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4.暑风证代表方是( )

A、 清营汤

B、 王氏清暑益气汤

C、 羚羊钩藤汤

D、 藿香正气胶囊

E、 安宫牛黄丸

答案:C

解析:暑风证是指人体在暑热环境下受到暑风侵袭而引起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口渴、汗出等症状。在中医中,治疗暑风证常用的方剂是羚羊钩藤汤。 羚羊钩藤汤是由羚羊角、钩藤、连翘、黄芩等草药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热的功效。这个方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暑热邪气,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暑风证就像是夏天在户外运动过度导致中暑,羚羊钩藤汤就像是一把清凉的风吹走了体内的暑热,让身体恢复清凉舒适的状态。 所以,选择羚羊钩藤汤作为暑风证的治疗方剂是非常合适的。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暑风证的治疗方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4.暑风证代表方是( )

A、 清营汤

B、 王氏清暑益气汤

C、 羚羊钩藤汤

D、 藿香正气胶囊

E、 安宫牛黄丸

答案:C

解析:暑风证是指人体在暑热环境下受到暑风侵袭而引起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口渴、汗出等症状。在中医中,治疗暑风证常用的方剂是羚羊钩藤汤。 羚羊钩藤汤是由羚羊角、钩藤、连翘、黄芩等草药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热的功效。这个方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暑热邪气,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恢复身体的健康状态。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暑风证就像是夏天在户外运动过度导致中暑,羚羊钩藤汤就像是一把清凉的风吹走了体内的暑热,让身体恢复清凉舒适的状态。 所以,选择羚羊钩藤汤作为暑风证的治疗方剂是非常合适的。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暑风证的治疗方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10.中暑患者,降温速度与预后有关,1小时内直肠温度应降至( )

A.  36~36.5℃

B.  36.6~37℃

C.  37.1~37.5℃

D.  37.5~37.7℃

E.  37.8~38.9℃

解析:答案:E. 37.8~38.9℃ 解析:中暑患者体温过高,需要及时降温以避免严重后果。在降温过程中,降温速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中暑患者的直肠温度应该在1小时内降至37.8~38.9℃之间,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体温,减轻患者的症状。 举个例子,就好像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正在燃烧的火炉,中暑就好比火炉温度过高。如果我们不及时降温,就像是火炉失控一样,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将中暑患者的体温降至37.8~38.9℃,就像是控制了火炉的温度,让火炉不会再继续燃烧,从而保护了患者的身体不受进一步伤害。 因此,及时降温并控制体温在37.8~38.9℃之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中暑患者尽快康复。希望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1d50-c08d-7791b12e10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 )

A.  感受阳邪、从阳化热

B.  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

C.  气郁化火

D.  瘀热在里

E.  痰食积滞,郁而化热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阳偏胜是指人体阳气过盛,超过了阴气的平衡状态,导致病理变化。在这道题中,最主要的阳偏胜病机是感受阳邪、从阳化热。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一个人在炎炎夏日里长时间暴晒在阳光下,身体受到了过多的阳光照射。这个人可能会出现头晕、口渴、发热等症状,这就是阳气过盛导致的病理变化。阳气过盛会使体内的阳气增多,从而导致热量的积聚,最终化为热邪,引发热病。 因此,感受阳邪、从阳化热是导致阳偏胜的主要病机之一。在中医治疗中,需要通过调理阴阳平衡,清热解毒,才能有效地治疗阳偏胜的病理状态。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7a8-c08d-7791b12e10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咯血虚证的中医治法是( )

A.  清热泻肺、化痰止血

B.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C.  滋阴清热、润肺止血

D.  益气固脱

E.  回阳救逆

解析:咯血虚证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证之一,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声音嘶哑、气短乏力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咯血虚证属于肺脏失养,气血不足的范畴。 在中医治疗中,针对咯血虚证的特点,常采用滋阴清热、润肺止血的治疗方法。具体来说,滋阴清热可以帮助肺脏得到充分的滋养,促进体内阴阳平衡,同时清热可以消除体内的热毒,减少炎症反应。润肺止血则可以帮助肺脏恢复正常功能,止血作用可以减轻咯血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花园,肺脏就好比花园里的花草,如果肺脏失去了滋养,就会出现花草枯萎的情况。而滋阴清热、润肺止血就好比给花草浇水施肥,让花草重新恢复生机,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因此,对于咯血虚证,中医治疗的关键是要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帮助肺脏得到滋养,同时消除炎症,止血。这样才能有效地治疗咯血虚证,恢复健康。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520-c08d-7791b12e10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中药保留灌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肛管的前端应插人肛门内15厘米

B.  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厘米

C.  注人药液的时间宜在15~20分钟

D.  药液灌完后应注入少许的凉开水

E.  灌肠后患者应取平卧位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正确与否: A. 肛管的前端应插人肛门内15厘米 - 正确。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时,肛管的前端应该插入肛门内15厘米左右,这样可以确保药液能够充分吸收。 B. 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厘米 - 正确。液面距离肛门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30厘米,以免引起不适。 C. 注人药液的时间宜在15~20分钟 - 正确。中药保留灌肠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让药液充分发挥作用。 D. 药液灌完后应注入少许的凉开水 - 错误。药液灌完后不需要再注入凉开水,应该等待一段时间后排出药液即可。 E. 灌肠后患者应取平卧位 - 错误。灌肠后患者应该取左侧卧位,这样可以帮助药液更好地被吸收。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选项为A、B、C,所以答案为ABC。 关于中药保留灌肠,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你的肠胃就像是一个花园,而中药保留灌肠就像是在给这个花园浇水施肥。如果浇水的管子插得太深或者水流太大,花园就会被淹没;如果水流太小或者时间太短,花园就得不到充分的滋养。所以,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时,要注意插管深度、液面高度和时间控制,这样才能让药物有效地发挥作用,让身体得到最好的调理。希望这个比喻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药保留灌肠的正确操作方法。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f6-ee10-c08d-7791b12e10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3.筋伤的分型正确的是( )

