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6患者,男,52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可诊断为( )

A、 行痹

B、 痛痹

C、 着痹

D、 热痹

E、 项痹

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A. 行痹 行痹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等症状。这种病证多由外感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关节受阻而出现痛痹的症状。 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行痹的临床表现,即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在中医诊断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舌脉情况来进行辨证论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座桥梁,如果有了行痹这种病证,就好比桥梁上的关节出现了问题,导致行人无法顺畅通行,需要及时修缮才能恢复正常运行。希望这个比喻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行痹这个病证。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72.咯血肺热雍盛型中医治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520-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1.五色主病中,主虚证的病色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5b8-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神昏后期多转为何证(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908-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恶阻常见证候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d00-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津液的输布主要由何脏腑来完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60b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患者月经先后无定,量少色淡,伴唇甲色淡,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舌淡脉细,
证属(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bc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f7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患者出现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证属(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7e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治疗护理脱肛、胃下垂不同病症均采取升提中气法,属于护理原则的( )临床运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1e-eaf8-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胰瘅的针刺常用穴位正确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82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46患者,男,52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可诊断为( )

A、 行痹

B、 痛痹

C、 着痹

D、 热痹

E、 项痹

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A. 行痹 行痹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等症状。这种病证多由外感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关节受阻而出现痛痹的症状。 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行痹的临床表现,即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在中医诊断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舌脉情况来进行辨证论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座桥梁,如果有了行痹这种病证,就好比桥梁上的关节出现了问题,导致行人无法顺畅通行,需要及时修缮才能恢复正常运行。希望这个比喻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行痹这个病证。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72.咯血肺热雍盛型中医治法是( )

A.  清热泻肺、化痰止血

B.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C.  滋阴清热、润肺止血

D.  益气固脱

E.  回阳救逆

解析:这道题目是关于咯血肺热雍盛型中医治法的问题。在中医理论中,咯血是一种病症,通常是由于肺部热盛或肺气郁结导致的。而雍盛型则是指痰火郁结在肺部,导致咯血症状加重。 正确答案是A. 清热泻肺、化痰止血。在中医治疗中,对于咯血肺热雍盛型的病症,首先需要清热泻肺,即清除肺部的热盛病邪;其次需要化痰止血,帮助痰火排出,同时止血。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情康复。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你理解:想象一下肺部像一个炉子,如果炉子里的火太旺,就会导致炉子发热,产生烟雾。而如果炉子里的烟雾太多,就会导致烟雾冲出来,甚至引发火灾。所以,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就像是调节炉子一样,首先要降低火候,清除炉子里的热量,然后帮助烟雾排出,止血。 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医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的原理和方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520-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1.五色主病中,主虚证的病色有( )

A.  赤色

B.  白色

C.  黄色

D.  青色

E.  黑色

F.

G.

H.

I.

J.

解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5b8-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神昏后期多转为何证( )

A.  实证

B.  虚证

C.  虚实夹杂

D.  表证

E.  里证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神智是人体精神活动的表现,包括意识、思维、记忆、情绪等。神昏是指神志不清,意识模糊,常见于中风、脑出血等疾病。神昏后期多转为虚证和实证。 虚证是指机体功能减退,气血亏虚,常见于长期疾病、体虚、失血等情况。在神昏后期,由于疾病持续时间较长,机体消耗较大,容易出现虚证表现。 实证是指机体功能亢进,热毒内盛,常见于急性感染、中毒等情况。在神昏后期,如果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加重,容易出现实证表现。 因此,神昏后期多转为虚证和实证,即虚实夹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治疗要根据具体病情,既要补益虚弱之处,又要清热解毒,达到平衡调和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一个人长时间工作疲劳,身体虚弱,容易感冒发烧。这时候既需要补充营养、调整作息,又需要及时清热解毒,才能有效地恢复健康。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虚实夹杂的概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908-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恶阻常见证候包括( )

A.  恶心呕吐

B.  头晕厌食

C.  呃逆

D.  食入即吐

E.  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恶阻是指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恶阻多与胃气上逆有关,导致胃失和降,食入即吐,甚至呃逆等症状。 A. 恶心呕吐:恶阻的主要症状之一,孕妇常常感到恶心并且出现呕吐现象。 B. 头晕厌食:恶阻时,孕妇可能会感到头晕,食欲下降,对食物产生厌恶感。 C. 呃逆:呃逆是指反复发生的呃逆现象,也是恶阻常见的症状之一。 D. 食入即吐:恶阻时,孕妇可能会出现食入即吐的情况,即吃下食物后立即呕吐。 综上所述,恶阻常见的证候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厌食和食入即吐,因此选项ABD是正确的。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恶阻的症状和中医护理的相关知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d00-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津液的输布主要由何脏腑来完成( )

