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75.慢惊风可耳穴压豆取穴( )

A、 肺

B、 脾

C、 肾

D、 肝

E、 内分泌

答案:BCD

解析:慢惊风是一种中风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在中医中,慢惊风的治疗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缓解症状。 耳穴压豆取穴是一种常用的按摩手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慢惊风的治疗中,可以选择按摩肺、脾、肾、肝等穴位来缓解症状。 举个例子,按摩肺穴可以帮助清肺热、宣肺气,有助于缓解头晕、眩晕等症状;按摩脾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按摩肾穴可以补肾壮阳,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按摩肝穴可以疏肝解郁,有助于缓解情绪不稳定引起的症状。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慢惊风的症状,促进身体的康复。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33.胆汁的化生和排泄主要依赖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b9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人体各部分的血量多少随着以下哪些因素而改变(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3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下列各项中,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fb0-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人体脏腑分阴阳,属于阳者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a1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古代医家采用“比类取象”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
属于五行之中,下列属于金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e00-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证”所包含的基本内(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df4-c948-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0.惊风八候中的窜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22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以下不属于五行相生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63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一患儿因感冒而汗出恶风,咽痒咳嗽,次日晨起即现面目一身悉肿及小便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等症。此发病与下列哪项关系最密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644-26c0-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脘痞,嗳腐吞酸、多见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a00-c08d-7791b12e10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75.慢惊风可耳穴压豆取穴( )

A、 肺

B、 脾

C、 肾

D、 肝

E、 内分泌

答案:BCD

解析:慢惊风是一种中风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头晕、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在中医中,慢惊风的治疗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缓解症状。 耳穴压豆取穴是一种常用的按摩手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慢惊风的治疗中,可以选择按摩肺、脾、肾、肝等穴位来缓解症状。 举个例子,按摩肺穴可以帮助清肺热、宣肺气,有助于缓解头晕、眩晕等症状;按摩脾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按摩肾穴可以补肾壮阳,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按摩肝穴可以疏肝解郁,有助于缓解情绪不稳定引起的症状。 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慢惊风的症状,促进身体的康复。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33.胆汁的化生和排泄主要依赖于( )

A.  脾主运化功能

B.  肾主藏精功能

C.  肺主宣发功能

D.  肝主疏泄功能

E.  心主血脉

解析:答案:D. 肝主疏泄功能 解析:胆汁的化生和排泄主要依赖于肝主疏泄功能。肝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藏血的脏腑,具有疏泄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包括疏泄气机、疏泄血脉、疏泄情志等。胆汁的化生和排泄是肝疏泄功能的一部分,肝通过疏泄作用帮助胆汁的生成和排泄。 举例:我们可以想象肝脏就像是一个工厂,胆汁就是工厂生产的产品。肝脏负责生产胆汁,并通过疏泄功能将胆汁排泄出去,就像工厂将产品运送出去一样。如果肝脏的疏泄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的问题,进而影响到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所以保持肝脏的疏泄功能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b9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人体各部分的血量多少随着以下哪些因素而改变( )

A.  情绪的变化

B.  月经的来潮

C.  气候的变化

D.  机体活动量的增减

E.  劳逸时间的长短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会随着哪些因素而改变。情绪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血压和心率,从而影响到血液的循环和分布。比如,当一个人处于激动或紧张的情绪状态时,血压会升高,血液会更多地流向心脏和肌肉,这就会导致一些部位的血量增加。 其次,月经的来潮也会对女性的血量产生影响。在月经期间,女性会失血,因此整体的血量会减少。 气候的变化也会对人体的血量产生影响。比如,在寒冷的环境下,人体会收缩血管以保持体温,这会导致血液更多地流向内脏器官和肌肉,从而影响到血量的分布。 最后,机体活动量的增减也会影响到血液的循环和分布。当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时,血液会更多地流向肌肉,以满足肌肉的需求,这就会导致其他部位的血量减少。相反,当人体处于休息状态时,血液会更多地流向内脏器官,以维持基础代谢,这就会导致其他部位的血量增加。 通过以上例子,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人体各部分的血量会随着情绪的变化、月经的来潮、气候的变化以及机体活动量的增减而改变的原因。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1360-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下列各项中,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是( )

A.  潮热

B.  盗汗

C.  神疲乏力

D.  喜热饮

E.  脉虚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阴虚证是指人体阴液不足,阴阳失衡的一种病证。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症状包括潮热和盗汗。潮热是指患者感觉身体发热,尤其在下午和晚上加重,常伴有面红潮热、口干咽燥等症状;盗汗是指患者在睡眠中突然出现大量汗液,不是因为环境炎热或运动引起的。这两个症状都反映了阴虚证的特点。 神疲乏力也是阴虚证的常见症状,因为阴虚导致气血不足,影响了机体的营养供应和气血循环,从而出现疲乏无力的感觉。 喜热饮和脉虚虽然也与阴虚证有关,但与潮热、盗汗、神疲乏力相比,关系不够密切。喜热饮是指患者喜欢喝热饮,可能是因为阴虚导致的口干咽燥;脉虚是指脉搏弱细无力,也是阴虚证的表现之一。 通过以上解析,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阴虚证的特点和与之相关的症状,以便在实际临床中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一病证。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2fb0-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人体脏腑分阴阳,属于阳者有( )

