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91.风寒痹阻所致的项痹的中药代表方剂是( )

A、 八珍汤

B、 左归丸

C、 导痰汤

D、 化瘀除痹汤

E、 益气逐瘀汤

答案:E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风寒痹阻所致的项痹的中药代表方剂。选项E益气逐瘀汤是治疗风寒痹阻所致的项痹的方剂。 益气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的方剂。在中医理论中,风寒痹阻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益气逐瘀汤中的药物能够温暖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痹痛。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条河流,气血就像是河水在身体内流动。如果遇到了风寒痹阻,就好比河面结冰了,水流受阻,容易形成疼痛和痹痛。益气逐瘀汤就像是一把暖炉,可以融化冰雪,让河水重新畅通,从而消除痹痛,恢复正常的气血运行。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益气逐瘀汤这个方剂的作用和治疗原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56.大黄配以下哪种药物,使清热泻火作用增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0bb8-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中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a1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0.下列不属于急惊风中气营两燔证特点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7e4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苔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de8-c08d-7791b12e10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对气与津液的理解,下列哪项内容欠妥(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8e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对中医学影响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21e8-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630-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肛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8c68-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在胸痹的病因病机中,与哪些脏腑的失调密切相关(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e900-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肺热壅盛型的咯血患者临床表现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908-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91.风寒痹阻所致的项痹的中药代表方剂是( )

A、 八珍汤

B、 左归丸

C、 导痰汤

D、 化瘀除痹汤

E、 益气逐瘀汤

答案:E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风寒痹阻所致的项痹的中药代表方剂。选项E益气逐瘀汤是治疗风寒痹阻所致的项痹的方剂。 益气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的方剂。在中医理论中,风寒痹阻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疼痛和活动受限。益气逐瘀汤中的药物能够温暖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痹痛。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条河流,气血就像是河水在身体内流动。如果遇到了风寒痹阻,就好比河面结冰了,水流受阻,容易形成疼痛和痹痛。益气逐瘀汤就像是一把暖炉,可以融化冰雪,让河水重新畅通,从而消除痹痛,恢复正常的气血运行。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益气逐瘀汤这个方剂的作用和治疗原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56.大黄配以下哪种药物,使清热泻火作用增强( )

A.  地黄

B.  知母

C. 枳实

D.  半夏

E.  茯苓

解析:答案:C 枳实 解析:大黄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的作用。配合枳实可以增强其清热泻火的作用。枳实性味苦寒,具有泻火解毒、燥湿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下注、痢疾等症状。因此,大黄配合枳实可以更好地发挥清热泻火的作用。 生动例子:可以想象大黄和枳实搭档就像是一对超级英雄,大黄负责泻下通便、清热泻火,而枳实则负责解毒、燥湿止泻。他们一起合作,就像是默契十足的搭档,能够更有效地对抗疾病,让身体恢复健康。这样的形象化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大黄配枳实的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0bb8-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广义之“精”,泛指人体中的( )

A.  气

B.  血

C.  津液

D.  先天之精

E.  水谷之精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中医理论中关于“精”的概念。在中医中,“精”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之一,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A. 气:气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贯穿于全身经络,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B. 血:血是人体内的重要液体之一,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营养物质的载体,滋养全身各个器官组织。 C. 津液:津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了津液、涎液、泪液等,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润泽身体、滋润五脏的重要物质。 D.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是人体先天遗传的精华,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生命的根本,决定了个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特征。 E. 水谷之精:水谷之精是人体通过饮食摄取的精华,它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补养身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来源。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精”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涵盖了气、血、津液、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等多个方面。这些不同类型的“精”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保持着健康和活力。希望通过这些例子,你能更深入地理解“精”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a1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0.下列不属于急惊风中气营两燔证特点的是( )

A.  鼻塞,流涕、咳嗽

B.  多发于盛夏,起病急

C.  头痛项强,恶心呕吐

D.  烦躁,抽搐,神昏,口渴

E.  舌红苔黄,脉弦数

解析:答案:A. 鼻塞,流涕、咳嗽 解析:急惊风中气营两燔证是指急性感冒引起的病证,特点包括多发于盛夏,起病急,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抽搐,神昏,口渴等。而鼻塞、流涕、咳嗽并不是急惊风中气营两燔证的特点,因此答案为A。 联想例子:想象一个炎炎夏日,一个人突然感觉头痛欲裂,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抽搐和神昏的症状,这时候就可能是急惊风中气营两燔证。但如果只是出现了鼻塞、流涕、咳嗽的症状,就不太符合这个证候了。所以要根据症状特点来正确辨别疾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7e4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苔是( )

A.  白苔

B.  黄苔

C.  灰苔

D.  黑苔

E.  滑苔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舌苔与疾病的关系。舌苔是中医诊断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在中医理论中,舌苔的颜色、厚薄、湿润程度等都可以反映不同的病理情况。 A. 白苔通常表示寒证,比如感冒引起的风寒证。 B. 黄苔通常表示热证,比如感冒引起的风热证。 C. 灰苔通常表示病程较长,病情较重。 D. 黑苔通常表示内热较重,病情较重。 E. 滑苔通常表示湿热证,比如消化系统问题引起的湿热证。 所以,既主寒证又主热证的舌苔应该是灰苔和黑苔。这种情况可能是病情较为复杂,同时存在寒热两种病理情况。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舌苔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de8-c08d-7791b12e10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对气与津液的理解,下列哪项内容欠妥( )