A.  寒湿阻络

B.  气滞血瘀

C.  肝肾亏虚

D.  气血亏虚

E.  痰湿阻络

解析:筋伤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根据中医理论,筋伤的分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 寒湿阻络:寒湿阻络是指在受凉或受潮的情况下,导致筋脉受阻,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B.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筋脉瘀滞,出现疼痛、淤血等症状。 C. 肝肾亏虚:肝肾亏虚是指肝肾功能不足,导致筋脉失养,出现筋脉松弛、无力等症状。 D. 气血亏虚:气血亏虚是指气血不足,导致筋脉失养,出现筋脉无力、易受伤等症状。 E. 痰湿阻络:痰湿阻络是指体内湿气过重,导致筋脉受阻,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 所以,筋伤的分型正确的是A、B、C选项,即寒湿阻络、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希望通过以上解析和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筋伤的分型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ff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滑脉可见于( )

A.  实热

B.  食滞

C.  痰饮

D.  平人

E.  血瘀

解析:滑脉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脉象表现,通常出现在实热、食滞、痰饮等病证中。 1. 实热:实热是指体内有实质性的热邪,常见于感冒、发热等疾病。当出现实热时,体内热邪较重,脉搏会显得比较滑润。 2. 食滞:食滞是指消化系统中食物停滞不畅,导致消化不良的情况。当出现食滞时,脉搏会感觉滑而有力,反映出消化系统的不适。 3. 痰饮:痰饮是中医术语,指体内痰湿积聚,导致痰液滞留不散的情况。当出现痰饮时,脉搏会感觉滑而有力,反映出体内湿痰的状况。 4. 平人:平人指体质平和,没有明显的疾病或症状。在平和的体质中,脉搏通常是和缓平稳的,不会出现滑脉的情况。 通过以上解释,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滑脉在实热、食滞、痰饮等病证中的表现。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de8-c08d-7791b12e10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8.治疗中风中经络风阳上扰的首选方药是( )

A.  真方白子丸加减

B.  天麻钩藤饮加减

C.  镇肝息风汤加减

D.  补阳还五汤加减

E.  桃仁承气汤

解析:首先,中风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通常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或脏腑功能失调引起。其中风阳上扰是中风的一种表现,主要特点是阳气上升,导致头痛、眩晕、口眼歪斜等症状。 在中医治疗中风中,选择合适的方药非常重要。在这道题中,首选方药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饮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息风的功效,适用于治疗中风中经络风阳上扰的症状。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中风比喻成一场风暴袭来,而风阳上扰就像是风暴中心的风眼,狂风呼啸,阳气上升。而天麻钩藤饮就像是一把镇定风暴的利器,能够平息风眼,让风暴逐渐平息,恢复平静。 因此,选择天麻钩藤饮作为治疗中风中经络风阳上扰的首选方药是非常合适的。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d190-c08d-7791b12e10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6.里证的寒热变化一般是( )

A.  但热不寒

B.  恶热往来

C.  但寒不热

D.  寒热并见

E.  寒热转化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里证的寒热变化是指患者体内的寒热症状的变化。选项A中的“但热不寒”指患者只有热感没有寒感,选项C中的“但寒不热”指患者只有寒感没有热感。所以正确答案是AC。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一个患者开始时感觉身体发冷,手脚冰凉,这时候是属于“但寒不热”的情况。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口渴等症状,这时候就出现了“但热不寒”的情况。所以在治疗里证时,要根据患者的寒热变化来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应对病情的变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5b8-c08d-7791b12e10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

A.  发病急骤

B.  病情较重

C.  症状相似

D.  传染性强

E.  易于流行

解析:疠气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它的致病特点包括: A. 发病急骤:疠气的潜伏期很短,一旦感染后症状会迅速出现,通常在感染后1-3天内就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B. 病情较重:疠气的病情较重,患者常常会出现高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呼吸困难。 C. 症状相似:疠气的症状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相似,如流感、普通感冒等,容易被误诊。 D. 传染性强:疠气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会释放大量病毒,易通过空气传播给他人。 E. 易于流行:由于疠气的传染性强,一旦出现疫情,很容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形成流行。 通过以上解析和例子,希望你能更好地理解疠气的致病特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f78-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以下哪项是呃逆的常见原因( )

A.  寒邪客胃

B.  热邪客胃

C.  脾失健运

D.  胃气衰败

E.  虚证寒证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含义: A. 寒邪客胃:指寒气侵袭胃脏,导致胃气运行不畅,出现呕吐等症状。 B. 热邪客胃:指热气侵袭胃脏,导致胃火上炎,出现口干口渴、口苦等症状。 C. 脾失健运:指脾胃失调,导致脾气运化功能减弱,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D. 胃气衰败:指胃气虚弱,无力运化食物,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E. 虚证寒证:指体内阳气不足,阴寒过盛,导致寒凝气滞,出现恶寒肢冷、脉沉等症状。 综合以上解释,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BDE。这些都是导致呃逆的常见原因,包括寒邪、热邪、胃气虚弱等因素。在中医理论中,呃逆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进行辨证施治。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胃是一个火炉,如果火炉里面进来了太多的冷气(寒邪),就会导致火炉无法正常燃烧,产生呃逆的症状。而如果火炉里面火力过大(热邪),也会导致火炉失去平衡,产生呃逆的症状。同时,如果火炉本身火力不足(胃气虚弱),也会导致无法正常消化食物,产生呃逆的症状。因此,中医治疗呃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恢复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转。希望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41d0-c08d-7791b12e1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