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6.肾虚崩漏常见的证型是( )

A、 肾气虚

B、 肾阳虚

C、 肾阴虚

D、 肾阴阳俱虚

E、 肾虚血瘀

答案:ABC

解析:肾虚崩漏是中医中常见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失调,导致身体各系统功能减退。在中医理论中,肾虚崩漏常见的证型有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和肾阴阳俱虚等。 A. 肾气虚:肾气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尿频、遗精、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比如,一个年轻人平时爱吃冰冷的食物,导致肾气虚,出现腰膝酸软,尿频等症状。 B. 肾阳虚:肾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尿频等症状。比如,一个中年男性工作繁忙,长期熬夜,导致肾阳虚,出现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C. 肾阴虚: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晕耳鸣、夜尿频多等症状。比如,一个中年女性情绪波动大,长期生活压力大,导致肾阴虚,出现口干咽燥,烦躁易怒等症状。 D. 肾阴阳俱虚:肾阴阳俱虚是肾阴虚和肾阳虚同时存在的情况,症状更为严重。比如,一个老年人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导致肾阴阳俱虚,出现口干咽燥、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E. 肾虚血瘀:肾虚血瘀是肾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瘀血现象。比如,一个女性长期月经不调,导致肾虚血瘀,出现月经量少、色暗等症状。 综上所述,肾虚崩漏常见的证型是肾气虚、肾阳虚和肾阴虚。每种证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希望以上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6.肾虚崩漏常见的证型是( )

A、 肾气虚

B、 肾阳虚

C、 肾阴虚

D、 肾阴阳俱虚

E、 肾虚血瘀

答案:ABC

解析:肾虚崩漏是中医中常见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失调,导致身体各系统功能减退。在中医理论中,肾虚崩漏常见的证型有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和肾阴阳俱虚等。 A. 肾气虚:肾气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尿频、遗精、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比如,一个年轻人平时爱吃冰冷的食物,导致肾气虚,出现腰膝酸软,尿频等症状。 B. 肾阳虚:肾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尿频等症状。比如,一个中年男性工作繁忙,长期熬夜,导致肾阳虚,出现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C. 肾阴虚:肾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晕耳鸣、夜尿频多等症状。比如,一个中年女性情绪波动大,长期生活压力大,导致肾阴虚,出现口干咽燥,烦躁易怒等症状。 D. 肾阴阳俱虚:肾阴阳俱虚是肾阴虚和肾阳虚同时存在的情况,症状更为严重。比如,一个老年人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导致肾阴阳俱虚,出现口干咽燥、畏寒怕冷、腰膝酸软等症状。 E. 肾虚血瘀:肾虚血瘀是肾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出现瘀血现象。比如,一个女性长期月经不调,导致肾虚血瘀,出现月经量少、色暗等症状。 综上所述,肾虚崩漏常见的证型是肾气虚、肾阳虚和肾阴虚。每种证型都有其独特的表现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希望以上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12.十二经脉海指的是( )

A.  督脉

B.  任脉

C.  冲脉

D.  带脉

E.  足太阳膀胱经

解析:答案:C. 冲脉 解析:十二经脉海指的是冲脉。冲脉是十二经脉中的一条奇经,起于心中,循脊柱上行,直达喉咙,是贯通上下、调节气血的重要经脉。在中医理论中,冲脉被认为是“海之所聚”,具有调节全身气血运行的作用。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冲脉比喻为一个水管,负责调节全身气血的流动。当身体出现气血不畅、心脏功能失调等问题时,就需要调节冲脉来平衡气血的运行,保持身体的健康。所以,了解冲脉的位置和作用对于中医护理非常重要。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冲脉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0d7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气的固摄作用体现在( )

A.  固摄汗液

B.  固摄精液

C.  固摄唾液

D.  固摄尿液

E.  固摄血液

解析:气的固摄作用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通过调节气的运行,使得各种液体在体内得以固定,不至于外泄或内耗。在中医中,气的固摄作用体现在固摄汗液、精液、唾液、尿液和血液等方面。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知道汗液是人体通过排汗来调节体温的重要方式。如果气的固摄作用失调,就会导致汗液外泄过多或者无法排出,从而影响身体的水分平衡和体温调节。类似地,精液、唾液、尿液和血液等液体在体内的固定也是由气的固摄作用来维持的。 因此,了解气的固摄作用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在中医护理中,通过调节气的运行,可以帮助人体维持各种液体的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气的固摄作用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4.慢惊风的治疗原则是( )

A.  温运脾阳

B.  镇惊安神

C.  育阴潜阳

D.  养血益气

E.  固本培元

解析:慢惊风是一种中医疾病,主要表现为惊恐、惊悸、失眠等症状。治疗慢惊风的原则是温运脾阳、育阴潜阳、养血益气、固本培元。 A. 温运脾阳:慢惊风患者常常脾阳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惊恐、失眠等症状。温运脾阳可以促进脾阳的运行,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 C. 育阴潜阳:育阴潜阳是指通过滋阴补液的方法,调节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有助于缓解慢惊风引起的神经紧张、焦虑等症状。 D. 养血益气:养血益气可以增加患者体内的气血,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慢惊风的症状。 E. 固本培元:固本培元是指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的元气,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治疗慢惊风,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治疗原则,可以综合调节患者的体内功能,缓解慢惊风的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慢惊风的治疗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1c8-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皮肤与何脏关系最密切( )

