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搜索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366.对配备、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必须进行专门培训考核。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第十六条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1069.当犯罪嫌疑人双手由上抓握我方右手腕时,比较得当的做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6-08c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46.在建筑物搜索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所处的位置区域已经查明,应从犯罪嫌疑人视线的死角或盲区进入搜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2e5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4.下列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616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受伤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其所属公安机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通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e84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7.犯罪分子处于存放大量()场所的,一般情况下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7ed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53.警组战术行动中,在搜索开阔地中,当翼侧有情况顾虑时,可供选择的警组队形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f54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3.到达灾害事故现场,应立即进入中心现场,确认人员损伤情况,立即抢救伤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2c8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4.在抵达现场前,向派警单位、报警人等了解现场情况,对警情进行初步评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306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42.在警棍使用中,“目视目标,大臂带动小臂向前方挥动,利用惯性将警棍快速打开,警棍打开后迅速呈戒备姿势”,这种开棍方式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91c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1.下列情形中,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693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366.对配备、使用枪支的人民警察必须进行专门培训考核。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第十六条

分享
全警实战大练兵警务
相关题目
1069.当犯罪嫌疑人双手由上抓握我方右手腕时,比较得当的做法是()。

A.  用左手直接攻击对方要害部位

B.  用脚踢对方迫使对方松手

C.  运用正确的技术解脱

D.  运用警械攻击对方迫使对方松手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徒手防卫与控制基本解脱技术双臂抓我解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6-08c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46.在建筑物搜索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所处的位置区域已经查明,应从犯罪嫌疑人视线的死角或盲区进入搜索。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第三章第四节、二、(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3-2e5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4.下列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有()。

A.  警棍

B.  警绳

C.  高压水枪

D.  催泪弹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616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受伤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其所属公安机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通知()。

A.  上级公安机关

B.  当地人民检察院

C.  伤者家属或所在单位

D.  当地人民法院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二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e84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7.犯罪分子处于存放大量()场所的,一般情况下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

A.  易燃品

B.  放射性物品

C.  剧毒化学品

D.  毒品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0-7ed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53.警组战术行动中,在搜索开阔地中,当翼侧有情况顾虑时,可供选择的警组队形是()。

A.  一路队形

B.  一列队形

C.  三角队形

D.  梯形队形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第三章第一节、三、(二)、4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5-f54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3.到达灾害事故现场,应立即进入中心现场,确认人员损伤情况,立即抢救伤员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灾害事故现场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了解现场情况,辨明灾害事故类型,判断灾害危险程度,进入现场应当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注意避免二次灾害。操作标准
(1)察看。通过观察、询问报警人、现场知情者等方式了解灾害事故的性质、状况,对事故情况进行预判。确认有伤亡情况的,协助联系120救护车抢救伤员。
(2)报告。向上级、指挥中心报告情况,请求增援,特别提示120、119及相关专业单位等部门支援。
(3)疏散。迅速疏散或转移群众至安全地带,疏导交通。
(4)救助。对现场受伤人员提供帮助。
(5)处置。尽力控制事故蔓延,减少伤亡。
(6)适时移交。根据情况适时向现场领导报告情况,听从指挥。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灾害事故现场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2c8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4.在抵达现场前,向派警单位、报警人等了解现场情况,对警情进行初步评价。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警情评估基本操作标准指引:在抵达现场前,向派警单位、报警人等了解现场情况,对警情进行初步评价。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警情评估基本操作标准指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2-306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42.在警棍使用中,“目视目标,大臂带动小臂向前方挥动,利用惯性将警棍快速打开,警棍打开后迅速呈戒备姿势”,这种开棍方式是()。

A.  上开棍

B.  下开棍

C.  前开棍

D.  紧急开棍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技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4-91c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1.下列情形中,经警告无效,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有()。

A.  遇有危害公共安全,需要当场予以制止的行为

B.  遇有危害公民人身安全,需要当场予以制止的行为

C.  遇有危害社会秩序,需要当场予以制止的行为

D.  遇有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第2、7款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5f-d851-6930-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