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搜索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4.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

A、 教学目标

B、 教育目的

C、 教学计划

D、 教学策略

答案:A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34.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aad-0c0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差。(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aac-fc6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功能固着是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aad-0c08-c0bc-4ac6168e86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8.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83b-6be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0.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83b-2d60-c0bc-4ac6168e8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 ) 的培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9d-4ef2-4e78-c011-e70794e47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3.为了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下面哪种评价方法最合适(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83b-314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6.“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83b-67f8-c0bc-4ac6168e8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aad-043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5.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9d-4ef2-6200-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24.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

A、 教学目标

B、 教育目的

C、 教学计划

D、 教学策略

答案:A

分享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相关题目
34.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aad-0c0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差。(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aac-fc6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功能固着是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 (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aad-0c08-c0bc-4ac6168e86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8.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A.  激发兴趣

B.  引起注意

C.  丰富想象力

D.  分化概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83b-6be0-c0bc-4ac6168e8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0.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

A.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B.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C.  精神分析理论

D.  认知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83b-2d60-c0bc-4ac6168e8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 ) 的培养。

A.  道德认识

B.  道德信念

C.   道德情感

D.  道德意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9d-4ef2-4e78-c011-e70794e47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3.为了了解学生的总体表现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或比较群体学习成绩的优劣,采用下面哪种评价方法最合适( )。

A.  绝对评价

B.  相对评价

C.  定量评价

D.  定性评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83b-3148-c0bc-4ac6168e8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6.“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加涅

D.  阿特金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83b-67f8-c0bc-4ac6168e8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60-6aad-0438-c0bc-4ac6168e8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5.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 。

A.  激发兴趣

B.  引起注意

C.  丰富想象力

D.  分化概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19d-4ef2-6200-c011-e70794e47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