A.  气载于津

B.  津随气脱

C.  气能生津

D.  水停气阻

E.  津摄于气

解析:答案解析:选项B“津随气脱”是不妥的。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指人体内的气血运行,津液是指人体内的水液。气与津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能生津,津液的生成离不开气的推动。而津液也可以帮助气的运行,起到润泽滋养的作用。因此,气与津液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选项B“津随气脱”表达的意思是津液随着气的脱失而流失,这并不符合中医理论中气与津液的关系。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气比喻为水泵,把津液比喻为水管里的水。水泵不停地运转,才能让水管里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动,水管里的水也能帮助水泵更好地运转。如果水泵停止运转,水管里的水就会停止流动,反之亦然。所以,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就像水泵与水管里的水一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8e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对中医学影响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家是( )

A.  五行学说

B.  筋络学说

C.  阴阳学说

D.  病机学说

E.  唯物论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每个选项代表的哲学思想: A.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种思想体系,认为世界万物都可以归纳为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 B. 筋络学说:筋络学说是中医学中关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认为人体内部有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这些经络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C.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思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力量构成的。 D.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是中医学中关于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或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E. 唯物论:唯物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根据题目要求,对中医学影响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家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因为这两种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影响着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阴阳失衡或五行相克导致的,治疗疾病就是通过调节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恢复健康。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学中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重要性。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21e8-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A.  寒与热

B.  上与下

C.  动与静

D.  邪与正

E.  升与降

解析:阴阳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在中医中,寒与热、上与下、动与静、升与降等都可以用阴阳的概念来概括和解释。 然而,邪与正是指病理状态中的偏差和正常状态,不太适合用阴阳来概括。邪通常指病邪、病因,而正指正常状态、正常功能。在中医诊断中,通常需要判断病邪与正气的相对关系,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治疗方向。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体内有寒邪入侵,就会出现寒热循环、畏寒、肢冷等症状。这时,中医会通过调理阴阳平衡,以增强正气抵抗邪气,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邪与正是中医诊断和治疗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而不是简单的阴阳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630-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肛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肛裂

B.  内痔

C.  外痔

D.  直肠脱垂

E.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解析:肛瘘是指直肠肛管周围形成的一种病变,主要是由于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的。脓肿在这个部位形成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可能会穿破肛管壁,形成肛瘘。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家里的水管堵塞了,如果不及时清理或者清理不彻底,可能会导致水管破裂,造成漏水。同样道理,直肠肛管周围的脓肿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穿破肛管壁,形成肛瘘。 所以,及时发现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积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肛瘘的形成。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肛瘘形成的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8c68-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在胸痹的病因病机中,与哪些脏腑的失调密切相关( )

A.  心

B.  肝

C.  肾

D.  肺

E.  脾

解析:在胸痹的病因病机中,与心、肝、肾、脾的失调密切相关。 A. 心:在中医理论中,心主血脉,心气不足或心火亢盛都可能导致胸痹。比如,心气不足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胸闷、心悸等症状;而心火亢盛则会导致心火上炎,热盛而阻塞气血,也会引起胸痹。 B. 肝:肝主疏泄,肝气郁结也是导致胸痹的常见原因。情绪不畅、气机郁滞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引发胸痹症状。 C. 肾:肾主藏精,肾气虚弱也可能导致胸痹。肾气不足会导致气血不足,影响心脏功能,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 E. 脾:脾主运化,脾气虚弱也会引起胸痹。脾气虚弱导致运化失常,影响气血生成和运行,也会出现胸痹的症状。 因此,胸痹的病因病机与心、肝、肾、脾的失调密切相关,需要综合调理这些脏腑功能,才能有效治疗胸痹。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e900-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肺热壅盛型的咯血患者临床表现有( )

A.  血色鲜红或痰血相间

B.  咳吐黄痰而量多,胸闷胸痛

C.  气急,口渴心烦

D.  便秘,或发热

E.  舌淡,苔白润,脉微弱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肺热壅盛型的咯血患者的临床表现。肺热壅盛型是中医中的一种病证类型,通常表现为肺部热盛,导致咯血等症状。 A. 血色鲜红或痰血相间:肺热壅盛型的咯血患者通常咯出的血色比较鲜红,有时候会和痰混在一起。 B. 咳吐黄痰而量多,胸闷胸痛:患者咳嗽时会咳出黄色的痰,且痰量比较多,同时伴有胸闷胸痛的症状。 C. 气急,口渴心烦:患者会感到呼吸急促,口干口渴,心烦意乱。 D. 便秘,或发热:肺热壅盛型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和发热的症状。 E. 舌淡,苔白润,脉微弱:舌头颜色淡,舌苔白而湿润,脉搏微弱。 通过以上临床表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是肺热壅盛型的咯血。在中医治疗中,针对肺热壅盛型的特点,可以采用清热化痰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可以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来调理患者的体质,帮助其康复。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908-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