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比武竞赛
>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搜索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96.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

A、 更正登记

B、 异议登记

C、 预告登记

D、 取消登记

答案:A

解析:解析:《民法典》第二百二十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125.下列属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3f7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6.下列情况属于犯罪中止的情况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b50-db1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0.根据《反外国制裁法》,()可以决定将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制定、决定、实施《反外国制裁法》规定的歧视性限制措施的个人、组织列入反制清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630-fc4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关于法律责任的承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b50-5a3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8.甲公司明知自身濒临破产,无任何清偿能力,仍然虚构供货合同,向银行申请贷款200万元,并将该款用于购置造酒设备和原料,后因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红酒被查处。甲公司获取贷款的行为构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630-c59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6.集资诈骗罪区别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征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a60-9b3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关于抵押财产的处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b50-891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4.以下选项对《民法典》第150条规定的“胁迫”理解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baa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9.下列关于高利转贷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a60-936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419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比武竞赛
>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96.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

A、 更正登记

B、 异议登记

C、 预告登记

D、 取消登记

答案:A

解析:解析:《民法典》第二百二十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分享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相关题目
125.下列属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有()?

A.  伪造货币罪

B.  骗取贷款罪

C.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

D.  贷款诈骗罪

解析:解析:D错误,贷款诈骗罪属于金融诈骗罪。贷款诈骗罪规定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五节金融诈骗罪。ABC三项规定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3f7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6.下列情况属于犯罪中止的情况有()?

A.  盗窃他人财物三日后又返还财物的

B.  犯罪分子自以为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自动停止犯罪,但客观上该犯罪不可能进行到底

C.  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D.  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b50-db1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0.根据《反外国制裁法》,()可以决定将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制定、决定、实施《反外国制裁法》规定的歧视性限制措施的个人、组织列入反制清单。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全国政协

C.  国务院有关部门

D.  最高人民法院

解析:解析:《反外国制裁法》第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决定将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制定、决定、实施本法第三条规定的歧视性限制措施的个人、组织列入反制清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630-fc4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关于法律责任的承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甲逾期交付,货物运送途中遭山体滑坡被毁,甲可依山体滑坡为由免责

B.  乙公司劳动合同约定,员工工作期间伤亡概不负责,乙公司可据此免除责任

C.  丙无偿保管名画一幅,后房屋浸水致名画毁损,如丙对此无重大过失则无需担责

D.  丁逾期归还借款,转账途中遇地震未成功,丁因地震可以免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b50-5a3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8.甲公司明知自身濒临破产,无任何清偿能力,仍然虚构供货合同,向银行申请贷款200万元,并将该款用于购置造酒设备和原料,后因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红酒被查处。甲公司获取贷款的行为构成()。

A.  贷款诈骗罪

B.  合同诈骗罪

C.  集资诈骗罪

D.  民事欺诈,不构成犯罪

解析:解析:根据《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对于单位十分明显地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签订,旅行借款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符合合同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甲公司明知自己没有还款能力仍然以欺骗方式贷款,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行为又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本题答案应该是B项。单位不可以成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不选A项。集资诈骗罪诈骗的是集资款而不是银行贷款,不选C项。甲公司实施了欺诈行为,且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已经构成犯罪,所以不选D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630-c59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6.集资诈骗罪区别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征是()?

A.  主观方面是故意

B.  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  客体是社会公众的财产与国家的金融秩序

D.  采用了隐瞒真相或虚构事实的犯罪手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a60-9b3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关于抵押财产的处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抵押期间,抵押人不得转让抵押财产

B.  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C.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

D.  抵押权可以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b50-891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以下选项对《民法典》第150条规定的“胁迫”理解正确的是()?

A.  以给自然人及其近亲属等的人身权利造成损害为要挟

B.  以给自然人及其近亲属等的财产权利造成损害为要挟

C.  以给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誉、荣誉造成损害为要挟

D.  以给法人、非法人组织的财产权益造成损害为要挟

解析:解析:《最高法关于适用<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 以给自然人及其近亲属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誉、荣誉、财产权益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其基于恐惧心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胁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baa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9.下列关于高利转贷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行为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

B.  主观过失也可以构成本罪

C.  犯罪主体仅限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D.  犯罪主体不包括单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a60-936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B.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C.  动产物权转让时,当事人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动产物权转让时发生效力

D.  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解析:解析:A正确。《民法典》第二百二十六条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民事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419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