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09.水肿患者湿热壅盛型的中药汤剂服法为( )

A、 汤剂宜饭前温服,防呕吐

B、 汤药浓煎,饭前温服

C、 汤剂宜凉服

D、 汤剂宜慢煎

E、 中药宜武火快煎,热服,服后盖被取微汗,汗后及时处理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肿患者湿热壅盛型的中药汤剂服法。正确答案是A. 汤剂宜饭前温服,防呕吐。 在中医中,水肿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而引起的症状,而湿热壅盛型则是水肿的一种表现。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中药汤剂的服法非常重要。汤剂宜饭前温服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吸收药物,同时也可以减少因药物刺激胃黏膜而引起的呕吐反应。 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们吃饭前先喝一杯温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食物一样。所以,对于水肿患者湿热壅盛型的中药汤剂,正确的服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4.奇经与正经的区别(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1158-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2.破伤风针刺时选用的穴位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050-c08d-7791b12e10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用补气法来治疗失血,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外用酒剂的功效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158-08e8-c08d-7791b12e10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下列哪些属于肝胆湿热型蛇串疮患者的证候表现(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820-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大实而有羸状”的病理机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7a8-c08d-7791b12e10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血虚证不包括下列哪项(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644-26c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4.小儿惊风属急症,变化迅速,威胁患儿生命,并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直接引发急惊风的因素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de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下列哪味中药需包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07d0-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癥瘕病位主要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60e8-c08d-7791b12e10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09.水肿患者湿热壅盛型的中药汤剂服法为( )

A、 汤剂宜饭前温服,防呕吐

B、 汤药浓煎,饭前温服

C、 汤剂宜凉服

D、 汤剂宜慢煎

E、 中药宜武火快煎,热服,服后盖被取微汗,汗后及时处理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水肿患者湿热壅盛型的中药汤剂服法。正确答案是A. 汤剂宜饭前温服,防呕吐。 在中医中,水肿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而引起的症状,而湿热壅盛型则是水肿的一种表现。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中药汤剂的服法非常重要。汤剂宜饭前温服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吸收药物,同时也可以减少因药物刺激胃黏膜而引起的呕吐反应。 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们吃饭前先喝一杯温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食物一样。所以,对于水肿患者湿热壅盛型的中药汤剂,正确的服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4.奇经与正经的区别( )

A.  没有与脏腑络属关系

B.  彼此无交接、流注关系

C.  没有表里配合

D.  无本经腧穴

E.  奇经无手足之分

解析:奇经与正经是中医经络系统中的两个重要部分。它们之间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A. 奇经与正经没有与脏腑络属关系。正经与脏腑络属关系密切,奇经则没有与具体的脏腑器官直接联系。 B. 奇经与正经彼此无交接、流注关系。正经之间有交接、流注的关系,而奇经之间并没有这种关系。 C. 奇经与正经没有表里配合。正经中的经络与脏腑器官有表里关系,而奇经则没有这种配合。 D. 奇经无本经腧穴。正经有自己的本经腧穴,而奇经没有独立的本经腧穴。 E. 奇经无手足之分。正经中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等手足之分,而奇经没有这种区分。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正经是一个有序的系统,每个经络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就像一个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各司其职;而奇经则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也在整个经络系统中发挥作用,但与正经有着明显的区别,就像一个自由职业者一样,独立行动,没有固定的归属。通过这样的比喻,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奇经与正经的区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1158-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2.破伤风针刺时选用的穴位错误的是( )

A.  足三里

B.  风池

C.  下关

D.  合谷、曲池、外关

E.  大椎、风府、后溪

解析:正确答案是A. 足三里。 破伤风针刺时选用的穴位主要是风池、下关、合谷、曲池、外关、大椎、风府、后溪等。足三里虽然是一个常用的穴位,但并不是破伤风针刺时选用的穴位。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伤口感染后。针刺疗法是中医治疗破伤风的一种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加速伤口愈合。在针刺时选用正确的穴位是非常重要的,足三里虽然是一个常用的穴位,但并不适合用于破伤风的针刺治疗。因此,在治疗破伤风时,医生会选择风池、下关、合谷等穴位进行针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050-c08d-7791b12e10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用补气法来治疗失血,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  气能生血

B.  血能生气

C.  气能摄血

D.  阴阳互根

E.  气旺血足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补气法治疗失血的理论依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个选项的解释: A. 气能生血:在中医理论中,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气的充足可以促进血液的生成和循环。 B. 血能生气:血液中含有氧气和养分,可以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有助于气的生成。 C. 气能摄血:气的运行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失血后血液恢复。 D. 阴阳互根: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阴阳平衡有利于气血的生成和循环。 E. 气旺血足:气旺表示身体机能旺盛,血足表示血液充足,这是身体健康的表现。 因此,选项A、C、D、E是正确的。通过补气法来治疗失血,可以促进气血的生成和循环,帮助身体恢复健康。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们的身体是一台机器,气就像是机器的动力源,血液就像是机器的润滑油,只有动力源充足,润滑油充足,机器才能正常运转。所以在失血后,补充气血就像是给机器加油加电一样,让身体恢复健康。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外用酒剂的功效有( )

