花园,风邪和热邪就像是花园里的杂草和虫害,解毒利湿和疏风散热就像是园丁在精心照料花园,清除杂草和虫害,让花园重新恢复生机。 通过这样的联想和例子,希望你能更加深入理解中医护理的原则,以及如何根据患儿的症状进行正确的护理。希望我的解析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5b0-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六淫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如( )

A.  春多热病

B.  夏多暑病

C.  秋多风病

D.  冬多寒病

E.  长夏多湿病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中医六淫理论,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它们是外邪入侵人体导致疾病的原因。根据季节性变化,不同的六淫在不同的季节更容易引发相应的疾病。 B. 夏多暑病:夏季气温高,人体容易受暑邪侵袭,导致中暑等疾病。 D. 冬多寒病:冬季气温低,人体容易受寒邪侵袭,导致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 E. 长夏多湿病:长夏时节潮湿多雨,人体容易受湿邪侵袭,导致湿疹、风湿等疾病。 举个例子来说,夏天很热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在户外暴晒过久,就容易中暑,出现头晕、恶心、皮肤发热等症状。这就是暑邪侵袭导致的暑病。所以,了解六淫季节性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5360-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以下关于穴位注射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B.  取穴,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C.  注射器排空空气

D.  针尖刺入穴位后回抽有血后再注人药物

E.  药物注射完毕后快速拔针,无菌棉签按压针孔

解析:答案:D。在穴位注射时,针尖刺入穴位后不应该回抽有血后再注入药物。这样做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为可能会引入细菌到药物中。正确的做法是在确定穴位后,直接注入药物。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我们在喝水时,如果杯子里有杂质,我们会选择倒掉这些水而不是再往里加入更多的杂质。同样,在穴位注射时,如果回抽有血再注入药物,就好像在“污水”中再添加了“杂质”,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所以,在穴位注射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注射的安全和有效性。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f6-ee1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