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35.患儿。1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淡白无华,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指纹色淡,其护治原则是( )

A、 温补脾肾

B、 固涩止泻

C、 健脾益气

D、 疏风解寒

E、 清肠解热

答案:AB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患儿久泻不止的情况,根据患儿的症状描述,可以判断患儿属于脾肾阳虚型。在中医中,脾主运化水谷,肾主藏精,如果脾肾功能不足,就会导致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等症状。 A. 温补脾肾:温补脾肾可以增强脾肾功能,促进水谷的运化吸收,从而止泻。比如可以使用温补的中药如四君子汤来调理。 B. 固涩止泻:固涩止泻是治疗久泻不止的重要方法,可以使用一些收敛止泻的中药如诸子粥来帮助患儿止泻。 综合以上分析,患儿的护治原则应该是温补脾肾和固涩止泻。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35.患儿。1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淡白无华,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指纹色淡,其护治原则是( )

A、 温补脾肾

B、 固涩止泻

C、 健脾益气

D、 疏风解寒

E、 清肠解热

答案:AB

解析:这道题目涉及到患儿久泻不止的情况,根据患儿的症状描述,可以判断患儿属于脾肾阳虚型。在中医中,脾主运化水谷,肾主藏精,如果脾肾功能不足,就会导致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等症状。 A. 温补脾肾:温补脾肾可以增强脾肾功能,促进水谷的运化吸收,从而止泻。比如可以使用温补的中药如四君子汤来调理。 B. 固涩止泻:固涩止泻是治疗久泻不止的重要方法,可以使用一些收敛止泻的中药如诸子粥来帮助患儿止泻。 综合以上分析,患儿的护治原则应该是温补脾肾和固涩止泻。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5.腧穴的定位方法有( )

A.  骨度分寸法

B.  体表固定标志定位法

C.  简便取穴法

D.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E.  体表活动标志定位法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腧穴定位方法的多选题,正确答案是ABCDE。接下来我会为你详细解析每个选项: A. 骨度分寸法:通过骨骼上的特定标志来确定腧穴的位置,例如骨隆起、骨凹陷等。 B. 体表固定标志定位法:通过身体表面的固定标志,如肌肉、韧带等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C. 简便取穴法:根据腧穴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简单的方法确定腧穴的位置。 D.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利用手指的长度来确定腧穴的位置,通常是以自身的手指长度为单位。 E. 体表活动标志定位法:通过身体的活动,如关节的活动范围、肌肉的收缩等来确定腧穴的位置。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比如我们要找到“合谷”这个腧穴,根据骨度分寸法,我们可以在第一指关节的凹陷处找到这个穴位;根据体表固定标志定位法,我们可以在第一指关节处的肌肉附着点找到这个穴位;根据简便取穴法,我们可以通过握拳时第一指关节处的凹陷来找到这个穴位;根据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手指长度来测量找到这个穴位;根据体表活动标志定位法,我们可以在握拳时感受到这个穴位的位置。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找到腧穴,进行针灸治疗或按摩保健。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腧穴定位方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a5-1158-c08d-7791b12e10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神昏邪毒内陷型中医治疗法则是( )

A.  泻热护阴

B.  清热化痰,开闭醒神

C.  温阳化痰

D.  救阴敛阳

E.  回阳救逆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神昏邪毒内陷型中医治疗法则的问题。在中医理论中,神昏邪毒内陷型是一种病证类型,通常表现为意识模糊、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症状。治疗这种病证类型的关键在于清热化痰,开闭醒神。 清热化痰是指通过中药治疗,清除体内的热邪和痰湿,恢复体内的平衡。开闭醒神则是指通过药物的作用,打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使患者的神志清醒。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房子,神昏邪毒内陷型就像是房子里面堆满了垃圾和灰尘,导致房子变得阴暗潮湿,人无法清晰地看到房间里的东西。清热化痰就像是清理垃圾和灰尘,让房间重新变得干净整洁;开闭醒神就像是打开窗户,让阳光和新鲜空气进入房间,使人清醒起来。 希望通过这个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神昏邪毒内陷型中医治疗法则是清热化痰,开闭醒神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138-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9.脾在液为( )

A.  汗

B.  涕

C.  涎

D.  泪

E.  唾

解析:答案:C. 涎 解析: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液为涎。脾主运化水湿,液为涎,所以脾在液为涎。涎是口腔中的一种分泌物,有助于消化食物,保持口腔湿润。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气虚弱,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症状。所以,保护脾气健康很重要,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式来增强脾气功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f78-c08d-7791b12e10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急惊风湿热疫毒证的证候特点为( )

A.  惊惕颤栗,喜投母怀,夜间惊啼

B.  来势缓慢,抽搐无力,时作时止

C.  先见风热表证,随即出现惊厥,惊厥持续时间不长

D.  盛夏发病,高热不退,反复抽搐,神志昏迷

E.  初起即高热,迅速出现昏迷、抽搐,伴脓血便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急惊风湿热疫毒证的证候特点。选项E描述的特点是初起即高热,迅速出现昏迷、抽搐,伴脓血便。这种证候特点通常出现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病情发展迅速,病情较为严重。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平时生活中可能会听说有些人突然发烧、昏迷、抽搐,这时候可能就是因为患上了急性感染性疾病,比如重症肺炎或者脑膜炎等。这种情况下,病人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所以,选项E描述的证候特点是急惊风湿热疫毒证的典型表现,提示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7e40-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能补能和能缓”是五味中哪一味的功效( )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解析:“能补能和能缓”是指甘味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五味分别是酸、苦、甘、辛、咸,每一味都有其独特的功效。甘味属于补益之味,具有滋补养生、调和药性、缓和药味的作用。甘味药物常用于调和药方,增加药物的服用舒适性,也常用于滋补调养,增强体质。 举个例子,枸杞是一种常见的甘味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枸杞具有滋阴补肾、明目益气的功效,常用于调养肝肾、明目补血。在中医药中,枸杞常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因为枸杞具有甘味,所以服用时口感比较好,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甘味药物“能补能和能缓”的功效,以及甘味在中医药中的重要作用。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158-050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小儿急惊风的病位主要在( )