A.  肝

B.  肾

C.  肺

D.  三焦

E.  脾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医的知识,津液在中医理论中是指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液体。津液的输布主要由肝、肾、肺、三焦和脾来完成。 首先,肝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藏血之府”,主要负责储藏血液和调节血液的流动。肝的功能之一就是在津液的输布中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肾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先天之本”,主要负责水液代谢和调节体液平衡。肾对于津液的生成和输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肺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呼吸之官”,主要负责呼吸和气体交换。肺的功能不仅限于呼吸,还包括津液的输布。 第四,三焦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三焦之官”,主要负责水液代谢和渗透。三焦在津液的输布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最后,脾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后天之本”,主要负责消化吸收和营养输布。脾对于津液的生成和输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津液的输布主要由肝、肾、肺、三焦和脾这五个脏腑来完成。每个脏腑在中医理论中都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们共同协作,保证了津液在人体内的正常输布和代谢。希望这个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继续问我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60b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患者月经先后无定,量少色淡,伴唇甲色淡,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舌淡脉细,
证属( )

A.  气不摄血

B.  气随血脱

C.  气血两虚

D.  血虚

E.  气滞血瘀

解析:这道题目是在考察中医理论中的气血虚证。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主运动,血主养,二者密不可分。当气血失调时,就会出现各种症状。 根据题干描述的症状,患者月经先后无定,量少色淡,伴唇甲色淡,心悸失眠,头晕眼花,舌淡脉细,可以判断为血虚证。血虚主要表现为气血不足,导致月经不调、心悸失眠、头晕眼花等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辆车,气就好比是车的动力源,血就好比是车的燃料。如果车的动力源不足,燃料也不足,那么车就会出现无法正常行驶的问题,就像患者出现月经不调、心悸失眠等症状一样。因此,对于血虚证的患者,中医会通过调理气血,补充营养,来达到平衡身体的目的。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bc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

A.  外感性

B.  季节性

C.  地域性

D.  相兼性

E.  变化性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医六淫理论的共同特点。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它们是中医理论中描述外界病因的概念。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 A. 外感性:六淫都是外界因素,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进入体内引起疾病,所以都具有外感性。 B. 季节性:不同的六淫在不同的季节更容易发生。比如,寒邪多发生在冬季,暑邪多发生在夏季。 C. 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不同,导致六淫在不同地域的发病情况也不同。 D. 相兼性:六淫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导致病情复杂多变。 E. 变化性:六淫的病因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可能会随着环境、个体体质等因素而变化。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在寒冷的冬天突然被冷风吹到,就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导致感冒。这里就涉及到了外感性和季节性。又比如,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久了,容易受到湿邪的影响,导致关节疼痛。这就涉及到了地域性和变化性。希望通过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f7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患者出现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证属( )

A.  上热下寒证

B.  上寒下热证

C.  真寒假热证

D.  表热里寒证

E.  实中夹虚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辨证的知识。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发热、恶风、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可以判断为表热里寒证。 表热里寒证是指病邪先从表部入侵,引起发热、恶风等表证,同时又侵犯里脏,导致里寒症状,如大便溏泄、小便清长等。这种证候常见于感冒初期或外感热邪入侵的病情。 举个例子来说,就好像是外面天气很热,但是你进入了一个冷气房,身体感受到了外热内寒的情况。这时候,你可能会出现发热、恶风等外表症状,同时又有着里寒的症状,比如肚子疼、拉肚子等。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表热里寒证这个中医辨证。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7e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治疗护理脱肛、胃下垂不同病症均采取升提中气法,属于护理原则的( )临床运用。

A.  异病同治(护)

B.  同病异治(护)

C.  标本兼护

D.  寒因寒用

E.  通因通用

解析:知识点:中医护理原则。 解析:治疗护理脱肛、胃下垂不同病症均采取升提中气法,采取异病同治(护)的临床运用,即不同的疾病可以采取相同的治疗原则,这也是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选项A“异病同治(护)”是正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1e-eaf8-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胰瘅的针刺常用穴位正确的有( )

A.  足三里

B.  阳陵泉

C.  曲池

D.  合谷

E.  内关

解析:胰瘅是一种中医疾病名称,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针刺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正确的胰瘅的针刺常用穴位包括: A.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面,当膝盖弯曲时,膝眼下3寸的地方。 B. 阳陵泉:位于小腿前面,当膝盖弯曲时,膝眼下4寸的地方。 C. 曲池:位于肘部内侧,当肘关节弯曲时,肘窝中央凹陷处。 E. 内关:位于手腕横纹上,当握拳时,掌侧第一条腕横纹上。 这些穴位的针刺可以帮助调节胰瘅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比如,足三里是一个常用的调节脾胃功能的穴位,可以帮助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阳陵泉则是一个常用的调节肠胃功能的穴位,可以帮助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胰瘅的针刺常用穴位。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82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