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81.恶阻的用药护理不正确的是( )

A、 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多次服用

B、 服药前可先饮鲜姜汁少许,或配合指压内关,再服中药

C、 脾胃虚弱型汤药宜偏热服

D、 肝胃不和型汤药宜凉服

E、 气阴两虚型汤剂宜浓煎,饭后顿服

答案:E

解析:恶阻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治疗恶阻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症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在恶阻的用药护理中,正确的方法可以帮助加快康复,而不正确的方法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选项A中提到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多次服用,这是正确的做法。浓煎可以提高药效,多次服用可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稳定,有利于治疗。 选项B中提到服药前可先饮鲜姜汁少许,或配合指压内关,再服中药,这也是正确的做法。姜汁可以帮助促进消化,内关是一个穴位,按摩可以帮助调理脾胃,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作用。 选项C中提到脾胃虚弱型汤药宜偏热服,这是正确的做法。脾胃虚弱型恶阻需要温补脾胃,所以选择偏热的药物更有利于治疗。 选项D中提到肝胃不和型汤药宜凉服,这是不正确的做法。肝胃不和型恶阻需要调和肝胃,选择凉性药物可能会加重症状,不利于康复。 综上所述,恶阻的用药护理不正确的是选项D,肝胃不和型汤药宜凉服。希望通过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恶阻的治疗方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81.恶阻的用药护理不正确的是( )

A、 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多次服用

B、 服药前可先饮鲜姜汁少许,或配合指压内关,再服中药

C、 脾胃虚弱型汤药宜偏热服

D、 肝胃不和型汤药宜凉服

E、 气阴两虚型汤剂宜浓煎,饭后顿服

答案:E

解析:恶阻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治疗恶阻时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症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在恶阻的用药护理中,正确的方法可以帮助加快康复,而不正确的方法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选项A中提到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多次服用,这是正确的做法。浓煎可以提高药效,多次服用可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稳定,有利于治疗。 选项B中提到服药前可先饮鲜姜汁少许,或配合指压内关,再服中药,这也是正确的做法。姜汁可以帮助促进消化,内关是一个穴位,按摩可以帮助调理脾胃,有助于药物的吸收和作用。 选项C中提到脾胃虚弱型汤药宜偏热服,这是正确的做法。脾胃虚弱型恶阻需要温补脾胃,所以选择偏热的药物更有利于治疗。 选项D中提到肝胃不和型汤药宜凉服,这是不正确的做法。肝胃不和型恶阻需要调和肝胃,选择凉性药物可能会加重症状,不利于康复。 综上所述,恶阻的用药护理不正确的是选项D,肝胃不和型汤药宜凉服。希望通过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恶阻的治疗方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17.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功能测定显示( )

A.  换气量和潮气量减低

B.  残气容量增加

C.  血气分析呈PaO2降低

D.  呼气峰流速值降低

E.  病情严重的血PaCO2上升

解析: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功能测定会显示多种异常情况。首先,换气量和潮气量会减低,这是因为支气管痉挛导致气流受阻,使得气体无法有效进出肺部。其次,残气容量增加,这是因为在呼气末期,由于支气管痉挛导致气体滞留在肺部无法完全排出。血气分析呈PaO2降低,是因为支气管痉挛导致气体交换受限,氧气无法充分进入血液中。呼气峰流速值降低,是因为支气管痉挛导致气流受阻,呼气速度减慢。最后,病情严重时,血PaCO2会上升,因为呼出的二氧化碳无法有效排出体外,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是一根水管被堵住了,水流无法顺畅流动。换气量和潮气量减低就好比水流量减少,残气容量增加就好比水管里有残留的水无法排出,血气分析呈PaO2降低就好比水管里的氧气浓度降低,呼气峰流速值降低就好比水流速度变慢,而血PaCO2上升就好比水管里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希望通过这个比喻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功能测定的异常情况。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9f8-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具有温阳化气行水作用的穴位包括( )

A.  大椎

B.  肺俞

C.  肾俞

D.  命门

E.  脾俞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穴位的特性和作用。具有温阳化气行水作用的穴位通常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A. 大椎是位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1.5寸的穴位,具有温阳化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颈项疼痛、头痛等症状。 B. 肺俞是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1.5寸的穴位,具有温阳化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问题。 C. 肾俞是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1.5寸的穴位,具有温阳化气的作用,常用于调节肾脏功能、增强肾气。 D. 命门是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穴位,具有温阳化气的作用,常用于调节生殖系统功能、增强生殖能力。 E. 脾俞是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1.5寸的穴位,具有温阳化气的作用,常用于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综上所述,以上五个穴位都具有温阳化气行水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希望这个生动的解释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e90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下列各项中属于体征的是( )

A.  耳鸣

B.  脉弦

C.  咳嗽

D.  口苦

E.  虚里搏动弹手

解析:在中医诊断中,体征是指医生通过观察、问诊、望、闻、切等方法所得到的患者身体的一些特征或表现。耳鸣、口苦、脉弦、虚里搏动弹手都是中医诊断中常见的体征。 耳鸣是指患者感觉耳朵里有声音,可能是嗡嗡、响铃等声音,这可能与肝肾亏虚、心火上炎等病理情况有关。 口苦是指患者口中有苦味,可能是由于肝胆湿热、肝气郁结等引起的。 脉弦是中医脉象诊断中的一种脉象特征,脉搏有力而紧绷,常见于肝郁气滞、肝肾阴虚等病理情况。 虚里搏动弹手是中医脉象诊断中的一种特殊脉象,患者脉搏虚弱,但在患者体表的脉搏却有明显的搏动感,可能与气血不足、阳虚阴盛等病理情况有关。 因此,耳鸣、口苦、脉弦、虚里搏动弹手都是体征,可以帮助中医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fb0-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黄帝内经》要求习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傍人事”,说明了人与( )
有密切联系。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环境

