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28.妊娠恶阻发生机制正确的是( )

A、 脾胃虚弱

B、 肝胃不和

C、 气阴两虚

D、 冲任上逆

E、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ABCD

解析:妊娠恶阻是指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气阴两虚和冲任上逆等因素。 首先,脾胃虚弱是指孕妇的脾胃功能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次,肝胃不和是指孕妇的肝气郁结,影响了胃气的运化,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再者,气阴两虚是指孕妇体内的气血阴阳失衡,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最后,冲任上逆是指孕妇的冲任经络逆行,气血上冲,易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此,妊娠恶阻的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调理,保持身心健康,合理饮食,避免诱发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妊娠恶阻。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28.妊娠恶阻发生机制正确的是( )

A、 脾胃虚弱

B、 肝胃不和

C、 气阴两虚

D、 冲任上逆

E、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ABCD

解析:妊娠恶阻是指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其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气阴两虚和冲任上逆等因素。 首先,脾胃虚弱是指孕妇的脾胃功能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次,肝胃不和是指孕妇的肝气郁结,影响了胃气的运化,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再者,气阴两虚是指孕妇体内的气血阴阳失衡,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最后,冲任上逆是指孕妇的冲任经络逆行,气血上冲,易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因此,妊娠恶阻的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调理,保持身心健康,合理饮食,避免诱发因素,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妊娠恶阻。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18.大汗之后形成气脱的病理是( )

A.  气不摄血

B.  津不化气

C.  气不化津

D.  气随津脱

E.  气不摄津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理论中关于大汗之后形成气脱的病理。正确答案是D. 气随津脱。 在中医理论中,大汗后如果出现气脱,意味着人体失去了正常的气血运行和调节功能。气随津脱是指大量出汗导致体内的气虚,使得津液流失过多,气血失调,从而导致气脱的病理现象。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一个人在炎热的夏天里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就会出现气脱的症状,比如头晕、乏力、心悸等。这就是因为大量出汗导致津液流失,气血失调所致。 所以,中医强调在大汗之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调养气血,避免气脱的发生。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4f8-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二者关系密切,可分阴阳,且彼此调和的气是( )

A.  宗气

B.  元气

C.  卫气

D.  经气

E.  营气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目。题目中提到了两种气,分别是卫气和营气。这两种气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卫气是指人体表面的防御气,类似于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起着保护身体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而营气则是指人体内部的营养气,类似于我们身体的营养物质,起着滋养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作用。 这两种气之间密切相关,相互调和。比如,如果我们的营气充足,身体各个器官组织得到了充分的营养,那么我们的卫气也会相对较强,从而提高了身体的抵抗力,减少了患病的可能性。反之,如果我们的卫气弱,身体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导致疾病发生,也会影响到营气的正常运行。 因此,正确答案是CE,即卫气和营气是二者关系密切、可分阴阳、且彼此调和的气。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5cc8-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宗气来源于( )

A.  肾精

B.  肺吸入清气

C.  肾阴

D.  脾胃运化的营气

E.  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

解析:宗气来源于肺吸入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 首先,肺吸入清气是指我们通过呼吸将空气中的清新气体吸入体内,这些清新气体会被肺吸收并传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为身体提供氧气和清新的能量。这些清新气体经过肺的作用,会与我们体内的精气血相结合,形成宗气,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充沛的能量和活力。 其次,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是指我们通过消化系统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精华,为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脾胃是我们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它们将食物中的水谷精华转化为气血,为身体各个组织器官提供养分和能量。这些经过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也会与清新气体相结合,形成宗气,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全面的营养和能量支持。 因此,宗气来源于肺吸入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是我们身体活力和健康的重要来源。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宗气的形成和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49-60b0-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7.呕血虚证的中医治法是( )

A.  滋阴润肺

B.  健脾益气摄血

C.  凉血止血

D.  健脾补肾

E.  清热解毒

解析:答案:B 健脾益气摄血 解析:呕血虚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呕吐鲜红色血液,伴有脉搏细弱,面色苍白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呕血虚证属于气血两虚的范畴,治疗时应该以健脾益气摄血为主要治法。健脾益气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和运行,摄血则可以止血。因此,B选项是正确答案。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座工厂,脾胃就是这座工厂的核心部门,负责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生产气血。如果工厂的核心部门出了问题,就会导致生产不足,气血不足,最终出现呕血的症状。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健脾益气来加强核心部门的功能,让工厂重新正常运转,同时通过摄血来止血,最终达到治疗呕血虚证的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52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将单味药或多味药物研成细粉,混合均匀而成剂型为( )

