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坡度20°左右的坡
B、 坡面高低不同、有陷落松塌现象
C、 无高大直立树木
D、 泉、湿地发育
答案:A
解析:解析:强震山区不稳定滑坡体具有下列因素:(1)滑坡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2)后壁不高,有擦痕。(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4)滑坡前缘斜坡较陡,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5)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6)前缘有成排或季节性泉水溢出。(7)滑坡体上建筑物及地面有开裂、倾斜,下座等现象。
A、 坡度20°左右的坡
B、 坡面高低不同、有陷落松塌现象
C、 无高大直立树木
D、 泉、湿地发育
答案:A
解析:解析:强震山区不稳定滑坡体具有下列因素:(1)滑坡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较长,坡面高低不平。(2)后壁不高,有擦痕。(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4)滑坡前缘斜坡较陡,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5)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6)前缘有成排或季节性泉水溢出。(7)滑坡体上建筑物及地面有开裂、倾斜,下座等现象。
A. 建筑物屋顶的雨水应集中引入地面透水区域,如绿地、透水地面
B. 用地内的庭院、停车库、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地段应用透水材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
C. 景观水池应设计建设成雨水贮存设施
D. 草坪、绿地不能滞留雨水,且其应高出周围地面
解析:解析:《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规定,雨水利用应因地制宜,工程一般采用就地入渗和贮存利用等方式。(1)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筑物屋顶,其雨水应集中引入地面透水区域,如绿地、透水路面等,进行蓄渗回灌或者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利用。(2)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建设工程的庭院、广场、停车场及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等,应首先按照建设标准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蓄渗回灌或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利用。(3)如果地面硬化利用类型为城市主干道、交通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其路面雨水应结合沿线的绿化灌溉,设计建设利用设施。(4)建设工程的附属设施应与雨水利用工程相结合。景观水池应设计建设为雨水贮存设施,草坪绿地应设计建设为雨水滞留设施。用于滞留雨水的绿地须低于周围地面,但与地面高差最大不应超过20cm。
A. 老年活动中心用地应归类为游乐用地
B. 科学研究、勘测设计、观察测试、科技信息和科技咨询等机构,以及附设于单位内的研究室和设计室等的用地应归类为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C. 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学、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单位机构等用地应归类为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D. 公安局、公安分局、监狱、拘留所、劳改所以及安全保卫部门用地,应归类为保安用地
解析:解析:参见《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B选项不包括附设于单位内的研究室和设计室等的用地。C选项不包括中学。D选项不包括公安局和公安分局。
A. 航天科学研究楼
B. 伤寒等病毒科学实验楼
C. 大型电影院、大型剧场
D. 人数较多的幼儿园或低层小学教育楼
解析:解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第4.0.6条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1)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痛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其区段,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2)不属于1款的县、县级市及以上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第6.0.4条文化娱乐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礼堂、图书馆的视听室和报告厅、文化馆的观演厅和展览厅、娱乐中心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第6.0.8条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第7.3.4条航天工业生产建筑中,下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1)重要的航天工业科研楼、生产厂房和试验设施、动力系统的建筑。(2)重要的演示、通信、计量、培训中心的建筑。
A. 日照间距不随建筑方位角改变而变化
B. 日照间距随建筑方位角增大而增大
C. 日照间距在建筑方位角为0°~15°时最小
D. 日照间距在建筑方位角为30°~45°时最小
解析:解析:
A. 30m
B. 40m
C. 50m
D. 60m
解析:解析:《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第3.1.3条规定,防空地下室距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厂房、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50m;距有害液体、重毒气体的贮罐不应小于100m。
A.
B.
C.
D.
解析:解析:由风向玫瑰图可知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方向,工业区应布置在生活居住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A. 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
B. 项目建议书及选址意见书等前期资料
C. 有关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地市规划、专业规划的基础资料
D. 征地协议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文件
解析:解析:场地选择前应收集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以及项目建议书及选址意见书等前期资料和有关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地市规划、专业规划的基础资料。
A. 该费的征收基础以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的建筑面积(包括地下面积)为准
B. 通过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且地价款中含有该费者则可免缴
C. 市近郊处的建设工程项目,其中住宅项目收取的该费要高于非住宅项目
D. 远郊区的该费收费标准不得高于城近郊区
解析:解析:《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征收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的征收基数,以批准的年度投资计划的建筑面积(包括地下建筑面积)为准。(2)远郊区县征收标准,但不得高于城近郊区的征收标准;下列城近郊区内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住宅按每建筑平方米60元征收,非住宅按每建筑平方米100元征收:有关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各项税费的缴纳,各开发商有关部门,严格按国家及市、区的有关规定执行。除通过有偿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且地价款中包含基础设施配套费的项目之外,对人防、设备用房等非出让部分,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缴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
A. 燃油、燃气锅炉房可布置在建筑首层
B. 变压器室可布置在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
C. 采用相对密度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做燃料的锅炉布置在地下一层
D. 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房可布置在地下二层
解析:解析:参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4.12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确需贴邻民用建筑布置时,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邻的建筑分隔,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该专用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或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设置在屋顶上的常(负)压燃气锅炉,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小于6m。
A. 区域位置地形图
B. 地理位置地形图
C. 厂区地段水文地质平面图
D. 选址地段地形图
解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