C.  外界环境

D.  风土人情

E.  社会治安

解析:题目知识点[中医理论] 题目解析: 《黄帝内经》认为医者需要了解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习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傍人事”,说明人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故选C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1e-eaf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1.积聚的病位主要在( )

A.  肺肾

B.  肝肾

C.  肝脾

D.  肝胆

E.  脾肾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病位的积聚是指病邪在人体内部积聚不散,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在中医护理中,了解病位的积聚对于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在这道题中,正确答案是C. 肝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肝脾功能失调时,容易导致病邪在肝脾之间积聚,引发各种疾病。比如,肝脾气虚会导致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肝脾湿热会引发消化不良、口苦口干等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好比是一个家庭,肝脾就像是家庭中的父母,肝主疏泄就像是父亲负责家庭的外事,脾主运化就像是母亲负责家庭的内务。如果父母之间沟通不畅,工作分工不明确,家庭中的问题就会积聚不解,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影响家庭的和谐与健康。 因此,了解肝脾之间的关系,保持肝脾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调节饮食、作息规律、适当运动等方式来维护肝脾的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肝脾病位积聚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d960-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初次发生哮喘的常见年龄是( )

A.  1岁以内

B.  2岁以内

C.  3岁以内

D.  4岁以内

E.  5岁以内

解析: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病。初次发生哮喘的常见年龄是3岁以内,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呼吸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引发哮喘。 想象一下,一个不到3岁的宝宝,他的呼吸道还很娇嫩,像一朵刚刚绽放的花朵,需要我们更加细心呵护。如果他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可能就是哮喘的表现了。所以,家长们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哮喘,保护宝宝的健康成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7a5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藏象的基本含义是( )

A.  五脏六腑的形象

B.  内在组织器官的形象

C.  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D.  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E.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解析:藏象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脏腑在人体内部的存在和功能表现。选项D中提到了“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这是对藏象含义的一个很好的描述。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知道肝脏在中医中被称为“将军”,主管疏泄功能。如果一个人肝气郁结,可能会出现脾胃不和、情绪烦躁等症状。这种情况下,肝脏的藏象就会影响到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即情绪和消化系统的问题。 因此,理解藏象的含义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通过观察外部的症状可以推断出内部脏腑的状况,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藏象的概念。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7a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肛管直肠疾病错误的护理是( )

A.  热水坐浴时水温以37℃为宜

B.  直肠镜检前应先排便或灌肠

C.  肛瘘术后,应保持引流通畅

D.  直肠指检时,对体弱者以左侧卧位为妥

E.  术后应注意伤口出血情况

解析:正确答案是A. 热水坐浴时水温以37℃为宜。 解析:热水坐浴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肛管直肠疾病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但是水温过高会导致烫伤,所以水温以37℃为宜,不宜过热。如果水温过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不利于康复。 举例: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冬天洗澡时,水温太高,你的皮肤会被烫伤,会感到非常疼痛。同样地,肛管直肠疾病患者在进行热水坐浴时,如果水温过高,也会对他们的伤口造成伤害,延缓康复过程。所以,控制好水温是非常重要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8c68-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滑脉可见于( )

A.  实热

B.  食滞

C.  痰饮

D.  平人

E.  血瘀

解析:滑脉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脉象表现,通常出现在实热、食滞、痰饮等病证中。 1. 实热:实热是指体内有实质性的热邪,常见于感冒、发热等疾病。当出现实热时,体内热邪较重,脉搏会显得比较滑润。 2. 食滞:食滞是指消化系统中食物停滞不畅,导致消化不良的情况。当出现食滞时,脉搏会感觉滑而有力,反映出消化系统的不适。 3. 痰饮:痰饮是中医术语,指体内痰湿积聚,导致痰液滞留不散的情况。当出现痰饮时,脉搏会感觉滑而有力,反映出体内湿痰的状况。 4. 平人:平人指体质平和,没有明显的疾病或症状。在平和的体质中,脉搏通常是和缓平稳的,不会出现滑脉的情况。 通过以上解释,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滑脉在实热、食滞、痰饮等病证中的表现。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de8-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津液的生理功能有( )

A.  化气

B.  调气

C.  载气

D.  养血

E.  纳气

解析:津液在中医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主要指人体内的液体,包括津液和涎液。津液的生理功能有很多,其中包括: A. 化气:津液在人体内可以帮助气的运化,促进气的流动和代谢。 C. 载气:津液可以帮助气的传导和输送,起到载体的作用,使气得以顺畅运行。 D. 养血:津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滋养血液,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体内的津液不足,就会导致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状,这是因为津液的化气功能受到了影响,气血运行不畅。所以,保持津液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等方式来促进津液的生成和运行。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津液的生理功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