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3.小儿泄泻临床最常见的证型是( )

A、 湿热泻

B、 风寒泻

C、 伤食泻

D、 脾虚泻

E、 脾肾阳虚泻

答案:A

解析:答案:A. 湿热泻 解析:小儿泄泻是指小儿腹泻的病证,其中最常见的证型是湿热泻。湿热泻是指由湿邪和热邪侵袭脾胃所致的泻证,表现为大便稀薄,色黄,有臭味,腹痛腹胀,口渴,舌苔黄腻等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小儿的肠胃就像一个小锅,如果进食不当或者受到湿热邪气的侵袭,就会导致小锅里的食物变得稀薄,发出臭味,同时小锅周围也会感到热气蒸腾,这就是湿热泻的表现。治疗湿热泻就需要清热利湿,调理脾胃,让小锅恢复正常运转。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66.咯血患者关于肺热壅盛证说法正确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cf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与足少阳经相表里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0988-c08d-7791b12e10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下列哪些药物配伍为相恶(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158-08e8-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8.高热惊厥者,针刺急救穴哪项是正确(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5b0-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暑湿夹杂证的临床表现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5360-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8.慢惊风脾虚肝亢的证候特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1c8-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7.患儿、4岁,面色萎黄,精神萎靡,睡时露睛,大便稀溏,抽搐无力,时作时止,
舌淡苔白,其治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228-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下列哪几项是虚喘的特征(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e900-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一般患者短时间肛门直肠检查最常见的体位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8c68-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8.消渴患者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者属证型(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e130-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33.小儿泄泻临床最常见的证型是( )

A、 湿热泻

B、 风寒泻

C、 伤食泻

D、 脾虚泻

E、 脾肾阳虚泻

答案:A

解析:答案:A. 湿热泻 解析:小儿泄泻是指小儿腹泻的病证,其中最常见的证型是湿热泻。湿热泻是指由湿邪和热邪侵袭脾胃所致的泻证,表现为大便稀薄,色黄,有臭味,腹痛腹胀,口渴,舌苔黄腻等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小儿的肠胃就像一个小锅,如果进食不当或者受到湿热邪气的侵袭,就会导致小锅里的食物变得稀薄,发出臭味,同时小锅周围也会感到热气蒸腾,这就是湿热泻的表现。治疗湿热泻就需要清热利湿,调理脾胃,让小锅恢复正常运转。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66.咯血患者关于肺热壅盛证说法正确的有( )

A.  室温偏低,清净凉爽

B.  血出较多者应卧床休息

C.  中医法治清胃泻火

D.  方药用百合固金汤

E.  中药汤剂宜偏凉服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咯血患者肺热壅盛证的治疗方法。让我们逐个选项来看: A. 室温偏低,清净凉爽 - 正确。对于肺热壅盛的患者来说,室温偏低、清净凉爽的环境有助于降低体内的热度,有利于病情的缓解。 B. 血出较多者应卧床休息 - 正确。咯血患者如果出血较多,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导致出血加重。 C. 中医法治清胃泻火 - 错误。肺热壅盛证主要是肺部热气壅盛,治疗重点应该在清肺热,而不是清胃泻火。 D. 方药用百合固金汤 - 错误。百合固金汤主要用于治疗肺燥干咳,不适合肺热壅盛证的患者。 E. 中药汤剂宜偏凉服 - 正确。对于肺热壅盛的患者,中药汤剂宜偏凉服用,有助于清热降火,缓解症状。 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是ABE。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咯血患者肺热壅盛证的治疗方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cf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与足少阳经相表里的是( )

