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3.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是( )

A、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

B、 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

C、 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

D、 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

E、 舌质胖,边有齿印,苔白

答案:ABCDE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的多选题。脾虚崩漏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脾气虚弱,失去了正常的运化功能,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 A.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脾虚崩漏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经血不调,出现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的症状。 B. 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停滞,导致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 C. 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脾虚崩漏会导致气血不足,出现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的症状。 D. 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脾虚崩漏会导致脾气不固,出现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的症状。 E. 舌质胖,边有齿印,苔白:舌质胖、边有齿印、苔白是脾虚崩漏的舌象表现。 通过以上选项的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比如,想象脾虚崩漏就像是一个运输公司的脾脏,如果这个公司的脾气虚弱,就会导致货物运输不畅,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货物时而暴下不止,时而淋沥不尽,货物的质量也会变得清稀,公司的员工神疲气短,面色晄白,小腹感觉空坠,四肢不温,连午饭都吃不下去,舌头也会变得胖胖的,上面还有齿印,舌苔也会变得白白的。这样通过生动的比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3.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是( )

A、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

B、 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

C、 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

D、 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

E、 舌质胖,边有齿印,苔白

答案:ABCDE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的多选题。脾虚崩漏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脾气虚弱,失去了正常的运化功能,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 A.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脾虚崩漏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经血不调,出现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的症状。 B. 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停滞,导致血色淡、质清稀,面色晄白。 C. 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脾虚崩漏会导致气血不足,出现神疲气短或面浮肢肿的症状。 D. 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脾虚崩漏会导致脾气不固,出现小腹空坠、四肢不温、纳呆便溏的症状。 E. 舌质胖,边有齿印,苔白:舌质胖、边有齿印、苔白是脾虚崩漏的舌象表现。 通过以上选项的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比如,想象脾虚崩漏就像是一个运输公司的脾脏,如果这个公司的脾气虚弱,就会导致货物运输不畅,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货物时而暴下不止,时而淋沥不尽,货物的质量也会变得清稀,公司的员工神疲气短,面色晄白,小腹感觉空坠,四肢不温,连午饭都吃不下去,舌头也会变得胖胖的,上面还有齿印,舌苔也会变得白白的。这样通过生动的比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脾虚崩漏的主要证候。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28.服小柴胡汤忌食( )

A.  萝卜

B.  姜

C.  大黄

D.  附子

E.  红薯

解析:小柴胡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疾病,如情绪不稳、胸闷、胁痛等。在服用小柴胡汤期间,需要忌食一些食物,比如萝卜。萝卜性味辛辣,容易刺激肝脏,与小柴胡汤的药性相冲突,会影响药效甚至加重症状。 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们在煮汤的时候,如果加入了太多辣椒,会掩盖其他食材的味道,影响整个汤的口感。所以在服用小柴胡汤期间,要避免食用萝卜,以免影响药物疗效。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服用小柴胡汤时要忌食萝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03e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1.妇女的主要生理特点是( )

A.  经、带、胎、产

B.  冲、任、督、带

C.  经、孕、产、乳

D.  胞宫、天葵

E.  经、孕、杂、产

解析:妇女的主要生理特点是经、孕、产、乳。这四个特点分别代表了女性生理周期中的重要阶段。 经:指月经,是女性生理周期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女性生殊特征之一。每个月,女性子宫内膜会周期性地脱落,形成月经,这是女性生育能力的体现。 孕:指怀孕,是女性生育的重要阶段。怀孕后,女性身体会发生许多变化,为胎儿的生长提供营养和生长环境。 产:指分娩,是女性生育的最终阶段。在分娩过程中,女性会经历阵痛等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将胎儿顺利生下。 乳:指哺乳,是女性生育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产后,女性会分泌乳汁哺育新生儿,这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特殊的联系和互动方式。 通过这四个生理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生理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也体现了女性生育能力和独特的生理特征。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你能更深入地理解妇女的主要生理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918-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小儿在1岁以下,药物用量是成人量的( )

A.  1/2

B.  1/3

C.  1/4

D.  1/5

E.  1/6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小儿用药量的问题。在1岁以下的小儿,由于他们的身体还在发育阶段,药物的代谢能力和药效会有所不同,因此药物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正确答案是C. 1/4。在1岁以下的小儿,药物用量通常是成人量的1/4。这是因为小儿的体重和体积相对较小,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速度也不同于成人,所以需要减少药物用量以避免药物过量对小儿造成不良影响。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我们喝水一样,成人每天需要喝8杯水,但是小孩子由于体积小,可能只需要成人的1/4量就够了。所以在给小儿用药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来给药,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158-0500-c08d-7791b12e10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8.最早提出黄疸病名的书是( )

