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搜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答案:BCD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3e3-27a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774-6c8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5e0-ff3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3e3-2f7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抽象性,另一个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3e3-009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全面看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1c6-4ea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是我们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依据,这些原则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c62-4f8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哪一年在恩格斯的指导下,国际社会主义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诞生。(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ae1-8b8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c62-536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5e1-3db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1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答案:BCD

分享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相关题目
3.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

A.  感觉

B.  概念

C.  知觉

D.  表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3e3-27a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 )。

A.  相对剩余价值

B.  超额剩余价值

C.  绝对剩余价值

D.  变相剩余价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774-6c8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5e0-ff3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经验论的错误在于( )。

A.  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  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  否认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3e3-2f7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抽象性,另一个是( )。

A.  能动性

B.  直接性

C.  间接性

D.  客观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3e3-009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全面看法是( )。

A.  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

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  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1c6-4ea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原则,是我们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依据,这些原则包括( )。

A.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   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D.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c62-4f8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哪一年在恩格斯的指导下,国际社会主义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诞生。( )

A.  1895

B.  1872

C.  1889

D.  1850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ae1-8b8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

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   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c62-536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  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B.  它是对先进生产力的反映

C.  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0-75e1-3db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