A.  足太阳

B.  足少阳

C.  足阳明

D.  足厥阴

E.  足太阴

解析:足少阳经与足太阳经相表里。在中医理论中,表里关系是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足少阳经是十二经之一,起于目外眦,沿着头部、颈部、胸部、腋下、胁肋、髋部、大腿外侧,最后止于足小趾的经络。而足太阳经则是起于目内眦,沿着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髋部、大腿外侧,最后止于足大趾的经络。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比作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表里关系。比如说,当一个人感冒发热时,中医会根据症状判断是属于表症还是里症。如果是表症,就会涉及到足太阳经,而如果是里症,就会涉及到足少阳经。这两条经络相互联系,共同协调身体的平衡。 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足少阳经与足太阳经相表里的关系,记住正确答案是D. 足厥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0988-c08d-7791b12e10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下列哪些药物配伍为相恶( )

A.  人参恶莱菔子

B.  生姜恶黄芩

C.  黄芪配茯苓

D.  石膏配知母

E.  吴茱萸配生姜

解析:选项AB为正确答案。 A. 人参和莱菔子属于中药中的相克药物。人参性温补,莱菔子性凉泻,两者性质相反,配伍会产生相克作用,不宜同时使用。 B. 生姜和黄芩也是中药中的相克药物。生姜性温散寒,黄芩性寒清热,两者性质相反,配伍会产生相克作用,不宜同时使用。 C. 黄芪配茯苓是常见的中药配伍,两者性质相辅相成,常用于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的治疗。 D. 石膏和知母是中药中常见的配伍,石膏性寒清热,知母性寒润燥,两者性质相辅相成,常用于清热燥湿、润肺止咳的治疗。 E. 吴茱萸和生姜是中药中的相克药物。吴茱萸性温解郁,生姜性温散寒,两者性质相反,配伍会产生相克作用,不宜同时使用。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药配伍需要根据药物性质来搭配,避免相克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158-08e8-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8.高热惊厥者,针刺急救穴哪项是正确( )

A.  人中

B.  百会

C.  内关

D.  风池穴

E.  十宣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高热惊厥者针刺急救穴的问题。正确答案是ABCDE,即人中、百会、内关、风池穴和十宣。 人中穴位于上唇中央,是治疗急性痉挛性疾病的重要穴位,针刺可缓解痉挛症状。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是治疗中风、昏迷等症状的重要穴位,针刺可恢复意识。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3寸处,是治疗中风、惊厥等症状的重要穴位,针刺可缓解症状。 风池穴位于颈部,是治疗中风、惊厥等症状的重要穴位,针刺可缓解症状。 十宣穴位于手指尖端,是治疗昏迷、惊厥等症状的重要穴位,针刺可恢复意识。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高热惊厥者的症状,帮助他们恢复意识和缓解痉挛。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5b0-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暑湿夹杂证的临床表现有( )

A.  口舌生疮

B.  胸闷呕恶

C.  发热

D.  烦渴

E.  筋脉拘挛

解析:暑湿夹杂证是中医中的一种病证,通常是由于暑热和湿邪相结合而引起的。其临床表现包括口舌生疮、胸闷呕恶、发热、烦渴、筋脉拘挛等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是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天,你在户外长时间活动,导致暑热和湿邪侵袭体内。这时你可能会感到口舌干燥,甚至出现口腔溃疡(口舌生疮),胸闷恶心想吐,体温升高(发热),感到烦躁口渴(烦渴),甚至出现肌肉筋脉拘挛的情况。 所以,暑湿夹杂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与暑热和湿邪的影响有关,治疗时需要清热燥湿,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5360-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8.慢惊风脾虚肝亢的证候特点是( )

A.  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姜黄

B.  面色潮红,虚烦低热,手足心热

C.  舌淡,苔白,脉沉弱

D.  四肢不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

E.  大便澄澈清泠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慢惊风脾虚肝亢的证候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个选项的描述: A. 精神萎靡,嗜睡露睛,面色姜黄 - 这些症状表明了脾虚肝亢的证候特点,脾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肝亢则会导致情绪不稳定,面色姜黄可能是由于气血不足导致的。 B. 面色潮红,虚烦低热,手足心热 - 这些症状更符合肝火旺盛的证候特点,肝火旺盛会导致面色潮红、虚烦低热等症状。 C. 舌淡,苔白,脉沉弱 - 这些症状表明了脾虚的证候特点,脾虚会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舌淡苔白脉沉弱是脾虚的典型表现。 D. 四肢不温,抽搐无力,时作时止 - 这些症状可能是慢惊风的证候特点,慢惊风是一种中风后遗症,会导致四肢不温、抽搐无力等症状。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答案应该是ACD。希望通过这个解析你能更好地理解慢惊风脾虚肝亢的证候特点。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91c8-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7.患儿、4岁,面色萎黄,精神萎靡,睡时露睛,大便稀溏,抽搐无力,时作时止,
舌淡苔白,其治法是( )

