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搜索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4.下列各项中,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是( )

A、 潮热

B、 盗汗

C、 神疲乏力

D、 喜热饮

E、 脉虚

答案:AB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阴虚证是指阴气亏虚,阴阳失衡的一种病证。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症状包括潮热和盗汗。潮热是指患者感觉身体内部发热,常常出现在下午或晚上,而盗汗则是指患者在睡眠中不由自主地出现大量汗水。这两个症状都反映了阴虚证患者体内阴气不足的情况。 举个例子来说明,就好比一个水壶,如果水壶里的水越来越少,烧开水时会出现水壶发热的现象,同时水壶表面也会出现水珠,这就好比阴虚证患者的潮热和盗汗症状。 神疲乏力也是阴虚证的常见症状,表示患者精神不振,体力不支。喜热饮和脉虚虽然也与阴虚证有关,但与潮热、盗汗、神疲乏力相比,关系稍显次要。因此,选项AB是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症状。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和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阴虚证及其相关症状。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首页
>
医疗卫生
>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14.下列各项中,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是( )

A、 潮热

B、 盗汗

C、 神疲乏力

D、 喜热饮

E、 脉虚

答案:AB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阴虚证是指阴气亏虚,阴阳失衡的一种病证。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症状包括潮热和盗汗。潮热是指患者感觉身体内部发热,常常出现在下午或晚上,而盗汗则是指患者在睡眠中不由自主地出现大量汗水。这两个症状都反映了阴虚证患者体内阴气不足的情况。 举个例子来说明,就好比一个水壶,如果水壶里的水越来越少,烧开水时会出现水壶发热的现象,同时水壶表面也会出现水珠,这就好比阴虚证患者的潮热和盗汗症状。 神疲乏力也是阴虚证的常见症状,表示患者精神不振,体力不支。喜热饮和脉虚虽然也与阴虚证有关,但与潮热、盗汗、神疲乏力相比,关系稍显次要。因此,选项AB是与阴虚证关系较密切的症状。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比喻和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阴虚证及其相关症状。

分享
中医护理三基题库
相关题目
43.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 )

A. 顺应自然

B. 形神兼顾

C. 动静结合

D. 调养脾胃

E. 饮食有节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的,让我们逐个选项来看: A. 顺应自然:中医强调顺应自然的节律,比如根据四时五行的变化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B. 形神兼顾: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精神和情绪的健康。形神兼顾就是要保持身心的平衡,不仅要调养身体,还要注重心灵的调养。 C. 动静结合:中医强调运动和静养的结合,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保持身体的健康,同时也要注重休息和静养,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 D. 调养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心,调养脾胃可以保证身体的营养吸收和代谢正常,从而维持身体的健康。 E. 饮食有节:中医强调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合理搭配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节制。 综合以上选项,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顺应自然、形神兼顾、动静结合、调养脾胃和饮食有节。通过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调养身体,保持健康。希望这个解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2bb-1388-c08d-7791b12e10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0.阳热亢盛的患者,其面色常为( )

A.  红黄隐隐

B.  两颧潮红

C.  泛红如妆

D.  满面通红

E.  白里透红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医中关于阳热亢盛患者面色的特点。阳热亢盛是指人体阳气过盛,热量过高的情况,常见于感冒、发热等症状。 正确答案是D. 满面通红。阳热亢盛的患者面色通常会呈现满面通红的状态,这是因为阳气过盛,热量上升导致面部血液循环加快,使得面色红润。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好像是一个人在炎炎夏日里跑步锻炼后,面部因为体温升高而变得通红,这就是阳热亢盛导致的面色变化。 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帮助你更加深入理解阳热亢盛患者面色的特点。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哦!如果对这个问题已经满意,记得点击“解决了我的问题”,让我知道哦!我会继续为你提供帮助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6a-3a00-c08d-7791b12e10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五液”( )

A.  尿

B.  涎

C.  涕

D.  泪

E.  唾

解析:“五液”是中医学中指人体分泌的五种液体,分别是尿、涎、涕、泪和唾液。这五种液体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意义。 尿是由肾脏排泄代谢废物形成的液体,代表着人体的水液代谢功能。涎是口腔中分泌的液体,有助于消化食物。涕是鼻腔分泌的液体,有保护呼吸道的作用。泪是眼睛分泌的液体,有保护眼睛和润泽角膜的作用。唾液是口腔分泌的液体,有助于消化和保护口腔。 因此,尿、涎、涕、泪和唾液都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五种液体,而不属于“五液”的是其他液体,如汗液、胆汁等。所以,答案是A. 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ee2-07a8-c08d-7791b12e10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2.痰与饮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哪一点( )

A.  色黄者痰,色白者为饮

B.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C.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D.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E.  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饮,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痰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痰与饮的区别。痰和饮在中医理论中都是病理产物,但它们有一些区别。 选项A中提到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这并不是痰与饮的主要区别。痰和饮的颜色并不是区分的关键。 选项B中提到热者为痰,寒者为饮,这也不是痰与饮的主要区别。痰和饮的形成与热寒有关,但并不是唯一的区分标准。 选项C中提到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为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这是痰与饮的重要区别。痰多由阳气煎熬而成,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选项D中提到浓度较大较黏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这也是痰与饮的区别之一。痰通常浓稠,而饮通常清稀。 因此,正确答案是D。希望通过这个解析和例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痰与饮的区别。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1ffb-4b90-c08d-7791b12e1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3.聚病的临床特点是( )