A.  汤剂

B.  散剂

C.  丸剂

D.  膏剂

E.  丹剂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中药制剂的分类。将单味药或多味药物研成细粉,混合均匀而成的剂型为散剂。散剂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通常是将药物研磨成粉末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散剂服用时可以直接冲服或者配合其他药物一起服用。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常见的板蓝根颗粒就是一种散剂。板蓝根是一味中药,经过研磨成粉末后,和其他药物混合制成颗粒剂,方便患者服用。当我们感冒发烧时,可以用热水冲服板蓝根颗粒,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所以,散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适合一些需要混合多味药物的情况,能够方便患者服用并发挥药效。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散剂这种中药制剂的特点和用途。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158-0500-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膻中穴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平处( )

A.  第2肋间隙

B.  第3肋间隙

C.  第4肋间隙

D.  第5肋间隙

E.  第6肋间隙

解析:答案:C 第4肋间隙 解析: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平处第4肋间隙。膻中穴是中医经络穴位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调和气血、舒缓情绪、平复心神的作用。按摩膻中穴可以帮助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促进身体健康。在中医护理中,对膻中穴的按摩和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举例:想象一下,当你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可以轻轻按摩膻中穴,闭上眼睛,深呼吸,专注于这个穴位,感受身体的放松和心情的平静。通过按摩膻中穴,你会发现情绪得到了缓解,身心得到了舒缓,这就是膻中穴的神奇之处。所以,了解穴位的位置和作用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0d7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中暑患者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有( )

A.  刺血疗法

B.  穴位按摩

C.  氯丙嗪

D.  食疗

E.  擦药疗法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暑患者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的选择题。正确答案是ABDE。 A. 刺血疗法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或放血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中暑患者排除体内的热毒。 B. 穴位按摩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有助于中暑患者恢复健康。 D. 食疗是中医治疗中暑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认为食物具有药性,通过调整饮食来帮助中暑患者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清热解毒。 E. 擦药疗法是中医治疗中暑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在患者体表擦抹药物来促进体内的气血流通,有助于中暑患者排除体内的热毒。 综上所述,中暑患者采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刺血疗法、穴位按摩、食疗和擦药疗法。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目。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520-c08d-7791b12e10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四肢厥冷可见于( )

A.  阳虚

B.  亡阳

C.  真热假寒

D.  亡阴

E.  真虚假寒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四肢厥冷是一种病理表现,通常与人体的阴阳失衡有关。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每个选项的解释: A. 阳虚:阳虚指的是人体阳气不足,无法保持身体的温暖。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导致四肢厥冷的症状。 B. 亡阳:亡阳是指阳气耗尽,无法维持生命活动。当人体出现亡阳的情况时,四肢会感到极度的冷冻。 C. 真热假寒:真热假寒是指表面上感觉寒冷,但实际上体内有热病。这种情况下,四肢可能会出现厥冷的症状。 D. 亡阴:亡阴是指阴气耗尽,导致身体失去阴液的滋润。在亡阴的情况下,四肢也会感到异常的冷。 E. 真虚假寒:真虚假寒是指虚寒症状表现明显,但实际上是由于体内真阳不足所致。这种情况下,四肢也可能会出现厥冷的情况。 因此,四肢厥冷可见于阳虚和亡阳两种情况。希望通过这些解释和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339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下述哪项不属内真寒外假热证( )

A.  真寒假热证

B.  阴盛格阳证

C.  戴阳证

D.  虚阳偏亢证

E.  虚阳浮越证

解析:内真寒外假热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证型,主要表现为体内真寒,但表现为假热的症状。在这种证型中,体内寒气过重,导致体表出现热感,但实际上是一种假象。 A. 真寒假热证是内真寒外假热证的具体表现,属于这一证型的范畴。 B. 阴盛格阳证是指阴气过盛,导致阳气受阻的证型,与内真寒外假热证不同。 C. 戴阳证是指阳气外越,表现为热症状,也不属于内真寒外假热证。 D. 虚阳偏亢证是指虚阳过盛,偏向亢盛的证型,与内真寒外假热证不符。 E. 虚阳浮越证是指虚阳上浮,表现为热症状,也不属于内真寒外假热证。 因此,选项D虚阳偏亢证不属于内真寒外假热证。希望通过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7e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藏与象之间的关系哪项是错的( )

A.  藏变决定象变

B.  藏决定象

C.  象变反映藏变

D.  象变决定藏变

E.  象反映藏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藏象理论在中医中的应用。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人体内脏器官(脏腑)和四肢头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藏象理论中,藏指的是脏腑,象指的是四肢头面。脏腑和四肢头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正确的说法是脏腑的病变会影响到四肢头面,而四肢头面的病变也会反映到脏腑上。所以正确的说法是脏变决定象变,象变反映脏变。 选项D中的说法“象变决定脏变”是错误的。因为在中医理论中,脏腑是主要的,四肢头面只是脏腑病变的表现之一,四肢头面的病变并不能决定脏腑的病变。所以正确答案是D。希望通过这个解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藏象理论的应用。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7a8-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