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2大练兵警务技战术
搜索
2022大练兵警务技战术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59.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警械只有在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时才能使用

B、 人民警察使用的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用器械

C、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

D、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时必须遵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相关规定

答案:ABCD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三、四、五条之规定

2022大练兵警务技战术
496.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决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严密防范、严厉惩治恐怖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2-fbe8-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77.公安民警采取徒手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后,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将其制服,并及时收缴其所持有凶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3-9828-c011-e70794e47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77.犯罪分子处于客流量较大的火车站时,在()情况下,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4-1cf8-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98.两人相互掩护上楼时,一名搜索警察可以倒退上楼或背靠楼梯向上缓慢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5-5d48-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56.在盘查过程中,遇有盘查对象随意插兜或掏东西的情况时,警察必须立刻使用警械或武器戒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3-3a68-c011-e70794e47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关于流浪乞讨人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0-38e0-c011-e70794e47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民警在现场处置时,遇有抱孩子妇女、孕妇、老人、残疾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0-3110-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11.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4-47f0-c011-e70794e47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某地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案件,案发地在一个有墙体、立柱、大树、汽车、假山的地方。某民警接警后与恐怖分子发生了枪战,但对方的火力太强大,个人的力量无法战胜对手,只能呼叫支援,在等待支援的过程中,他可以采取()方式,以避免受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0-8ed0-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7.犯罪分子处于存放大量()场所的,一般情况下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0-bdb0-c011-e70794e47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2大练兵警务技战术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2022大练兵警务技战术

159.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警械只有在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时才能使用

B、 人民警察使用的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用器械

C、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不得故意造成人身伤害

D、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时必须遵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相关规定

答案:ABCD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三、四、五条之规定

分享
2022大练兵警务技战术
相关题目
496.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决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严密防范、严厉惩治恐怖活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第二条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第二条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2-fbe8-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77.公安民警采取徒手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后,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将其制服,并及时收缴其所持有凶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犯罪行为已停止,民警应当停止使用武力。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24、25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3-9828-c011-e70794e47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77.犯罪分子处于客流量较大的火车站时,在()情况下,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

A.  不使用武器制止,会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B.  来不及警告

C.  经警告无效

D.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4-1cf8-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98.两人相互掩护上楼时,一名搜索警察可以倒退上楼或背靠楼梯向上缓慢移动,()。

A.  枪口指向下方

B.  持枪胸前戒备

C.  枪口指向上方

D.  持枪低姿戒备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第三章、第四节、二、(五)、3、(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5-5d48-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56.在盘查过程中,遇有盘查对象随意插兜或掏东西的情况时,警察必须立刻使用警械或武器戒备。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null
本题解析:必须立即用语言控制,令其慢慢地将手拿出;
依据出处:《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程》第三章第二节、三、(二)、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3-3a68-c011-e70794e47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关于流浪乞讨人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两名以上流浪乞讨人员、有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跟随的,通过公安机关信息系统核实相互之间的关系。

B.  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和被强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应当采集生物检材信息,录入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

C.  对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保护机构求助,或者引导、护送其到救助保护机构。

D.  对于受伤或突发疾病的。立即报告指挥中心通知医疗急救机构进行救治。

解析:null
本题解析:根据《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中对流浪乞讨人员警情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规定,2.重点环节
(1)查明情况。对有违法犯罪嫌疑,或者疑似走失、被遗弃、被拐卖、被侵害的流浪乞讨人员,应当查明相关情况。
①身份信息
a.核查信息。现场询问其身份信息、住所、流浪原因、家庭成员及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并对其身份进行核实。身份不明的,通过调取监控录像、走访当地群众、比对公安机关走失人口库和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发布协查通报等方式,及时核查其身份信息。对两名以上流浪乞讨人员、有未成年流浪乞讨人员跟随的,通过公安机关信息系统核实相互之间的关系。
b.采集信息。对来历不明的流浪乞讨和被强迫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应当采集生物检材信息,录入全国打拐DNA(脱氧核糖核酸)信息库比对。
②违法犯罪线索。通过现场调查取证、询问,以及核查公安机关信息系统,查明涉嫌违法犯罪情况。
(2)分类处理
①涉嫌违法犯罪的。对流浪乞讨人员有违法犯罪或者被侵害嫌疑的,及时调查取证,依法处理。
②未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告知其向救助保护机构求助。对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携带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的,应当批评、教育并引导护送到救助保护机构接受救助。
③突发疾病的。立即报告指挥中心通知医疗急救机构进行救治。
依据出处:《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第六章几类人员警情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6-07.对流浪乞讨人员警情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0-38e0-c011-e70794e47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民警在现场处置时,遇有抱孩子妇女、孕妇、老人、残疾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置女性嫌疑人,在必要时,报告指挥中心通知女性工作人员增援或者请现场女性群众协助。

B.  现场难以控制的,及时请求增援。等待增援过程中,当事人情绪、行为稳定的,不主动采取过度措施,保持安全距离。

C.  当事人行为失控、暴力抗法的,应当迅速与其拉开距离,保持戒备,视情采取防御性手段,必要时可以使用催泪喷射器等警械。

D.  妥善处理媒体记者采访和围观群众拍摄行为,防止造成负面影响。

解析:null
本题解析:根据《福建省公安机关现场执法指引实施细则》中对抱孩子妇女、孕妇、老人、残疾人警情处置基本操作标准指引规定,1.基本指引
(1)理性平和执法。此类人员容易受到伤害,也容易博得同情。民警执法应当坚持理性平和规范,减少执法风险,赢得群众支持。
(2)适度采取措施。使用警械制止的,避免直接击打头部、裆部等要害部位以及其他敏感部位;尽量避免动作幅度过大。面对侮辱、殴打民警等行为,不得采取报复性、侮辱性措施,不得与当事人厮打。
(3)加强分工协作。采取制止措施时,现场民警应当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确保迅速有效制止违法犯罪。
(4)重视调查取证。收集固定相关证据,为后续处理打下基础,同时防止歪曲炒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0-3110-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11.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的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B.  对于正在进行持枪抢劫的孕妇可以使用武器

C.  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D.  使用武器之前,必须先予以警告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4-47f0-c011-e70794e47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某地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案件,案发地在一个有墙体、立柱、大树、汽车、假山的地方。某民警接警后与恐怖分子发生了枪战,但对方的火力太强大,个人的力量无法战胜对手,只能呼叫支援,在等待支援的过程中,他可以采取()方式,以避免受伤。

A.  掩蔽物最好处于自己和恐怖分子之间

B.  选择质地坚硬、不易被穿透的掩蔽物,如墙体、立柱、大树干、汽车前部发动机及轮胎等

C.  选择能够挡住自己身体的掩蔽物

D.  选择形状易于隐藏身体的掩蔽物,如立柱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24遇到枪击时如何选择掩蔽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0-8ed0-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7.犯罪分子处于存放大量()场所的,一般情况下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

A.  易燃品

B.  放射性物品

C.  剧毒化学品

D.  毒品

解析:null
本题解析:略
依据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86-b820-bdb0-c011-e70794e47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