A.  胃

B.  心

C.  大肠

D.  肺

E.  肾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人体脏腑分为阴阳,阴阳相对而生,互为表里。阳主外,阴主内。阳气具有向外扩散、上升、温热的特点,而阴气则具有向内收敛、下降、凉寒的特点。 根据这个特点,属于阳者有胃和大肠。胃是脏腑中的阳脏,主要功能是接受和储存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大肠也是阳脏,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排泄体内废物。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阳光照射在地面上,使地面温暖,植物生长茁壮。胃和大肠就好比是人体内部的“阳光”,负责消化食物、吸收养分和排泄废物,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心和肺则属于阴脏。心是阴脏中的君主,主宰血脉,肺主气息,呼吸。阴脏主要负责体内的营养输送和气血循环,保持身体的平衡。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加深入理解人体脏腑的阴阳分布,以及阳脏和阴脏的功能特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a18-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古代医家采用“比类取象”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
属于五行之中,下列属于金的是( )

A.  五气之燥

B.  五色之黑

C.  五季之秋

D.  五化之收

E.  五运之气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解释: A. 五气之燥:燥属金,代表干燥的性质。 B. 五色之黑:黑属水,不属于金。 C. 五季之秋:秋属金,代表收获的季节。 D. 五化之收:收属金,代表收敛、收纳的作用。 E. 五运之气:气属木,不属于金。 根据题目要求,属于金的选项有A、C、D三个选项,所以正确答案是ACD。 现在让我们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想象一下,秋天来临,树叶开始变黄,果实成熟,农民们开始收割庄稼。这个时候的天气变得干燥,土地上的水分被收敛,大地开始进入收获的季节。这个过程中,金的属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干燥、收敛、收获。所以,秋天是金的季节,代表着金的属性。 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代医家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归属于五行的方法,以及金的属性和代表的季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e00-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证”所包含的基本内( )

A.  发病原因

B.  邪正关系

C.  病变性质

D.  病情轻重

E.  病变部位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诊断中“证”的基本内涵。在中医理论中,“证”是指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和特点。在中医诊断中,包括以下基本内涵:发病原因、邪正关系、病变性质、病变部位。 选项D“病情轻重”不属于“证”的基本内涵。病情轻重是指疾病的轻重缓急程度,属于疾病的严重程度范畴,而不是“证”的内涵之一。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一个人出现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状,中医会根据这些症状的表现特点、发病原因、邪正关系和病变部位等因素来判断他所患的证候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等等。而病情轻重则是指这个人的疾病到底有多严重,需要怎样的治疗和调理措施。所以,病情轻重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而不是“证”的基本内涵之一。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df4-c948-c08d-7791b12e1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0.惊风八候中的窜指( )

A.  两目斜视

B.  两目上视

C.  两目发直

D.  口眼相引

E.  眼露白睛不灵活

解析:窜指是指眼睛发直,两目呈现向前凝视的状态。在中医中,窜指是一种病理表现,可能与肝阳上亢、肝火旺盛等病理因素有关。比如,有些人在生气或者激动的时候,眼睛会出现窜指的情况。 可以这样联想,想象一下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对方,仿佛要窜出火来一样,这就是窜指的表现。所以,窜指不仅仅是一种眼睛的状态,更是身体内部某种不平衡状态的体现。在中医中,通过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可以改善窜指的症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8228-c08d-7791b12e1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以下不属于五行相生的是( )

A.  木生火

B.  土生金

C.  金生水

D.  火生金

E.  水生木

解析:五行相生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五行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生长的关系。在五行相生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种相生关系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就像植物生长一样,种子需要土壤的滋养才能生长成苗,苗需要阳光的照射才能茁壮成长,茁壮的植物又会为土壤带来养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因此,根据五行相生的原理,火生金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金对火有克制作用,火燃烧时会消耗金的能量,所以金并不是火的生克关系中的生。所以在五行相生中,金并不生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51-1630-c08d-7791b12e1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一患儿因感冒而汗出恶风,咽痒咳嗽,次日晨起即现面目一身悉肿及小便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等症。此发病与下列哪项关系最密切( )

A.  湿浊停滞

B.  热邪郁闷

C.  风性主动

D.  湿性趋下

E.  风性数变

解析:题目知识点[中医辨证论治] 题目解析: 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可以判断该患儿的发病属于风邪袭表,湿邪困脾,导致气机不畅,水湿停聚所致的证候,因此选E,即风性数变与该发病关系最密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644-26c0-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脘痞,嗳腐吞酸、多见于( )

A.  食积胃脘

B.  湿邪困脾

C.  饮邪停胃

D.  脾胃气虚

E.  胃阴亏虚

解析:首先,脘痞、嗳腐吞酸这些症状在中医中通常被认为是食积胃脘的表现。食积是指胃中食物停滞不前,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胀满、疼痛等症状。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理解:想象一下你吃了很多油腻的食物,但是胃部却感觉非常胀满,有一种闷闷的感觉,甚至还会出现嗳气、吞酸的情况。这时候就是食积胃脘的症状。 所以,当出现脘痞、嗳腐吞酸的症状时,就需要调理胃脘,帮助消化食物,让胃气通畅,以缓解这些不适的症状。因此,答案A. 食积胃脘是正确的选项。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a00-c08d-7791b12e10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