A.  育阴潜阳,滋肾养肝

B.  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C.  补益肝肾,滋阴熄风

D.  益气养血,柔肝熄风

E.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患儿萎黄、精神萎靡、大便稀溏、抽搐无力等症状的辨证施治能力。根据患儿的症状,属于肝脾不和、肝失疏泄的证候。因此,治疗应该以温中健脾、缓肝理脾为主。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肝脾就像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夫妻,如果肝脾不和,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精神萎靡、大便稀溏等症状。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温中健脾、缓肝理脾的治疗方法,来调节肝脾的功能,让它们重新和谐相处,从而改善患儿的症状。 希望这个生动的比喻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道题的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我会尽力帮助你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228-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下列哪几项是虚喘的特征( )

A.  呼吸短促难续,吸人为快

B.  气怯声低

C.  脉微弱或浮大中空

D.  咳吐脓痰

E.  病情时轻时重

解析:虚喘是中医术语,指的是由于气虚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症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每个选项的解释: A. 呼吸短促难续,吸人为快:气虚导致肺气不足,呼吸困难,呼吸短促,吸气急促。 B. 气怯声低:气虚导致声音低沉无力,声音怯弱。 C. 脉微弱或浮大中空:气虚导致脉搏微弱无力,或者虽然脉搏浮大但中间有空虚感。 D. 咳吐脓痰:这个选项描述的是痰湿阻肺的症状,不是虚喘的特征。 E. 病情时轻时重:气虚导致病情波动,时而好转,时而加重。 因此,正确答案是ABCE。希望通过这个解析你能更好地理解虚喘的特征。如果你有什么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e900-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一般患者短时间肛门直肠检查最常见的体位是( )

A.  左侧卧位

B.  膝胸卧位

C.  蹲位

D.  截石位

E.  俯卧位

解析:答案:B. 膝胸卧位 解析:一般患者短时间肛门直肠检查最常见的体位是膝胸卧位。在这个体位下,患者膝盖弯曲,双手抱住膝盖,头部向下靠近膝盖,这样可以有效地展开肛门括约肌,便于医生进行检查。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我们在做瑜伽时的猫式体位一样,身体弯曲,头部向下,这样可以拉伸背部和腹部的肌肉,让医生更容易地进行检查。所以膝胸卧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体位,适合于肛门直肠检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8c68-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8.消渴患者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者属证型( )

A.  肺热津伤

B.  胃热炽盛

C.  肾阴亏虚

D.  湿毒浸淫

E.  阴阳两虚

解析:这道题目是在讨论消渴病证的分类。消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消渴病证可分为不同的证型。 选项A肺热津伤,主要是指肺部有热邪伤津液,表现为口渴、咳嗽等症状;选项C肾阴亏虚,主要是指肾阴不足,导致消渴等症状;选项D湿毒浸淫,主要是指湿邪和毒邪侵袭,引起口渴等症状;选项E阴阳两虚,主要是指阴阳失衡,导致消渴等症状。 而根据题目描述的症状,消渴患者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更符合胃热炽盛的证型。胃热炽盛是指胃部有热邪炽盛,导致口渴、多食易饥等症状。因此,正确答案是B胃热炽盛。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胃是一个火炉,如果火太旺,就会导致火热炽盛,这样就会让我们感到口渴、多食易饥,最终导致消瘦和大便干燥等症状。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消渴病证中的胃热炽盛证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e130-c08d-7791b12e1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