A.  体虚补养

B.  风湿痹痛

C.  跌打损伤

D.  消肿止痛

E.  杀虫止痒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外用酒剂的功效的多选题。外用酒剂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药物形式,具有多种功效。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每个选项: A. 体虚补养:外用酒剂通常用于外治,对于体虚补养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B. 风湿痹痛:外用酒剂可以通过温热作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风湿痹痛的症状,所以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C. 跌打损伤:外用酒剂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处理跌打损伤引起的肿胀和疼痛,因此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 D. 消肿止痛:外用酒剂中的一些成分可以帮助减轻局部的肿胀和疼痛,所以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E. 杀虫止痒:外用酒剂并不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所以这个选项不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和D。外用酒剂主要适用于风湿痹痛和消肿止痛的情况。希望通过这个解析你能更好地理解外用酒剂的功效。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158-08e8-c08d-7791b12e10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下列哪些属于肝胆湿热型蛇串疮患者的证候表现( )

A.  夜寐不安

B.  大便干,小便黄

C.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

D.  伴口苦咽干,急躁易怒

E.  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肝胆湿热型蛇串疮患者的证候表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个选项的解释: A. 夜寐不安:肝胆湿热型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失眠、夜间睡眠质量差的情况。 B. 大便干,小便黄:肝胆湿热型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大便干燥、小便颜色偏黄的情况。 C.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肝胆湿热型的患者舌头会呈现红色,舌苔可能呈现薄黄或黄腻。 D. 伴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肝胆湿热型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口苦、咽干的症状,情绪上容易急躁易怒。 E. 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肝胆湿热型的患者皮肤可能会呈现潮红,出现疱壁紧张的情况,同时还会感到灼热刺痛。 因此,正确答案是BCDE。希望通过这些解释你能更好地理解肝胆湿热型蛇串疮患者的证候表现。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820-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大实而有羸状”的病理机制是( )

A.  邪气亢盛,正气不足

B.  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C.  正气强盛,邪气有余

D.  邪实正虚,虚实错杂

E.  实邪结滞,气血不达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了中医理论中关于病理机制的理解。选项E“实邪结滞,气血不达”是描述“大实而有羸状”的病理机制的。这种情况下,实邪结聚在体内,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无法达到身体各处,从而出现了体形肥胖但却有虚弱无力的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一个房间里堆满了各种杂物,通道被堵塞,空气无法流通,这个房间就会显得拥挤而闷热。类似地,如果体内实邪结滞,气血无法畅通,就会导致身体肥胖但却虚弱无力的情况。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大实而有羸状”的病理机制,记住实邪结滞,气血不达这个关键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我会尽力帮助你理解和掌握知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7a8-c08d-7791b12e10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血虚证不包括下列哪项( )

A.  心血虚证

B.  肝血虚证

C.  血虚肠燥证

D.  血虚肤燥生风证

E. 肺血虚证

解析:题目知识点[中医证候分类] 题目解析: 血虚证是中医证候分类中的一种,指机体失去调节血液生成、循环、代谢等功能而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如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选项中除了肺血虚证外,其他四种均为血虚证的表现类型。因此,选E肺血虚证为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644-26c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4.小儿惊风属急症,变化迅速,威胁患儿生命,并影响小儿智力发育,直接引发急惊风的因素包括( )

A.  痰

B.  热

C.  风

D.  湿

E.  燥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小儿惊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惊厥、抽搐等症状。直接引发急惊风的因素包括痰、热和风。 首先,痰在中医理论中是一种病邪,可以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当小儿体内有痰湿阻滞时,容易引发惊风症状。 其次,热是一种病邪,具有炎热、燥热的特性。当小儿体内有热邪盛行时,会导致热毒内蕴,引发高热、抽搐等症状。 最后,风是一种外邪,具有变化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当小儿受到外风侵袭时,容易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惊厥、抽搐等症状。 因此,痰、热和风是直接引发小儿惊风的因素。在治疗小儿惊风时,中医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取清热解毒、祛痰化痰、祛风止痉等方法,以达到平复病邪,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de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下列哪味中药需包煎( )

A.  旋覆花

B.  陈皮

C.  连翘

D.  甘草

E.  黄芪

解析:答案:A. 旋覆花 解析:包煎是一种中药煎煮方法,指将药物包裹在纱布或纸包中煎煮。旋覆花是一味中药,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感冒等症状。由于旋覆花的药性较轻,包煎可以减少药性流失,使药效更好地发挥。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旋覆花就像是一个小花朵,需要被包裹在一个小袋子里,然后放入水中煎煮。这样,旋覆花的药性就不会随着水的流失而减少,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就像是花朵在水中绽放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旋覆花需要包煎的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07d0-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癥瘕病位主要在( )

A.  子宫

B.  胞脉

C.  冲任

D.  肝、肾、脾

E.  带脉

解析:答案是ABC。 解析:癥瘕病位主要在子宫、胞脉和冲任。子宫在女性身体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孕育生命的器官,如果子宫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癥瘕病。胞脉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贯穿脏腑经络的脉络,如果胞脉受阻,也容易引发癥瘕病。冲任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经脉,如果冲任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到子宫和胞脉的功能,从而引发癥瘕病。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女性出现子宫功能失调的症状,比如月经不调、痛经等,中医可能会认为是癥瘕病位在子宫、胞脉和冲任,需要通过调理这些部位来恢复身体的平衡和健康。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癥瘕病位在子宫、胞脉和冲任的概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60e8-c08d-7791b12e10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