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比武竞赛
>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搜索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41.行政处罚只能以法律的形式设定。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行政处罚还能以国务院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设定。《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 除法律、法规、规章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169.甲(男)与乙(女)结婚,其子小明20周岁时,甲与乙离婚,后小明独立生活。后甲与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岁,随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年成家后,甲与丙甚感孤寂,收养孤儿小光为养子,视同己出,未办理收养手续。丙去世,其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哪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dbb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4.以下选项对《民法典》第150条规定的“胁迫”理解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baa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adc-503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2.下列关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5ad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甲经营一家服装厂,常需要向银行贷款以应付临时的资金周转困难。甲以自己的一栋楼房为银行设立为期一年的最高额抵押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a60-4d1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2.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以下选项中,可作为案件事实的证据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ed7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7.下列有关犯罪行为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630-bdc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1.甲以自有房屋向乙银行抵押借款,办理了抵押登记,并约定当甲不履行债务时,银行可以拍卖该房屋并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丙因甲欠钱不还,强行进入该房屋居住。借款到期后甲无力偿还债务。该房屋由于丙的非法居住,难以拍卖,甲怠于行使对丙的返还请求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7c2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0.甲为经营加盟店筹资,对外公开承诺3个月后还款并支付银行定期存款2倍的利息,从社会上筹得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4f1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0.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不得超过十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8f0-4638-c045-e675ef3ad6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比武竞赛
>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41.行政处罚只能以法律的形式设定。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行政处罚还能以国务院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设定。《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 除法律、法规、规章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分享
银行法律知识竞赛
相关题目
169.甲(男)与乙(女)结婚,其子小明20周岁时,甲与乙离婚,后小明独立生活。后甲与丙(女)再婚,丙子小亮8周岁,随甲、丙共同生活。小亮成年成家后,甲与丙甚感孤寂,收养孤儿小光为养子,视同己出,未办理收养手续。丙去世,其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哪些()?

A.  选项错误。《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三款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是否形成抚养教育关系,应根据继父母对继子女在经济上和生活上是否尽了主要抚养教育义务来判断。小明是甲的子女,甲与丙结婚时小明已成年,并非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小明不属于第一顺序的继承人。

B.  小亮

C.  甲

D.  选项错误。《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第一款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本题中,收养小光后未办理收养手续,因此收养不成立,小光不能成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解析:解析:BC正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本题中,小亮是丙的子女,应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甲是丙的配偶,因此也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dbb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以下选项对《民法典》第150条规定的“胁迫”理解正确的是()?

A.  以给自然人及其近亲属等的人身权利造成损害为要挟

B.  以给自然人及其近亲属等的财产权利造成损害为要挟

C.  以给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誉、荣誉造成损害为要挟

D.  以给法人、非法人组织的财产权益造成损害为要挟

解析:解析:《最高法关于适用<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 以给自然人及其近亲属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誉、荣誉、财产权益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其基于恐惧心理作出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胁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baa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宪法》序言: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adc-503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2.下列关于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犯罪主体是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

B.  行为人主观上故意或过失均构成本罪

C.  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内幕交易或者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

D.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侵害的客体是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和证券、期货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解析:解析:《刑法》第一百八十条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范围,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
根据规定可知,该罪的犯罪主体是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和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选项A正确;其在主观要件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选项B错误;其在客观要件上,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内幕交易或者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选项C正确;其在客体要件上,侵害的客体是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和证券、期货投资人的合法利益,选项D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5ad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甲经营一家服装厂,常需要向银行贷款以应付临时的资金周转困难。甲以自己的一栋楼房为银行设立为期一年的最高额抵押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经甲同意,银行可将抵押权设立之前发放的贷款纳入最高额抵押担保范围

B.  甲设定抵押的楼房被法院查封,查封通知送达银行后,银行继续发放的贷款,可纳入担保范围

C.  即使楼房上还有其他抵押权存在,银行也可以为甲提高最高债权限额

D.  甲的服装厂被吊销营业执照,甲和银行可以协议改变原来的担保范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a60-4d1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2.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以下选项中,可作为案件事实的证据有()?

A.  视听资料

B.  电子数据

C.  证人证言

D.  当事人的陈述

解析: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四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ed70-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7.下列有关犯罪行为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用假币到电器商场购买手机,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B.  乙受王某之托将价值5万元的手表送给10公里外的朱某,乙在路上让许某捆绑自己,伪造了抢劫现场,将表据为己有。报案后,乙向警方说自己被抢。乙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C.  丙假冒某部委名义,以组织某高层论坛为名发布广告、寄送材料,要求参会人员每人先邮寄会务费1万元。丙收款50万元后潜逃。丙的行为构成虚假广告罪

D.  丁为孩子升学,买了一辆假冒某名牌的摩托车送给教育局长何某。丁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解析:解析:A项中,甲用假币到商场购买手机的行为,是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而不是诈骗罪,所以A项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630-bdc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1.甲以自有房屋向乙银行抵押借款,办理了抵押登记,并约定当甲不履行债务时,银行可以拍卖该房屋并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丙因甲欠钱不还,强行进入该房屋居住。借款到期后甲无力偿还债务。该房屋由于丙的非法居住,难以拍卖,甲怠于行使对丙的返还请求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银行可以代为行使对丙的返还请求权

B.  乙银行可以依据抵押权直接对丙行使返还请求权

C.  乙银行可以请求甲承担因拍卖所增加的费用

D.  乙银行可以请求甲行使对丙的返还请求权,防止抵押财产价值的减少

解析:解析:A错误。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标的限于到期债权,不包括物权,乙银行不能代为行使对丙的返还请求权。《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3-7c2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0.甲为经营加盟店筹资,对外公开承诺3个月后还款并支付银行定期存款2倍的利息,从社会上筹得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非法吸纳资金,构成非法经营罪

B.  甲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构成诈骗罪

C.  甲非法吸纳资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D.  甲应以非法经营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根据《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规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甲声称为加盟店筹资,承诺3个月后还款并支付银行定期存款2倍的利息,系通过公开宣传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不构成诈骗罪、非法经营罪。B、C两项正确,当选。A、D两项错误,不当选。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73-c8d4-4f1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0.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不得超过十年。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8c-a8f0-4638-c045-e675ef3ad6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