A.  心

B.  肺

C.  肝

D.  肾

E.  脾

解析:小儿急惊风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病位在心和肝。在中医理论中,心主神明,肝主疏泄,所以小儿急惊风的病位主要涉及到心和肝。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把心比喻为一个掌管情绪和思维的总部,肝则是一个掌管疏泄和调节情绪的机构。当小儿患上急惊风时,常常会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易激动等症状,这就是因为心和肝受到了影响。 因此,治疗小儿急惊风时,中医会通过调理心和肝的功能来达到平复病情的目的。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小儿急惊风的病位在心和肝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de0-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4.临床上破伤风最常见的原因是( )

A.  外伤所致者

B.  产后发送者

C.  新生儿断脐所致者

D.  动物咬伤

E.  针刺伤

解析: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外伤引起。因此,临床上破伤风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所致。 比如,如果一个人在户外活动时被铁丝刺伤了脚,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和消毒,就有可能导致破伤风的发生。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避免受伤,同时及时处理任何外伤,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050-c08d-7791b12e10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0.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最佳选方是( )

A.  泻白散合小陷胸汤

B.  龙胆泻肝汤

C.  桑菊饮

D.  泄心汤

E.  独参汤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的最佳选方。在中医理论中,咯血是由于肺部热盛引起的一种症状,需要通过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治疗。 A. 泻白散合小陷胸汤是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的经典方剂。泻白散是清热解毒的药物,小陷胸汤则是用来调理胸部病变的方剂,两者结合可以清热解毒,调理胸部病变,从而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 B. 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胆湿热型疾病的方剂,不适合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 C. 桑菊饮是治疗风热感冒的方剂,不适合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 D. 泄心汤是治疗心热内盛型疾病的方剂,也不适合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 E. 独参汤是治疗肺燥痰热型疾病的方剂,也不适合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 因此,最佳选方是A. 泻白散合小陷胸汤。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医治疗咯血肺热雍盛型的方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520-c08d-7791b12e1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湿热瘀阻癥瘕临床表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下腹部肿块,热痛起伏,触之痛剧,痛连腰骶

B.  经行量多,经期延长

C.  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五色杂下

D.  身热口渴,心烦不宁,便秘溲黄

E.  舌暗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数

解析:这道题主要是描述湿热瘀阻引起的症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个选项的描述: A. 下腹部肿块,热痛起伏,触之痛剧,痛连腰骶 - 这个描述符合湿热瘀阻导致的症状,下腹部肿块可能是症瘕的表现。 B. 经行量多,经期延长 - 这个描述可能是湿热瘀阻导致的妇科问题,如月经不调。 C. 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五色杂下 - 这个描述也符合湿热瘀阻引起的妇科问题,如带下异常。 D. 身热口渴,心烦不宁,便秘溲黄 - 这个描述可能是湿热瘀阻引起的内热症状,如口渴、便秘等。 E. 舌暗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数 - 这个描述是湿热瘀阻的舌脉表现,暗红的舌体、瘀斑、黄苔、弦滑数脉等。 综合以上分析,选项ABCDE都是描述湿热瘀阻引起的症状,因此是正确的答案。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湿热瘀阻是一种阻塞在身体里的“污垢”,导致身体各个部位出现不同的问题,就像堵塞了水管一样。比如,下腹部肿块就像是水管里的堵塞物,经期延长就像是水管里的水流不畅,带下量多就像是水管漏水,身热口渴就像是水管里的水温度升高,舌脉的变化就像是水管表面的颜色和质地发生改变。通过这个比喻,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湿热瘀阻的症状表现。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你记住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e4-60e8-c08d-7791b12e10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1.气血两虚型压疮的护治原则包括( )

A.  气血双补

B.  理湿托毒

C.  托毒生肌

D.  理气活血

E.  益气养阴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气血两虚型压疮的护治原则。在中医理论中,气血两虚是指人体气血功能失调,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的情况。 A. 气血双补:气血两虚型压疮的治疗首先要补充气血,以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B. 理湿托毒:在治疗过程中,要清理体内的湿邪和毒素,帮助伤口愈合。 C. 托毒生肌:清理湿毒的同时,促进新肌肤的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D. 理气活血:通过理气活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E. 益气养阴: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益气养阴,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压疮的再次发生。 举个例子来说,就好比修路一样。首先要补充足够的材料(气血双补),然后清理路面上的泥泞和垃圾(理湿托毒),接着铺设新的路面(托毒生肌),保证路面平整通畅(理气活血),最后加固路基,防止再次出现坑洼(益气养阴)。通过这个比喻,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气血两虚型压疮的护治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c08-c08d-7791b12e1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