A.  《内经》

B.  《金匮要略》

C.  《景岳全书》

D.  《诸病源候论》

E.  《沈氏尊生书》

解析: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最早提出黄疸病名的书是《内经》。《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 在《内经》中,黄疸被称为“疸”,并对其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黄疸的发生可以与肝脏、胆囊、胆道等器官的功能紊乱有关,也可能与体内湿热、气滞等因素有关。 通过学习《内经》中关于黄疸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黄疸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在中医理论中,对黄疸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深入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d57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2.“肝肾同源”的主要理论依据( )

A.  同居下焦

B.  脏泄互用

C.  精血互化

D.  阴液互补

E.  阴阳承制

解析:“肝肾同源”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精血互化。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肾主藏精,肝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肝血滋养肾精,肾精滋养肝血,二者互为根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肝肾比作一个夫妻,肝是丈夫,肾是妻子。丈夫负责外出工作,挣钱养家,而妻子负责在家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如果丈夫挣的钱不够,妻子就会缺乏精力照顾家庭;反之,如果妻子照顾家庭不当,丈夫也会受到影响。这样,夫妻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支持,共同维系着家庭的和谐。 同样,肝肾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肝肾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维系着人体的健康。因此,精血互化是“肝肾同源”理论的主要依据。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f78-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胰瘅的针刺常用穴位正确的有( )

A.  足三里

B.  阳陵泉

C.  曲池

D.  合谷

E.  内关

解析:胰瘅是一种中医疾病名称,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针刺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正确的胰瘅的针刺常用穴位包括: A.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面,当膝盖弯曲时,膝眼下3寸的地方。 B. 阳陵泉:位于小腿前面,当膝盖弯曲时,膝眼下4寸的地方。 C. 曲池:位于肘部内侧,当肘关节弯曲时,肘窝中央凹陷处。 E. 内关:位于手腕横纹上,当握拳时,掌侧第一条腕横纹上。 这些穴位的针刺可以帮助调节胰瘅患者的气血运行,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比如,足三里是一个常用的调节脾胃功能的穴位,可以帮助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缓解腹痛、腹胀等症状。阳陵泉则是一个常用的调节肠胃功能的穴位,可以帮助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胰瘅的针刺常用穴位。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82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望色十法”中,面色由夭转泽,说明( )

A.  病邪自里出表

B.  病由阴转阳

C.  病由实转虚

D.  病虽久而邪将解

E.  病由重转轻

解析:答案:E. 病由重转轻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面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面色由夭转泽,意味着病情由重转轻,即病情逐渐好转。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病邪逐渐被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所消除,病情得到缓解。举个例子,就像是一场感冒,开始时面色苍白无神,但随着治疗和休息,面色逐渐变得红润有光泽,病情也逐渐好转。所以,观察面色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发展和变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618-c08d-7791b12e10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7.破伤风阴虚邪留的护治原则正确的是( )

A.  祛风止痛

B.  益胃养津

C.  祛风镇痉

D.  清热解表

E.  清热解毒

解析:正确答案是B. 益胃养津。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伤口感染进入人体。在中医中,破伤风被认为是由于外邪侵入,导致人体阳气不足,阴虚邪留所致。 针对破伤风阴虚邪留的护治原则,正确的方法是益胃养津。在中医理论中,胃为后天之本,益胃养津可以增强人体的后天之气,调节阴阳平衡,从而帮助清除破伤风引起的邪气,促进病情康复。 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是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如果身体缺乏能量和水分,就会导致体力不支,无法继续比赛。而及时补充能量和水分,就可以让身体恢复活力,继续比赛。益胃养津就像是给身体补充能量和水分一样,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05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患者肢体冷痛,关节屈伸不利,时而或冷厥不仁,其主要机理是( )

A.  寒性凝滞

B.  风性主动

C.  寒性收引

D.  寒伤卫阳

E.  寒邪直中少阴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关于肢体冷痛的机理。正确答案是C. 寒性收引。 在中医理论中,寒性收引是指寒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从而引起肢体冷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寒性收引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使得肢体经络受阻,气血不能流通,从而出现冷痛的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是在冬天里,如果身体受到了寒冷的侵袭,血管会收缩,血液循环会变慢,导致肢体感到冷痛。这就好比是寒邪侵袭了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肢体出现冷痛的症状。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寒性收引导致肢体冷痛的机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7a8-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6.与中风密切相关的脏腑有( )

A.  心、肝、肾

B.  心、肝、脾

C.  肺、脾、肾

D.  肝、肾、脾

E.  心、脾、肾

解析:答案解析:与中风密切相关的脏腑有心、肝、肾。在中医理论中,中风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疾病。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肾主藏精,这三个脏腑的功能失调都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中风。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一个人长期情绪不稳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了肝的疏泄功能,使得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导致中风发作。因此,保持情绪稳定,调节肝气,对预防中风非常重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d190-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