A.  属于腑病

B.  痛有定处

C.  推之能移

D.  多属气分

E.  病在血分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聚病的临床特点的描述。聚病是中医术语,指病邪聚集在某一部位或脏腑,引起病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每个选项的解释: A. 属于腑病:聚病通常是属于腑病的范畴,即病邪聚集在某个脏腑器官引起病变。 B. 痛有定处:聚病的特点之一是疼痛有明显的定位,即病变部位疼痛明显。 C. 推之能移:聚病的病邪可以移动,即病变可以在脏腑之间转移。 D. 多属气分:聚病多属于气分,即病邪多为气的特性。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CD。希望通过这个解析你能更好地理解聚病的临庑特点。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f8a0-c08d-7791b12e1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哮喘的命名首见于( )

A.  诸病源候论

B.  小儿药证直诀

C.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D.  丹溪心法

E.  幼科发挥

解析:答案:D. 丹溪心法 解析:哮喘的命名首见于《丹溪心法》,这是一部古代医学经典,记载了许多关于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丹溪心法》中,对哮喘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都有详细的描述。 联想例子:想象一下古代医生在治疗哮喘的时候,是如何根据《丹溪心法》中的方法来诊断和治疗病人的。他们可能会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舌苔颜色等症状,然后根据《丹溪心法》中的治疗方案来开具药方或进行针灸治疗。这种古代医学的智慧和经验,至今仍然对现代医学有所启发和借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37-7a58-c08d-7791b12e10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锁肛痔气阴两虚型患者宜食用( )

A.  山药

B.  薏苡仁

C.  羊肉

D.  萝卜

E.  芡实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中医养生的知识。锁肛痔气阴两虚型是中医中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肛门部疼痛、便秘、大便干燥等症状。根据中医的理论,对于这种病证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 A. 山药:山药性平、味甘,具有补脾益肺、益气健脾的功效,适合肠胃虚弱、便秘的患者食用。 B. 薏苡仁:薏苡仁性味甘寒,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作用,适合湿热痔疮、脾胃湿热型的患者食用。 C. 羊肉:羊肉性温热,有补虚益气、温中暖胃的作用,不太适合气阴两虚型患者食用。 D. 萝卜:萝卜性味辛甘凉,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适合痔疮患者食用。 E. 芡实:芡实性平味甘,具有益脾健胃、止泻固精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弱、便秘的患者食用。 综合以上分析,对于锁肛痔气阴两虚型患者来说,适宜食用山药、薏苡仁、萝卜和芡实,这些食物有助于调理身体,缓解症状。希望通过这个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中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7f-9c08-c08d-7791b12e1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脱证的病因有( )

A.  外感风热

B.  暑湿、疫气之邪

C.  卒中虫兽邪毒

D.  猝然金创

E.  劳倦内伤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脱证病因的多选题,正确答案是ABCD,即外感风热、暑湿、疫气之邪、卒中虫兽邪毒、猝然金创都可能导致脱证。 首先,外感风热是指外界的风邪侵袭人体,引起发热、头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脱证。 其次,暑湿、疫气之邪也是常见的引起脱证的病因。暑湿指夏季潮湿的环境,疫气指传染病的病原体,这些邪气侵袭人体会导致身体失调,出现脱证症状。 再者,卒中虫兽邪毒是中医术语,指中风或脑卒中引起的病变,虫兽邪毒是比喻病变的恶劣程度,这种情况也可能导致脱证。 最后,猝然金创是指突然遭受外伤或创伤,比如意外事故导致的伤害,也可能引发脱证。 总之,脱证是中医术语,指疾病导致的身体失调,需要及时调理。希望通过这些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脱证的病因。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4a1-2cf0-c08d-7791b12e1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情志致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喜伤肺

B.  怒伤肝

C.  忧伤脾

D.  恐伤肾

E.  思则气结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解析这道题目。情志致病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人的情绪波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根据中医的理论,不同的情绪会对五脏造成不同的影响。 A. 喜伤肺:喜欢过度会伤害肺脏,因为肺主气,喜欢过度会导致肺气紊乱。 B. 怒伤肝:愤怒会伤害肝脏,因为肝主疏泄,愤怒会导致肝气郁结。 C. 忧伤脾:忧虑会伤害脾脏,因为脾主运化,过度忧虑会导致脾气不足。 D. 恐伤肾:恐惧会伤害肾脏,因为肾主生长,恐惧会导致肾气不固。 E. 思则气结:过度思虑会导致气机郁结,影响气血运行。 因此,正确答案是B、D、E。希望通过以上解析你能够更好地理解情志致病的概念。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0dd-3398-c08d-7791b12e1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6.黄疸病热重于湿的代表方有( )

A.  茵陈蒿汤

B.  大柴胡汤

C.  甘露消毒丹

D.  消石矾石散

E.  桂枝加黄芪汤

解析:黄疸病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等部位发黄。根据中医的理论,黄疸病可以分为湿热型和热重于湿型两种。热重于湿型的黄疸病,主要特点是热邪较重,湿邪较轻。 在中医中,茵陈蒿汤是治疗热重于湿型黄疸病的经典方剂。茵陈蒿汤是由茵陈、蒿草等草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能够清热解毒,燥湿利水,对热重于湿型的黄疸病有很好的疗效。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池塘,热重于湿型的黄疸病就像是池塘里的水里面有很多热气,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湿气,这时候就需要茵陈蒿汤这样的药物,它就像是一把清洁网,可以把水面上的湿气和水里的热气一起清除掉,让池塘恢复清澈透明。 所以,当遇到黄疸病病人症状明显偏向热重于湿时,茵陈蒿汤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选择。希望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d10a-2326-d578-c08d-7791b12e1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