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搜索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59、 某教师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问学生“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呢?”老师说:“你爱劳动,乐于助人,你是可爱的人。如果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那么你也是最可爱的人。”该教师的做法符合哪些德育原则?()

A、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B、  疏导原则

C、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D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33、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d-f1a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4、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关羽、赵子龙、曹操分别可以用忠、义、勇、奸对其进行概括,这属于奥尔波特气质分类中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4f6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0、 ( )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62e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0、 将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分成三水平六阶段,并遵循儿童的发展阶段开展德育。这种德育模式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18b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1、 充分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帮助学习,这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95b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3、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得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66d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4、 小学生品行的养成需要经过几个心理过程,比如明明前后两个老师都是一样好的老师,由于先入为主的印象、观念或对比作用,他们总是感到后不如前或新比旧好,这种现象属于学生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285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6、 依据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到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534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6、 某学生考试失败后,家长骂到,我看你就不是读书的这块料,这实际是将失败归因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a55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d-d64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59、 某教师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问学生“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呢?”老师说:“你爱劳动,乐于助人,你是可爱的人。如果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那么你也是最可爱的人。”该教师的做法符合哪些德育原则?()

A、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B、  疏导原则

C、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D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33、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A.   主要使用无意注意

B.   主要使用有意注意

C.   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D.   交替使用非意志注意和意志注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d-f1a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4、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关羽、赵子龙、曹操分别可以用忠、义、勇、奸对其进行概括,这属于奥尔波特气质分类中的( )。

A.   共同特质

B.   首要特质

C.   中心特质

D.   次要特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4f60-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0、 ( )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   布鲁纳

B.   布鲁姆

C.   波斯纳

D.   斯金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62e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0、 将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分成三水平六阶段,并遵循儿童的发展阶段开展德育。这种德育模式是()。

A.   集体教育模式

B.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C.   价值澄清模式

D.   社会学习模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18b0-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1、 充分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帮助学习,这属于( )。

A.   资源管理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95b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3、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得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按顺序划分的三个阶段是( )。

A.   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B.   关注学生→关注情境→关注生存

C.   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关注生存

D.   关注学生→关注生存→关注情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66d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4、 小学生品行的养成需要经过几个心理过程,比如明明前后两个老师都是一样好的老师,由于先入为主的印象、观念或对比作用,他们总是感到后不如前或新比旧好,这种现象属于学生的( )。

A.   道德评价

B.   态度定势

C.   道德信念的形成

D.   道德习惯的养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285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6、 依据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到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 )。

A.   心理教育

B.   心理评估

C.   心理测验

D.   心理辅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534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6、 某学生考试失败后,家长骂到,我看你就不是读书的这块料,这实际是将失败归因于( )。

A.   努力

B.   运气

C.   难度

D.   能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a55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A.   尝试与顿悟

B.   同化与顺应

C.   平衡与守恒

D.   刺激与反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d-d648-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