A.  心

B.  脾

C.  肺

D.  肾

E.  肝

解析:正确答案是C. 肺。 皮肤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肌肤”,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肺主气,肌肤主表,肺主皮毛,肺气宣发于皮毛,保护皮肤免受外邪侵袭。如果肺气不通畅,就会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瘙痒等问题。所以,保护肺气的健康对皮肤的健康至关重要。 举个例子来说,有些人在秋冬季节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肺气不足导致的。所以,除了使用保湿霜外,也可以通过呼吸训练、适量运动等方式来调节肺气,从而改善皮肤干燥的问题。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皮肤与肺的密切关系。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b90-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患者肢体冷痛,关节屈伸不利,时而或冷厥不仁,其主要机理是( )

A.  寒性凝滞

B.  风性主动

C.  寒性收引

D.  寒伤卫阳

E.  寒邪直中少阴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关于肢体冷痛的机理。正确答案是C. 寒性收引。 在中医理论中,寒性收引是指寒邪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受阻,从而引起肢体冷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寒性收引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使得肢体经络受阻,气血不能流通,从而出现冷痛的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是在冬天里,如果身体受到了寒冷的侵袭,血管会收缩,血液循环会变慢,导致肢体感到冷痛。这就好比是寒邪侵袭了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肢体出现冷痛的症状。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寒性收引导致肢体冷痛的机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7a8-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脾胃虚弱恶阻的首选方是( )

A.  橘皮竹茹汤

B.  香砂六君子汤

C.  生脉散合增液汤

D.  加味温胆汤

E.  左金丸

解析:首先,脾胃虚弱恶阻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症状。在中医治疗中,香砂六君子汤是首选方。 香砂六君子汤是由六味药物组成的方剂,包括人参、茯苓、白术、甘草、砂仁和大枣。这个方剂主要作用于补脾胃、健脾胃、调和胃气,有助于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就像是我们身体的“厨房”,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如果厨房的火力不足,就会导致食物无法充分消化,积聚在胃里,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而香砂六君子汤就好比是给这个“厨房”加了一把火,让它重新焕发活力,顺畅地完成消化吸收的工作。 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脾胃虚弱恶阻的治疗方法以及为什么香砂六君子汤是首选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5db-6a40-c08d-7791b12e1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一源三岐,同起于胞宫的奇脉是( )

A.  督脉

B.  冲脉

C.  任脉

D.  带脉

E.  阴跷脉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学中关于奇脉的知识。奇脉是指起于胞宫的三条脉络,分别是督脉、冲脉和任脉。 1. 督脉:督脉是人体最重要的经脉之一,起于会阴部,向上贯穿脊柱后面,直至头顶。督脉主要调节人体的阳气,具有调节阴阳平衡、强身健体的作用。 2. 冲脉:冲脉起于胞宫,沿腹部向上,贯穿心脏,上达喉咙。冲脉主要调节人体的气血循环,具有调节心脏功能、平衡气血的作用。 3. 任脉:任脉起于子母俞穴,贯穿腹部,上行至喉咙,再沿面部至目内眦。任脉主要调节人体的阴气,具有调节经脉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 所以,这三条奇脉都起源于胞宫,分别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带脉和阴跷脉不属于奇脉,因此不在题目中提到。 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奇脉的概念和作用。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5d0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服小柴胡汤忌食( )

A.  萝卜

B.  姜

C.  大黄

D.  附子

E.  红薯

解析:小柴胡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疾病,如情绪不稳、胸闷、胁痛等。在服用小柴胡汤期间,需要忌食一些食物,比如萝卜。萝卜性味辛辣,容易刺激肝脏,与小柴胡汤的药性相冲突,会影响药效甚至加重症状。 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们在煮汤的时候,如果加入了太多辣椒,会掩盖其他食材的味道,影响整个汤的口感。所以在服用小柴胡汤期间,要避免食用萝卜,以免影响药物疗效。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在服用小柴胡汤时要忌食萝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03e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8.下列哪些为疫毒痢内伤饮食的因素( )

A.  过食肥甘厚味

B.  误食染有疫毒之物

C.  误食发霉之物

D.  高纤维饮食

E.  高蛋白饮食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疫毒痢内伤饮食因素的多选题。正确答案是ABC。 A. 过食肥甘厚味:肥甘厚味的食物容易导致脾胃功能紊乱,使得体内湿热之邪盛行,从而容易引发疫毒痢。 B. 误食染有疫毒之物:误食染有疫毒的食物会直接引入病邪,加重疾病症状。 C. 误食发霉之物:发霉的食物可能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容易导致疫毒痢等疾病。 D. 高纤维饮食和E. 高蛋白饮食并不是疫毒痢内伤饮食的因素,因为高纤维饮食和高蛋白饮食对身体健康有益,不会直接导致疫毒痢。 总之,饮食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则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希望你能通过这道题更加了解疫毒痢内伤饮食的因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5b0-c08d-7791b12e10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2.痰与饮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哪一点( )

A.  色黄者痰,色白者为饮

B.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C.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D.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E.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饮,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痰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痰与饮的区别。痰和饮在中医理论中都是病理产物,但它们有一些区别。 选项A中提到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这并不是痰与饮的主要区别。痰和饮的颜色并不是区分的关键。 选项B中提到热者为痰,寒者为饮,这也不是痰与饮的主要区别。痰和饮的形成与热寒有关,但并不是唯一的区分标准。 选项C中提到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这是痰与饮的重要区别。痰多由阳气煎熬而成,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选项D中提到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这也是痰与饮的区别之一。痰通常浓稠,而饮通常清稀。 因此,正确答案是D。希望通过这个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痰与饮的区别。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b9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